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1-11-06
70 瀏覽
記得多年之前,在食友搭路之下,一嚐新蒲崗得龍的古法菜式,當年已有一點「驚為天人」之感,覺得這間高水準的店子,就算不致分店成群,總也有一二分號。結果多年下來,這間老舖舊號,仍然留守於這個不太熱鬧的過氣工業區裡,至於今天的再度重臨,面目組合已經,是另一回事。此店已升格為米芝蓮的推介,所謂成功非僥倖,除了食物風格走上懷舊古風之外,另一重點是價格合理之餘,水準亦來得穩定。雖然沒有豪華的裝修及陳設,但由老闆到普通的服務人員,期間也帶上一點人情味,這不是單靠「專業有禮」所能比擬的。知道攪手們已多年在此辦下飯局,今年也來趁勢湊湊熱鬧,六圍的晚宴好不熱鬧,新知舊雨來到之下,先不忘來個招呼。由於能爭取到免收開瓶費,加上當晚菜式也偏重濃味,所以購了薄酒前來共享,卻不知其他食友也是看法相若,結果一桌內出現了六至七枝酒瓶,倒是有點始終不及,無償的奉獻,不失為美事一樁。當晚的盛宴,就由一盅名為蟲草花螺頭燉老雞的燉湯開始,巨身的湯盅分成多碗下端上桌前,看色澤除來得深厚之外,熱燙的湯身亦是甚為清甜,火侯用料的功夫已是不容置疑。除了鮮味肉香外,更嚐出一點藥材之味,正好為隨後的濃酣酒菜作「打底」之用。喝完湯水後也不要忘
當晚的盛宴,就由一盅名為蟲草花螺頭燉老雞的燉湯開始,巨身的湯盅分成多碗下端上桌前,看色澤除來得深厚之外,熱燙的湯身亦是甚為清甜,火侯用料的功夫已是不容置疑。除了鮮味肉香外,更嚐出一點藥材之味,正好為隨後的濃酣酒菜作「打底」之用。
當晚的主角之一,就是這道古法金錢雞拼上祖古味叉燒,略為介紹何謂金錢雞,由下至上是冰肉(豬的肥羔)、雞肝及叉燒夾成的組合。一併吃下後,集齊於膩身爽滑、豐胦粉糯、蜜香軟熟於一身,雖然口味確是重了一點,倒是中間多出一塊紫薑,總算消除了若干滯感;加上外圍略帶焦口,再配合酒香蜜味,一年吃上一頓,總不算太過吧!只要吃得滿意,就是心目中的最佳。
上兩段提到的豬網油鵝肝卷,初時由於份量關係,不足夠一席人來享用,難得同桌的女食友分了半件給我,後來主人家知道此事,立時叫多廚房預備多一份出來,最後亦沒有多收飯錢,論慷慨確是值得加以表揚。用豬網油包著的炸漿,除了香脆鬆化之外,入口處也多了一份味香,內裡包著的是豐胦的鵝肝粒,雖炸得碎散了一點,這香口炸物確是一道手藝之作。
後記:
當晚與席上眾人也是言談甚歡,雖不屬深交,重要的還是以禮相待。臨離開前那個盆菜還是吃剩約三成,侍者也分作數個兜子,原本不想拿走,好言相勸下也不想浪費,也就拿了一點。但酒精方面就不能奉陪了,到了「臨界點」後就要收手,成長期間所付的代價,對我來說,不再好勝,才能「長勝」。
陵之微調:A-
聚餐於二零一一年十月三十一日晚上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