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物」的國語讀音跟「食物」一樣,意指「什錦」的豐富多變;英文名 a kind of café 是老闆育霖及珍珠期盼帶給大家的感受——無論身在何處,都能像走進一間像家的咖啡館一樣,與人群相聚,自在地享用美食,在屬於自己的空間裡做著熱愛的事。
位於安和路隱匿的巷弄裡,什物的工作室是一個花草茂密、爵士樂流蕩,如同自家廚房散發著烹飪香氣的舒適空間。
「什物」這個名字的緣由是什麼?
珍珠:「我們兩個是什麼都想做、十足『什錦』的人。開店初期,有一天靈光乍現,覺得『什物』這個名字不錯,既跟『食物』同音,又代表了我們的個性,就像是道出了我們不知是咖啡廳、餐廳還是工作室的定位,蠻合適的。」
在什物成為今天的經營模式以前,曾經是一個無菜單咖啡廳。當初為什麼會決定以「無菜單」的方式經營呢?
珍珠:「每個創業者似乎都需要一個標籤。在開店初期,我非常排斥『藍帶』這個標籤,似乎只要一被貼上,就代表你一定會做法式料理。雖然我有藍帶的學歷,但並不代表我做的餐點是完全依照法式正規的方式在做。我喜歡舒適地做我自己有點粗糙的料理,東摸西摸、東吃西吃,一切都這麼自然多好。」
育霖:「在我和她一起工作三年的時間,身邊總有人問她菜單是什麼,但是事實是,她從來就沒有食譜!我想這就是她做的食物最迷人的地方了。」
珍珠:「我們應該不算無菜單咖啡廳,是無頭緒咖啡廳!客人一開始還會問菜名,但後來發現我們連菜名都沒有,也就漸漸習慣了。我都會跟客人說這道菜就叫『糊糊的』⋯⋯。」
育霖:「還有『醜醜的』、『黑黑的』。」(大笑)
從品牌名稱到食器創作如杯墊、玻璃杯到馬克杯,什物對「食」的一切有很明顯的熱愛。是什麼原因讓你們決定創立以「食」為核心的什物呢?
廚房對我們來說,是 laboratory(實驗室)、studio(工作室),也是 home(家)。
珍珠:「我的家人對食物非常挑嘴。爸爸擅長烹飪,每天都會煮新鮮的餐食,也會堅持食物一定要放在正確的器皿上,就算是便當也要放在好的食器裡。在跟育霖相處的時間裡,我們的話題時常圍繞在廚房、食物和家庭,也因為這些談話,我才強烈地體會到,原來我們各自的家庭對於『吃』這件事的看法有很大的差異。」
育霖:「我的父母都是上班族,平常上班很累,所以我們很習慣吃外面的便當。我爸爸是個軍用迷,熱愛不鏽鋼餐具,所以對我來說,不鏽鋼餐具就是一種記憶──它們看起來很冷,但其實很暖。我也曾經對不鏽鋼餐具反感,因為我家用白燈光的關係,每天吃飯就像在監獄一樣(笑)。但是現在,我發現這才是屬於我的記憶和過去,這就是我、這就是我家。」
跟我們分享一下什物從咖啡廳轉變為工作室的歷程。
育霖:「隨著時間過去,我們對食物的講究遠遠超過了一般的咖啡廳。也因為客人十分喜愛我們的食物,我們就漸漸走向更像餐廳的模式。雖然當時我們並沒有意識到,但當一個咖啡廳變成餐廳時,影響是很大的。」
珍珠:「因為對食物很講究,我開始發現我每一天都忙於煮菜,因為全日供餐、不限用餐時間的關係,工作負荷量變得很大,導致後來太過勞累,身體就壞掉了。所以當租約到期後,我們便決定不再續約,另尋一個空間嘗試我們真正想做的事,例如 DIY 和手作創作,也就在 2015 年時搬到了這裡。」
珍珠:「這裡的空間比咖啡廳更小,租金卻更貴。我們曾經希望能利用這個空間再開店面,但自從辦了一兩次活動後,我們發現自己熱愛人群並喜歡現在這種經營模式。所以當我們有了這個空間後,便開始依照自己的喜好去妝點它:撿一些我們愛的花草、放一些我們愛的事物,快樂地共存在一個空間裡。」
什物還是會定期開放招待大家,要留意他們 Facebook 的預約方法喔~它是一間咖啡館、一個食堂、一個市集,也是一個家。
文章來源:Pinkoi
※上述內容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