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4-02-18
3899 浏览
在上次去聚点坊时已经留意到有此一店, 从外面看好似几大间但其实是铺面向横发展, 入面面积呈窄长方形, 枱面已经是用了比较上细面积的枱面, 櫈亦用上悭位一点的,墙上饰以木板彩绘画, 颇有点原始风格得来而且画功亦不错, 但如果想制做气氛来说就数量有点不足, 这也是香港CAFÉ的通病, 从来不着重摆设, 风格好多时杂乱无章, 亦过于简洁! 还有一个小发现是这店的挂钟位置比较奇怪, 放于门口对上横梁之上, 位置太高亦不正常!由于当日早上玩完"渣马"实在想吃得丰富一点, 我跟太座要了两个早餐:Egg Benedict with Ciabatta x 2一个topping要了菠菜/ 蘑菇, 另一个则要了烟肉这店的用心之处可以从很多地方观察得到, 例如: 员工的啡色衬衣绣上店名,啡糖亦刻意印上店名, 包住餐具的纸巾亦是有店名的, 以一间单独经营的小店来说,可以说是一种负担因为全都须要被加收费用的, 即使是我们叫的”Benedict”店方刻意地用一只呈鸡蛋形的白碟盛载出来, 因为两只班尼廸蛋一定是圆形的缘故所以用蛋形碟? 其他的早餐用方碟? 用餐巾包住餐具给客人也非每一间CAFÉ会这样做,大部份CAF
Egg Benedict with Ciabatta x 2
这店的用心之处可以从很多地方观察得到, 例如: 员工的啡色衬衣绣上店名,
啡糖亦刻意印上店名, 包住餐具的纸巾亦是有店名的, 以一间单独经营的小店来说,可以说是一种负担因为全都须要被加收费用的, 即使是我们叫的”Benedict”店方刻意地用一只呈鸡蛋形的白碟盛载出来, 因为两只班尼廸蛋一定是圆形的缘故所以用蛋形碟? 其他的早餐用方碟? 用餐巾包住餐具给客人也非每一间CAFÉ会这样做,大部份CAFE都是放一张餐巾放于底餐具放于上面,因为唔一定个个员工可以确保将餐具包得整齐, 可见店方对员工有一定的训练,
碟上有杂沙律菜, 蕃茄片, 她们用的意大利拖鞋饱”Ciabatta”质地属于松软近乎English muffin 那种, 而非有稍硬脆皮面那种, 四只蛋全部Keep流蕊, 最精彩的是个”Homemade Hollandaise sauce”食得出丰富的牛油味再配上稍为醒胃的柠檬酸味, 是我们食过几次这汁的最高标准, 好多时在这区(中/ 上环)的宾记煮的通常吃到的是一个比较上杰而且无乜牛油香亦感觉唔到酸, 令到个汁有点”到喉唔到肺”的感觉, 没有了酸亦无法同蛋黄,牛油取得平衡, 令个汁变”漏”,至于topping的菠菜蘑菇, 菠菜是新鲜本地菠菜所以菠菜味特浓, 蘑菇则是新鲜货没有用罐头蘑菇, 另一个烟肉topping则是三片烟肉铺满个饱面, 虽则烟肉比较上有一点咸但十分之欣赏她们对食物质素的严谨控制, 亦看得出店方并没有要赚尽每一分每一毫的手法,
咖啡方面:
太座的Harney & Sons伯爵茶(一个未曾听过的茶包制做商的名字) 则用壶上,
我们最后还要了件cake – Banana Chocalte cake,$38均一价钱,
顺带一提,这店是不收加一的!
题外话/补充资料:
还有题外话不得不赞这里的老板请人时应该是刻意请一些咖啡姊姊是一看样子就令人感觉到那种温柔跟店的IMAGE十分之配合, 即使是那声线亦令人想起”Roberta Flack – Killing Me Softly (1973) “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