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6-10-10
7155 浏览
講起日本料理,筆者只知道在70年代尾,東京銀座)會席料理名店【金田中】窺準香港經濟開始起飛,進駐香港開設本地第一間正宗高級日本料理,並引進了江户前壽司。之後到了80年代初,本地資本開設了兩間著名港式日本料理【友和】及【水車屋】,當年香港除了部份五星級酒店之外,市面極少正宗日本料理,成就了後兩者在80年代中期開始,成為香港高級日本菜的代名詞,更是一眾香港明星的指定日本菜食府。那些年尚在求學階段的筆者,這兩間餐廳簡直是可望而不可及。再後一些時間,大概是1990年左右吧,【元祿】迴轉壽司引入香港,並越開越多分店。隨後,陸續有其他日本連鎖店以直資或專營權形式加入戰團;全部以大眾化價錢供應壽司。香港人多了接觸機會,也開始接受刺身。說來有點慚愧,當年筆者對正統江戶前壽司完全沒有認識,第一次接觸的也只是迴轉壽司中的魷魚、八爪魚,因為較易入口。到了大概2000年左右吧,香港人對壽司的要求越來越高,加上生活水平提高,市面開始出現一些由日籍壽司師傅開設的高級鮨店。自從第一次日本之旅後,筆者接觸了其他種類的刺身……感嘆刺身的美味,簡直可以說是開了竅,開始到處品嚐本地鮨店。直至近年,越來越多本地師傅主理的鮨店
再後一些時間,大概是1990年左右吧,【元祿】迴轉壽司引入香港,並越開越多分店。隨後,陸續有其他日本連鎖店以直資或專營權形式加入戰團;全部以大眾化價錢供應壽司。香港人多了接觸機會,也開始接受刺身。說來有點慚愧,當年筆者對正統江戶前壽司完全沒有認識,第一次接觸的也只是迴轉壽司中的魷魚、八爪魚,因為較易入口。
到了大概2000年左右吧,香港人對壽司的要求越來越高,加上生活水平提高,市面開始出現一些由日籍壽司師傅開設的高級鮨店。自從第一次日本之旅後,筆者接觸了其他種類的刺身……感嘆刺身的美味,簡直可以說是開了竅,開始到處品嚐本地鮨店。直至近年,越來越多本地師傅主理的鮨店出現,質素與歷史較長、日籍師傅主理的鮨店不相伯仲。反之當年的名店【水車屋】及【友和】已經不復當年勇:【水車屋】淪落至供應日式放題,現已結業;【友和】則繼續抗爭下去,但已經不是趨之若鶩的高檔日本料理。
講了這麼長篇大論關於壽司店在香港的歷史,這篇食評當然是鮨店。在香港,除了少數三四間最頂級的鮨店之外,其他高級壽司店如果兼做午市,一定會供應其他熟食套餐。這種情況在日本當地一定不會出現;事關在日本,除了居酒屋之外,其他所有餐廳食肆,不論高中低檔次,一律只會專門烹調一款菜式,以保證質素穩定,這也是日本餐廳最吸引筆者的地方。但在香港,如果只單一供應刺身壽司作午餐,這種安排卻很難行得通,總有不少人是不喜歡食刺身壽司作午餐的。【鮨森】也沒有例外。
茶碗蒸、沙律
123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茶碗蒸
180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自選12件壽司套餐
$400
54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18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28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31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中とろ
23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赤身
23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赤身漬
29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右口(鰈)
35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真鯛
34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平政
18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赤貝
20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竹簽魚
26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金目鯛
27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海鰻
23 浏览
1 赞好
0 留言
銀鱈
36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銀鱈
21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海膽
28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照燒牛扒迷你丼
22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19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18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鳗魚迷你丼
17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16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烏冬
24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17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凍蕎麥麵
11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79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28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雲呢拿雪糕(右)、桃味雪芭(左)
80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