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9-08-13
1370 views
中國菜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雖不敢多譽為最多元化的菜式之一,但相信亦不遠矣。中國八大菜系中,當然首推粵菜為港人至愛,但隨著大眾口味的改變,川菜也漸漸融入了我們生活當中,重慶火鍋、麻辣雞煲開得百花齊放,而最近筆者就造訪了一間以川菜為主打的新開餐廳,除了傳統川式烹調之外,還為筆者帶來了點點新驚喜。餐廳位於MOKO新世紀廣場5樓,店內佔地頗廣,以深淺對比色系為主調,配上由集團專業畫家操刀的一幅幅氣勢斑斕畫作,中國風得來帶點現代氣派的感覺。座位坐得舒適,枱與枱之間間距甚闊,加上恬靜時尚的環境,讓人感覺悠閒舒泰。餐牌上菜式選擇甚多,大都以川菜烹調為基本,亦有一些新派創意菜式,午市更有點心供應,融合了川菜與一盅兩件的特色,風味獨特。黑松露野菌餃,餃皮以韭菜打汁搓成水晶皮,晶瑩剔透,菇菌內餡加入了黑松露醬和白松露油,松露沒有蓋過菌香反而豐富了層次,入口軟糯,清爽怡人。紅菜頭麻辣水晶果,亮麗晶瑩像水晶波波般的造型十分吸睛,紅菜頭、冬菇和蝦肉粒內餡配上川式調味,咬落外皮Q軟,爽口多汁,麻香辣度均算突出,比起一般港式做法來得瀟灑,放膽地將辣度融入點心當中,帶出了蠻有驚喜的效果。麻辣濃湯小籠包,皮薄多汁,富彈
中國菜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雖不敢多譽為最多元化的菜式之一,但相信亦不遠矣。中國八大菜系中,當然首推粵菜為港人至愛,但隨著大眾口味的改變,川菜也漸漸融入了我們生活當中,重慶火鍋、麻辣雞煲開得百花齊放,而最近筆者就造訪了一間以川菜為主打的新開餐廳,除了傳統川式烹調之外,還為筆者帶來了點點新驚喜。
餐廳位於MOKO新世紀廣場5樓,店內佔地頗廣,以深淺對比色系為主調,配上由集團專業畫家操刀的一幅幅氣勢斑斕畫作,中國風得來帶點現代氣派的感覺。座位坐得舒適,枱與枱之間間距甚闊,加上恬靜時尚的環境,讓人感覺悠閒舒泰。
餐牌上菜式選擇甚多,大都以川菜烹調為基本,亦有一些新派創意菜式,午市更有點心供應,融合了川菜與一盅兩件的特色,風味獨特。
58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黑松露野菌餃,餃皮以韭菜打汁搓成水晶皮,晶瑩剔透,菇菌內餡加入了黑松露醬和白松露油,松露沒有蓋過菌香反而豐富了層次,入口軟糯,清爽怡人。
48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紅菜頭麻辣水晶果,亮麗晶瑩像水晶波波般的造型十分吸睛,紅菜頭、冬菇和蝦肉粒內餡配上川式調味,咬落外皮Q軟,爽口多汁,麻香辣度均算突出,比起一般港式做法來得瀟灑,放膽地將辣度融入點心當中,帶出了蠻有驚喜的效果。
78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麻辣濃湯小籠包,皮薄多汁,富彈性的外皮包著麻辣帶酸的滾燙湯汁,辣度算突出十分貼題,刺激過癮,好辣之徒定要一試。
64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61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春風得意米網腸,是近年一道頗出色的創意點心,而這店也能做到腸粉滑溜透薄,內裡酥脆中帶著蝦肉帶子的爽彈鮮味,口感豐富。
56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67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蘋果叉燒酥,棄用了傳統叉燒酥的酥油皮改為類似蘿蔔絲酥的千層皮,火喉控制剛好,添上了鬆脆層次但完全不覺膩口;餡料除了叉燒外還加入了蘋果粒粒,爽口酸甜,同樣的醬香濃郁卻減低了膩感,十分出色。
62 views
1 likes
0 comments
63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高湯牛肉丸,是傳統山竹蒸牛肉球的變奏版,牛肉球綿密鬆軟中帶果皮香,以高湯浸熟來得清淡中見醇厚,味道雖不算十分突出,但在吃過這麼多濃味點心後來個清醇熱湯,零舍怡神。
58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44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點心過後開始踏入川菜主題,先來一道招牌脆皮血旺,薄薄脆皮的炸豆腐相信大家就吃得多了,脆皮血旺不知又有沒有試過呢?大廚創意地將豆腐改成鴨紅,裹上薄薄的粉漿炸脆,金黃的超薄脆皮完整包著鴨紅方丁,一口Size微脆嫩滑Q彈,帶著淡淡的花椒香,比之脆皮豆腐多上了一點咬口,風味亦較佳,讓人吃完一粒接一粒。
42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蒜泥白肉,選用了豬背肉經多重工序處理,使得肉質爽滑彈牙,肥而不膩;蒜泥更是名乎其實的「泥」,打得極為幼細,務求將蒜香完全滲入肉片之中。而特別一提的是這道菜的醬汁,據說是烹煮了近6小時至起膠,所以才能充份掛在白肉之上,簡單的一道前菜包含了不少細節和心機,完全體現出大廚的細意堅持和對烹飪的熱誠。
74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48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水煮厚切牛舌,平時食水煮不外乎是牛肉或魚肉,這店大廚卻反傳統的用上牛脷芯,每條牛脷去皮去外肉,只會用上全條三份一的中心部份,加上自家熬製的紅油、不同的辣椒和花椒同煮,單是紅噹噹的賣相已十分誘人,咬落鬆軟入味,辣度剛好,麻香刺激,並不是一般的牛舌可以相比,就連一向不好牛脷的筆者也吃上幾件方休。而配菜亦用上了鴨血、青瓜和花生芽,添上Q彈爽脆,尤其花生芽是外邊較少見的,口感爽口得來帶點嚼勁,吸滿麻香更顯特色。
92 views
1 likes
0 comments
辣子大腸,一端上來見到滿碟紅紅的辣椒已未食先興奮,炸香的大腸隱沒在海量的辣椒堆內,大有萬紅中藏珍之勢。辣椒乾炸得香口,大腸亦酥脆軟嫩,麻香滿滿沒有臊味,辣度剛好慢慢滲出,風味十足。
65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48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砂窩胡椒蝦,一向接觸到以胡椒為主調的菜式多以湯品為主,今趟大廚以海量的胡椒炒香炸得酥脆的大蝦,再以燒得滾燙的砂鍋逼出胡椒的香氣,一上枱已傳來濃烈的胡椒香,蝦殼脆卜卜讓筆者有衝動想連殼子也吃掉,蝦肉亦彈牙鹹香,滲滿白胡椒濃香,鮮甜惹味,簡單而出色。
64 views
1 likes
0 comments
最後來點甜品,先是經典的蜜瓜脆奶 ,牛奶加入了新鮮蜜瓜汁推開做成糕狀,再裹上薄薄的脆漿炸成金黃色,入口酥脆微甜帶著淡淡蜜瓜香,清新得來亦有助解辣。看似簡單的一道甜品,其實工序頗多,所以現時很多酒樓也沒有製作,能在這裡嚐到而且做得很不錯,重拾昔日情懷,實在感恩。
71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生磨芝麻卷,又是另一經典之作,還記得小時候姐姐推著點心車叫賣,內裡一碟碟像極菲林的甜點,每每都是拉開一條長片來吃,甜美煙韌。而這裡的芝麻卷跟傳統的那種口感有點出入,偏向軟糯厚實,芝麻香更為濃郁突出,雖沒有了那清爽但個人覺得比起童年時所吃到的更為出色。
39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除了菜式精彩外,店員還推介了一杯自家調製的「青檸樹」特飲,以青檸和蜜糖加上沙冰呈現,入口酸度頗強,帶著淡淡青檸清香,消暑開胃,雖不是筆者杯茶但解辣功效確是顯著,又是一款心思之作。
41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73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嚐辣過癮之處在於喚醒刺激著每一分的味蕾,就算吃得頭皮發麻汗流頰背也在所不計,而這店的出品亦確實做到了這點,兩位酒店級大廚更融合了川粵菜式的風格,創製出一系列賞心悅目的菜式,誠意十足;客人還可以自家挑選大中小辣,頗具彈性。加上舒適氣派環境和親切到位的招待,要俘虜一眾辣粉相信不難,喜歡嚐辣的朋友不妨一試探究一下。
52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