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0-07-31
22 瀏覽
自問是喜歡飲早茶的地道香港人,早前聽說新興食家的流沙飽正得很,便在星期六的早早起床吃茶去。到達,只見人頭陣,其中九成是上年紀的街坊茶客。好不容易找到兩個位置,才開始評估一下環境。鋪仔細細的它密麻麻放滿了桌子,右手邊有一個蒸櫃,上面堆滿蒸籠一個個,加上一個霸氣十足的阿姐坐陣。上前,問她有沒有流沙飽,她說:要叫架喎。好,好,我叫,我等。再問有甚麼東西吃,她說:呢度咩都有架喎。當時我的腦子一片空白,完全想不出甚麼點心名稱來,碰巧有另一阿姐拿著腸粉叫賣,便順便要了一個坐下吃算數。蝦腸粉皮不太薄但帶微甜,蝦肉爽脆但沒有鮮味,但以十蚊碟來說是超值的。等了一會,流沙飽熱辣辣上桌。一籠三個細細個,比掌心還要細;急忙拿著一個熱騰騰的將之撕開一半,只見金黃色的餡像溶岩般流出,咬下去細小的飽身不會太'空氣感',餡料滾燙的甜甜的,帶咸蛋黃的香和奶黃的滑,加上極流質的口感,是完美的兩口早晨美點。而它只是賣十蚊三個,是令人驚喜的街坊價。過了一會又要了棉花雞,是要特別叫的點心。等了五分鐘終於送上,魚肚肥美的吸了雞汁,但不油膩;雞肉有兩塊都是雞翼位,只可惜不算滑。坐了一會就離開,期間撘桌的伯伯不停地給我上新聞時事課,
到達,只見人頭陣,其中九成是上年紀的街坊茶客。好不容易找到兩個位置,才開始評估一下環境。
鋪仔細細的它密麻麻放滿了桌子,右手邊有一個蒸櫃,上面堆滿蒸籠一個個,加上一個霸氣十足的阿姐坐陣。上前,問她有沒有流沙飽,她說:要叫架喎。好,好,我叫,我等。再問有甚麼東西吃,她說:呢度咩都有架喎。當時我的腦子一片空白,完全想不出甚麼點心名稱來,碰巧有另一阿姐拿著腸粉叫賣,便順便要了一個坐下吃算數。
蝦腸粉皮不太薄但帶微甜,蝦肉爽脆但沒有鮮味,但以十蚊碟來說是超值的。
等了一會,流沙飽熱辣辣上桌。一籠三個細細個,比掌心還要細;急忙拿著一個熱騰騰的將之撕開一半,只見金黃色的餡像溶岩般流出,咬下去細小的飽身不會太'空氣感',餡料滾燙的甜甜的,帶咸蛋黃的香和奶黃的滑,加上極流質的口感,是完美的兩口早晨美點。而它只是賣十蚊三個,是令人驚喜的街坊價。
過了一會又要了棉花雞,是要特別叫的點心。等了五分鐘終於送上,魚肚肥美的吸了雞汁,但不油膩;雞肉有兩塊都是雞翼位,只可惜不算滑。
坐了一會就離開,期間撘桌的伯伯不停地給我上新聞時事課,將當天報紙的頭條重覆又重覆地談論了數遍。又看見一個個賣的飽類如叉燒飽糯米卷大飽等等,很是吸引,只可惜胃納有限。
原來這裏小點為十元一個,頂點為十六元一個,所以如果只是吃普通的腸粉點心等等,一盎兩件,五十蚊是絕對落得到樓的。
又,有一個搞笑的炸物名為'這不是春卷',其實是特長特幼的春卷一條,遠看有點italian breadstick的影子。我得好奇這個名稱是怎樣由來的。
埋單連茶位也只是四十四,平到笑。看來除了蓮香之外,又多了一個飲早茶的好去處了。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