更多
2007-01-30
31 瀏覽
《日本料理周第一回~鐵板燒》其實如果叫一個食物高水準一點的定食,食物一欄應是5分,所以下次自己再來,如一切照是日的水準,這裡會是我二千八百幾個食評中,第4間滿分食肆。鐵板燒Teppenyaki是個人偏愛的一種日式料理形式,要環境、廚師功架、食物質數都缺一不可。如問香港最高水準的鐵板燒在那裡,如果是以前的話,千登世一定是數一數二。現時千登世已去,東角中心的同址現在是和三昧,我的《日本料理周》,起始的一餐,就是在這裡吃鐵板燒。也是朋友還飯債,知我脾性,那裡吃、吃什麼全由我說,果然是好朋友,就選了這裡吃個鐵板燒午餐。訂位時說明會吃鐵板燒,預早訂了對窗的位子。基本上這裡與以前千登世的間隔也差不多,當然執過個裝修,現時的是骨子又有格調,相當不錯。眼看員工也是舊班底,女經理及幾位師傅也是以往的,應該仍有信心。喝口熱菜,看餐牌。如吃鐵板燒的話,午市定食都有幾個選擇,有牛柳加海鮮或鵝肝的,由百六至百八不等,要鮑魚的加百二,要澳洲和牛的就再加一百,有廚師即席主理,取價都幾公道。我們就要了兩個「和三昧套餐」,是有海鮮加牛柳,還有炒飯的。至於牛肉的選擇,第一次來,只要了美國牛肉。我們吃著清新的青菜沙律,廚師
其實如果叫一個食物高水準一點的定食,食物一欄應是5分,所以下次自己再來,如一切照是日的水準,這裡會是我二千八百幾個食評中,第4間滿分食肆。
鐵板燒Teppenyaki是個人偏愛的一種日式料理形式,要環境、廚師功架、食物質數都缺一不可。如問香港最高水準的鐵板燒在那裡,如果是以前的話,千登世一定是數一數二。現時千登世已去,東角中心的同址現在是和三昧,我的《日本料理周》,起始的一餐,就是在這裡吃鐵板燒。
也是朋友還飯債,知我脾性,那裡吃、吃什麼全由我說,果然是好朋友,就選了這裡吃個鐵板燒午餐。訂位時說明會吃鐵板燒,預早訂了對窗的位子。基本上這裡與以前千登世的間隔也差不多,當然執過個裝修,現時的是骨子又有格調,相當不錯。眼看員工也是舊班底,女經理及幾位師傅也是以往的,應該仍有信心。
喝口熱菜,看餐牌。如吃鐵板燒的話,午市定食都有幾個選擇,有牛柳加海鮮或鵝肝的,由百六至百八不等,要鮑魚的加百二,要澳洲和牛的就再加一百,有廚師即席主理,取價都幾公道。我們就要了兩個「和三昧套餐」,是有海鮮加牛柳,還有炒飯的。至於牛肉的選擇,第一次來,只要了美國牛肉。
我們吃著清新的青菜沙律,廚師氣定神閒的到來,摺濕布抺鐵板再抺刀,準備好一碟碟要燒的材料,一輪功架,我們的鐵板燒表演正式開始。先來的是幾款海鮮,有銀鱈魚、有大蝦、有帶子。銀鱈魚略煎,大蝦要去殼除腸,帶子要腸、羔及肉分開煎,三種海鮮一起下板,但卻有三種處理方法,及需要不同的時間,師傅完全是做到控制自如,非常精彩。大蝦鮮味,肉質結實彈牙;銀鱈魚煎得皮脆,底下的魚脂豐腴,肉質肥美;帶子腸爽脆,羔及肉都鮮甜好味。全部海鮮質數都高,所以只用簡單的鹽及胡椒去吊吊味就行,什麼調味料也用不上,滿意;
吃罷海鮮,師傅拿來一碟白飯,要來個炒飯。先下蛋漿煎蛋,煎至成型再去硬硬的飯,一輪「剷影」之後,兜兜切切,就變成了粒粒飽滿金黃,香味四溢的蛋炒飯。圓身的日本米粒粒分明,口感十足,用上最簡單的蔥花及紅蘿蔔粒去調味,己相當出色;
說時遲那時快,師傅已將兩片厚的牛柳放下鐵板去煎。我要medium而朋友要medium well done,師傅氣定神閒的將兩塊牛柳各面略煎,快手的切成牛柳粒,簡單的加鹽及胡椒去調味,加點炸蒜片,就陸續放在我們面前給我們吃。師傅掌握火侯非常的到家,medium的就外熟內裡嫩紅,medium well done就差一點全熟,內裡有一點點的紅色,剛剛好;雖然要了美國牛肉,但肉質都不錯,吃落也沒有渣,當然如果要澳洲和牛,一定更美味。
還有醃菜及味噌湯,飽了十成,亦很滿意。
例牌的去沙發位,一邊傾計一邊喝餐後咖啡,悠悠閒閒的。咖啡幾香,下的也是忌廉,如果是熱的,加分更多。
侍應服務態度好,人手足夠,又夠快手,也是滿分。
朋友埋單,應該是三百五十幾蚊,以一個鐵板燒的全餐來說,物超所值,絕對值得推薦。
是全港最好的鐵板燒之一,我說的。
題外話一:這裡的牛肉,一是美國牛,一是澳洲和牛,不會隱隱悔悔的說是什麼神戶牛,甚至是走私牛,夠均真;
題外話二:對海的一排座位是吃shabu shabu或壽司及煮物的,但來這裡絕對只有一個目的,是吃鐵板燒。
想看多一點相片,可以來這裡:
http://www.imagestation.com/album/pictures.html?id=2099020682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