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9
8
港鐵九龍灣站 B 出口, 步行約10分鐘 繼續閱讀
營業時間
星期一至日
11:00 - 23:00
付款方式
現金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 請與餐廳確認詳情
食評 (31)
食腸粉,燒賣,油麵果d小食雞蛋好好味,豬血牛雜都唔錯,姐姐都好客氣,但有個哥仔長期講野唔望人,唔願做生意咁。不過攞走唔洗對住食就無問題,只係美中不足,我都知我買幾十蚊野,但都會有小小介意 繼續閱讀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等級1 2019-09-11
471 瀏覽
個阿姐態度趕客,完全唔憂無生意做咁款 。咖啡好似飲中藥咁......苦既,即刻行去同呀姐講......佢退番錢俾我.....即係佢都知有問題啦,仲要話.... 難飲唔好飲...俾番錢你。真係好笑 ......完全無想解決問題.....起碼問下佢地咩味啦?! ?燒賣同魚蛋 ........你買淘大點心都好食過佢.....總之就係垃圾一間,無下次.............................. 繼續閱讀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等級4 2019-06-09
266 瀏覽
有時想食下d 街頭小食都唔洗一定要出旺角九龍灣得寶都有味道正正常常 過下口癮都ok ge鴨肉湯底魚肉碗仔翅不過不失湯底味道不錯 魚肉都幾好味戲棚炸蠔餅乾身 酥脆蠔好似唔太多粉略多 但性價比高 繼續閱讀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筆者兩夫婦在香港區長大,搬到九龍之前,每次過海,一般只會出沒於油尖旺、新界的郊野公園、或者元朗 / 西貢等等遊客地區,又或者每逢過年過節,才會到訪各大公共屋村探親拜年;所以,直至牛頭角下邨清拆重建,一直沒有機會到訪邨內特色街坊食肆,對牛下的認識也只限於「牛下女車神」。大概三年前吧,得寶商場將其中一角重新裝修,打造成「牛下新城」,但一直沒有到訪,今日在淘大睇完電影,專程一探究竟。對比毗鄰的淘大商場,得寶商場的裝修及營運明顯給比下去,面積較細只是原因之一,根源問題卻是業權。淘大商場仍然由某大地產集團作為大業主,單一管理,當然可以定期翻新;得寶商場業權分散,小業主們當然不願作出大規模投資翻新得寶。難得2016年初,小業主們(或管理公司)決定用有限資源及最少金錢,為商場注入牛頭角下邨元素,希望吸引人流。翻新後的商場設計可以用「蔗渣價錢、重現香港舊情懷」去形容:基本配套及佈局沒有太大改變,只是在裝修風格上添加特色,並在細微處突顯「牛下新城」的概念。與其他開業多年、由大集團管理的大型商場,花費大量金錢重新裝修、打造成追上潮流的商場,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策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牛下新城」是為了生存,大集團的商場是為了提高租值。地磚畫上跳飛機及天下太平的圖案。跳飛機是70年代公共屋邨小朋友的免費玩意;天下太平則是那些年的小學生,在上堂時候偷偷與隔鄰座位同學仔的紙上玩意 ⋯⋯ 80年代後的一眾可能從未聽過吧?牆壁上用了牛下舊照片作裝飾,配上低成本、但充滿特色的水景(water feature)設計 ⋯⋯ 實在非常佩服管理公司找回來的設計師!雖然說不上有任何設計技巧、亦談不上美輪美奐,但實在非常充滿小聰明、小智慧。另一個低成本、但展現了當年屋邨居民生活習慣的裝飾 ⋯⋯ 80年代以前的公共屋邨,必備設施必定包括樓下休憩空間內的石枱上的中國象棋棋盤,「牛下」應該沒有例外吧?再往前走就是「得米美食檔」。商場走廊兩傍的商舖招牌、拉趟摺疊式鋅鐵閘等等,又是另一個小技巧,用最少金錢重現當年舊式公共屋邨的地舗場境。「得米美食檔」其實是一個低成本美食廣場,內有 6 至 8 家小食檔,正值晚飯時段,人頭湧湧。有別於今時今日美食廣場內的小餐廳,全部都有正規廚房;這些小食檔只有簡陋的開放式廚房,所以,也只能夠提供簡單小食。座位區的裝修同樣顯得簡陋,但注入了大量當年屋邨地舗特色:鐵皮信箱、紙皮石鋪砌的地下、一個個裝玻璃啤酒樽的大膠箱(屋邨內的大排檔)等等。這個「亂拋垃圾 人見人憎」的標語及橙色垃圾桶(仿製品)絕對是70年代的經典,如果可以用原裝海報及垃圾桶就更加絕妙!據講,「八座小食」真是當年牛頭角下邨第八座的其中一檔地舖,牛下清拆後才搬入得寶商場,繼續主打各款港式街頭小食,由雞蛋仔、碗仔翅、魚肉燒賣到牛雜等等全部有齊,而且更是街頭推車檔價錢,最便宜的雞肉腸 $5/串、最貴的牛雜湯油麵也只是 $35。唔知道什麼原因,其他小食檔的廚房已經燈光暗淡,但「八座小食」更加幽暗;很擔心員工如何處理食物,衛生情況是否理想。檔口前一列排開五枝膠樽醬料:豉油、甜醬、麻醬、辣椒醬及熟油;1970~80年代或以前的典型街邊推車檔就是採用這種形式,任由客人按個人喜好自行「吱」醬料。小食檔前有一格格不鏽鋼箱,其中一個內裡裝著大量豬腸粉,下面則是另一個裝滿水的不鏽鋼箱,再下面就是明火爐頭;一個簡單設計,就可以製造大量循環再用、不會蒸發走水的土炮蒸爐,有效保持豬腸粉熱辣辣。已經很難找到一條條、圓轆轆、豬腸形狀的腸粉($10 / 4條),開口落單之後,說時遲那時快,剛剛取起相機準備拍照,已經剪起一碟豬腸粉 ⋯⋯ 非常傳統的豬腸粉食法:膠碟上舖一張白色臘紙、吱熟油、然後放上豬腸粉,之後也不會詢問客人要求,已經落齊豉油、甜醬、麻醬,最後就是芝麻。如果嫌甜醬、麻醬唔夠多,自己吱。豬腸粉從來都是厚身、唔滑溜,因為賣點正正是米漿夠稠身、腸粉夠結實,差不多等於食白飯,食4 條已差不多可以填飽肚子;某程度反映了 1970~80年代之前香港社會尚未富裕,大部份市民對小吃零食的要求只求飽肚,味道可以用醬料「搭夠」。另一格沒有蓋的不鏽鋼箱則載滿了鴨肉湯底碗仔翅($20)。眾所周知(90後一群唔肯定),碗仔翅並非真係魚翅,甚至一丁點魚蝦蟹成份皆沒有。材料只有粉絲(半透明模仿魚翅)、瘦肉絲、木耳絲及冬菇絲,加入澱粉將湯底煮至稠身,再用生抽調味、老抽校色;模仿老雞、瑤柱、金華火腿、豬骨熬煮的金華火腿上湯,顏色及稀稠度真的有七分相似。小食檔標明採用鴨肉煮湯底,唔知道真定假,但味道就完全唔覺得有任何鴨香及鴨臊,當然更加不能夠與金華火腿上湯的鮮、鹹、甘、香媲美;總括來說,只得一個鹹字及少少肉味。只不過,材料又的確非常豐富,啖啖都有肉絲、木耳及冬菇,口感非常充實,要填飽肚子也有相當實際作用。講味道麻麻地,更加不是什麼美食,勝在非常便宜,外面街舖的同類小食也肯定貴過這裏。重點是兒時回憶、充滿 1970年代「獅子山下」的草根情懷,可以一試。 繼續閱讀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琴日專登黎德寶樓下食日本野但黎早左,就上左黎foodvourt食個下午茶先叫左碗大牛雜+燒賣超級認真無敵難食講要牛雜個陣呀姐又話聽唔明,要個呀仔埋黎幫手聽,個呀仔仲串返個姐係咪聽唔明廣東話見到佢將啲牛雜放係枱面,吸哂塵就知奶野衛生情況好差!食落真係中伏,就算加左醬都係難食燒賣得3,4粒,牛雜好硬,食落好似過哂期d味咁冇味,好淡,又腥講真我寧願食返車仔麵d牛雜好過是但一間牛雜麵d牛雜都好食過佢又乾淨食完無耐已經不停作嘔反胃咁之後去食日本野都係咁,仲以為自己食得太飽,定係d日本野唔岩自己食點知到左今日不停反胃+痾嘔+肚痛,睇左醫生話急性腸胃炎,可能關牛雜事唔會再幫襯 繼續閱讀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