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4-09-28
5621 瀏覽
人愈大,愈深深體會得到「但願人長久」之意!每年中秋節正日都是安排跟老公家人聚餐,而翌日追月夜便跟自己家人碰頭,朋友們安排的節目總是未能參與,可是我沒有半點失落,因為中秋的圓月正好讓家人聚在一起,團團圓圓,享受親情!中秋夜安排在銅鑼灣「滬江」,供四席的空間不算太擠迫,小孩們還可在一個角落裡玩遊戲,看到他們,有感時光飛逝!江南小碟共有六款,先來的是五香燻魚、花雕醉鴨、鎮江肴肉、手拍黃瓜和舟山蜇皮。味道最突出的是五香燻魚和花雕醉鴨,廚師將兩款小食獨有的味道充份發揮,入口瞬間便吸引味蕾。五香及酒香,以及肉質同樣處理得宜,保持細嫩且帶出鮮香!其餘三款除手拍黃瓜較為淡口以外,也達到不錯的水平。餘下一款江南小碟是脆皮素鵝。脆皮素鵝不油、外脆內嫩,釋出腐皮的香氣。而素餡亦做到鮮清爽口,層次分明,感覺不錯!每隻大明蝦身形也不了,層層疊疊起來,陣容鼎盛,看見也心動起來!乾燒大明蝦最引起我關注的,必定是蝦隻的新鮮度和醬汁的調配。先品嚐得到的是大明蝦身上的醬汁,茄味自然,甜度適中,稀稠程度恰好,不愛茄醬及糊煳芡汁的朋友,也會吃得舒暢。而蝦隻肉質也上佳,厚而不腍,尚帶彈性。在茄味輕描淡寫的襯托下,反而能將大明蝦
每年中秋節正日都是安排跟老公家人聚餐,而翌日追月夜便跟自己家人碰頭,朋友們安排的節目總是未能參與,可是我沒有半點失落,因為中秋的圓月正好讓家人聚在一起,團團圓圓,享受親情! 中秋夜安排在銅鑼灣「滬江」,供四席的空間不算太擠迫,小孩們還可在一個角落裡玩遊戲,看到他們,有感時光飛逝!
江南小碟共有六款,先來的是五香燻魚、花雕醉鴨、鎮江肴肉、手拍黃瓜和舟山蜇皮。味道最突出的是五香燻魚和花雕醉鴨,廚師將兩款小食獨有的味道充份發揮,入口瞬間便吸引味蕾。五香及酒香,以及肉質同樣處理得宜,保持細嫩且帶出鮮香!其餘三款除手拍黃瓜較為淡口以外,也達到不錯的水平。 餘下一款江南小碟是脆皮素鵝。脆皮素鵝不油、外脆內嫩,釋出腐皮的香氣。而素餡亦做到鮮清爽口,層次分明,感覺不錯! 每隻大明蝦身形也不了,層層疊疊起來,陣容鼎盛,看見也心動起來! 乾燒大明蝦最引起我關注的,必定是蝦隻的新鮮度和醬汁的調配。先品嚐得到的是大明蝦身上的醬汁,茄味自然,甜度適中,稀稠程度恰好,不愛茄醬及糊煳芡汁的朋友,也會吃得舒暢。而蝦隻肉質也上佳,厚而不腍,尚帶彈性。在茄味輕描淡寫的襯托下,反而能將大明蝦的清鮮一面展現出來! 富貴火朣夾預先由 侍應們將炸腐皮及火腿夾進包子內,然後直接為每位客人送上。包子鬆軟,炸腐皮香脆,唯火腿卻欠缺一股鹹香潤澤之感,而蜜糖只流於火腿的表面,進食時蜜糖更不時流出,似乎火腿的處理方法過於粗疏了,未能帶出火朣夾的真正韻味! 這道火朣螺頭雞燉菜膽湯,一看豐富的湯料便令愛湯的我垂涎! 一呷湯頭,味道沒預計中的濃厚,湯中仍帶有雞香,亦不算得過淡。但以集結火朣、螺頭等惹味之湯料,湯味理應更加濃郁芳香才對。將湯料一嚐,螺頭味道已不存,但火朣味道則未盡出,大抵尚餘一半之多! 酥炸雲南鴨味道不錯!鴨件炸得皮脆而不油,肉質緊緻帶鹹香,薄薄一件給預先去除骨頭,令人吃得痛快!這樣酥香美味的鴨菜式要比雞吸引多了! 酥炸雲南鴨還配上薄餅、青瓜條、甜醬及沙糖,食法有如北京填鴨,大可用另一角度去欣賞這道雲南鴨的風韻! 豆酥大桂魚的魚身鋪上豆酥,兩旁則伴以小棠菜。一試魚肉非常細嫩,新鮮度佳,魚鰭位置更是肥美可口,魚肉配合豆酥的輕甜豆香,感覺非常鮮清。與平日廣東式的蒸魚,卻少了一份油膩、多了一份爽感,不錯也! 雙冬是冬菇及冬筍,再加進花膠一同燜煮,口感一點也不膩滯,也許醬汁味道沒有過重,濃稠度也恰好,再配合大量的西蘭花,讓我吃得舒服自然! 纖幼的蘆筍由於質感較弱、鮮味也淡薄,所以一向不是我杯茶!加上如漿糊般的蟹肉,入口黏稠,不帶蟹肉的質感與鮮味,令蘆筍效果變得更糟! 招牌炒飯恰如一個環形,中間放上燜東菇、肉絲等。炒飯飯粒分明,入口乾爽,香氣怡人,以主食來說相當不錯,光吃著已感滿意!再添上燜東菇肉絲等,令炒飯換上另一種口味,看看個人喜歡哪一種吃法! 南翔小籠包肉汁自然,沒有被灌進重重的肉湯。而包皮不算太厚或太薄,口感帶點靭性,效果不過不失! 高力豆沙質感很疏鬆,如吃著空氣似的,似乎近來的高力豆沙也過份輕薄,加上豆沙餡不多,變得毫無質感可言!
因為家族人數眾多,經常外出用膳,以幾席的飯宴來說,加上中秋正日的繁忙日子,「滬江」在菜式質素、菜式份量、用餐環境和服務來說已達不錯的水平。
平日各有各忙,一家人能湊在一起飯聚,互相傾談、舉杯暢飲、享受親人溫暖熱鬧的氣氛,實在是人生樂事,心中經常念著「但願人長久」,此情此景是天降的福氣,惜之!
《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
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