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8-06-05
376 浏览
有好几年没有光顾「千里之月」,今日午餐好想食寿司,心血来潮想起这间餐厅,去到「渣甸中心」楼下才知道原来已经结业,原址已变成了「道鮨」,开业还未够两个月。有啲估唔到一间做了超过10年的中高档次日本料理都会结束营业,按道理应该已经储了一定客源,到底餐厅老板意兴阑珊,抑或近几年竞争大了、已经被其他质素更佳的鮨店赶过了头?反正同样是寿司,既来之则安之,就当试新餐厅吧。餐厅室内装修简约,属于非常典型的鮨店风格,由寿司吧枱以至餐枱餐椅全部都是浅色木面,并没有加入任何时尚原素。寿司吧枱后面的三位师傅都是地道香港师傅,这个情况近几年越来越普遍,回想10多年前,香港的中高档次鮨店数量不多,而且全部一定有一至两个日本师傅坐镇,原因之一,招徕人客;其次,那些年香港又确实缺乏本地培训的寿司师傅(回转寿司除外)。但随着越来越多本地高级鮨店开业,加上那些年的香港寿司师傅学徒也已经可以自立门户,相信以本地师傅为骨干的寿司店将会越来越普遍;与另一批定价更高、以日藉寿司师傅为卖点、甚至是源自日本的著名鮨店分庭抗礼,其中不得不提近月成为热话的东京「鮨さいとう」首间海外分店,此店巴闭之处不仅是《米芝莲 东京版》三星名店,在
餐厅室内装修简约,属于非常典型的鮨店风格,由 寿司吧枱以至餐枱餐椅全部都是浅色木面,并没有加入任何时尚原素。寿司吧枱后面的三位师傅都是地道香港师傅,这个情况近几年越来越普遍,回想10多年前,香港的中高档次鮨店数量不多,而且全部一定有一至两个日本师傅坐镇,原因之一,招徕人客;其次,那些年香港又确实缺乏本地培训的寿司师傅(回转寿司除外)。但随着越来越多本地高级鮨店开业,加上那些年的香港寿司师傅学徒也已经可以自立门户,相信以本地师傅为骨干的寿司店将会越来越普遍;与另一批定价更高、以日藉寿司师傅为卖点、甚至是源自日本的著名鮨店分庭抗礼,其中不得不提近月成为热话的东京「鮨さいとう」首间海外分店,此店巴闭之处不仅是《米芝莲 东京版》三星名店,在日本著名饮食网站「食べログ」也长期占据三甲位置 ⋯⋯ 但香港分店的价钱实在太贵,并非我等小市民高攀,只好帮衬一些较为亲民价的鮨店。
「道鮨」餐牌上的午餐选择除了 寿司刺身,也有其他熟和食,价钱介乎 $168~$238,可以用惊喜价去形容;13贯寿司御膳($238)甚至可以形容为超值价,差不多回到了8至10年前的铜锣湾中高档鮨店午市寿司定食价钱,比起附近同级数鮨店便宜了一截。
这个价钱不寄望有麻酱碎切 刺身,但面前这个沙律实在完全唔吸引。沙律蔬菜的配搭太寒酸,感觉就好似用剩了的青菜,而且,日式柚子沙律醋的份量也不够,味道很淡。 茶碗蒸表面虽然有一丝丝的蟹肉芡汁,不过蟹肉份量唔够多、芡汁汤底也不够浓稠鲜甜。蒸蛋颜色很淡、又太过稀身,所以蛋香亦唔够。整体而言,茶碗蒸有其形、但欠其实。
3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238
8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1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2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10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13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2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1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6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2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2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1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2 浏览
1 赞好
0 留言
2 浏览
1 赞好
0 留言
2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始终只是午市套餐,不会期望有什么特别的 寿司食材,只是食材质素有些参差,部份相当新鲜、部份则非常一般,造型也未能达到标准。但综合价钱考虑,却直逼回转寿司店:有13贯寿司,包括中とろ及海胆,即使只是普通质素,始终是贵价食材,还有沙律、茶碗蒸、味噌汤、甜品及饮品;而无论质素及服务皆较为优胜,实在很难有批判空间。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