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1-03-02
267 浏览
近年本港的食肆,不断受到租金、员工薪酬和食材价钱上涨的影响,经营上也日益困难,很多无法支持下去的单位,不是结束营业,就是改为转手合伙。以前家人也爱去大围积存街一间名叫「友联」的火锅酒家作午茶品茗,隔了一段时间再去,同一个地址已经换了招牌,变成「新明记肥牛海鲜火锅」,不过见到招呼的阿姐还是面善,应该是从上手的下来酒家「幸存者」。其实上手经营的酒家,也有一个「生招牌」,就是邀请到当年履新的曾特首伉俪,来此品尝晋餐一顿,并拍下硬照作招徕。正值新官上任,大家也是满有期待,双方也有一个所谓的蜜月期。可惜多年下来.....其政积也是有目共睹,而更大的问题,没有人说过曾特首是一个品味高手,或者特首夫人祖家居于澳门,对吃可能还有点要求。新店的食物的款式和价钱,也是和旧店差不多,除多了一些早市优惠之外,也免了茶芥加一,不要少看这些杂费,一阔三大,几个人头计起上来可是数十元的差距。先来的有皮蛋瘦肉粥,粥底不算绵滑,但米粒总算煲到溶烂;所下的皮蛋和瘦肉也很足料,洒点胡椒粉略多两份惹味,吃了一小碗已饱了近二成。盅饭分别有凤爪排骨饭和北菇鸡饭,饭粒带点嚼头,热度适中,只是份量来说少了一截,不算「常满」。腌过后的
其实上手经营的酒家,也有一个「生招牌」,就是邀请到当年履新的曾特首伉俪,来此品尝晋餐一顿,并拍下硬照作招徕。正值新官上任,大家也是满有期待,双方也有一个所谓的蜜月期。可惜多年下来.....其政积也是有目共睹,而更大的问题,没有人说过曾特首是一个品味高手,或者特首夫人祖家居于澳门,对吃可能还有点要求。
新店的食物的款式和价钱,也是和旧店差不多,除多了一些早市优惠之外,也免了茶芥加一,不要少看这些杂费,一阔三大,几个人头计起上来可是数十元的差距。 先来的有皮蛋瘦肉粥,粥底不算绵滑,但米粒总算煲到溶烂;所下的皮蛋和瘦肉也很足料,洒点胡椒粉略多两份惹味,吃了一小碗已饱了近二成。 盅饭分别有凤爪排骨饭和北菇鸡饭,饭粒带点嚼头,热度适中,只是份量来说少了一截,不算「常满」。腌过后的肉质,也是大体嫩滑,只是用的酱油也是淡身了一点。 叉烧肠粉倒是拉得甚为滑溜,只是吃不著米香,叉烧肉馅比例亦多,以半肥瘦为主。 上汤水饺反而是小惊喜,外皮滑溜之余,鲜肉、猪肉和甘笋也吃得著,配合不燥的清汤,不少粉面店也未必有此水准。 作为送粥的配搭,这炒米粉弄得不太油腻,以火腿和椰菜为主,味道来说不算寡。 没有点选虾饺和烧卖,改为古法的鱼翅饺,因为有早市优惠,澄面皮包著的有猪肉馅和甘笋等,当然没有加了鱼翅入内,连粉丝也找不著,胜在怀旧实惠。 最后来一碟清灼菜心,胜在梗幼味甜,洒点酱油已可吊味,吃得饱腻东西太多,总要来点青绿的东西平稳一下。
四个人约一百数十元的价钱,每人不过三十余元之下,其点心四平八稳,不算过于出色,更不排除加了一点味精在内,但在家人眼中已算「收货」。毕竟家人对食,亦没有太刻意的追求,有时只要手头还有点松动,周日下的家母,就会「疏于煮饭」;只需找到一间有冷气而坐得舒服的地方,价廉而吃得过的地方,已是他们的基本要求。也尝试代入食肆从业员的心态,每天于楼面走走朴朴,换来的只是「鸡碎咁多」的薪酬。 午市来说,也有不少三十余元的碟头饭供应,不过就没到粟米班块饭.......收到消息说特区政府终于「从善如流」,向每位市民派发六千元,对不少人来说固然是锦上添花,相对于低收入人仕来说,这其实亦是一笔「及时雨」,好多家庭,连百余元的一餐茶钱也是付不上的。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