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
75
12
等級2
19
12
2013-06-15 472 瀏覽
屬於九十後的我,平時聽Kpop,煲韓劇,睇Running man 已經成為閒暇時間的最佳消磨節目(p.s.我骨子裏是聽british band嘅西化人),可是吃韓國菜的經驗不多,平時只懂跟爸媽去韓燒店,每次都食到喉嚨痛,我想韓食還有討人喜愛的地方,可能只是我未嘗過,正好發現一家,價錢,食物,環境都很合宜,一於來試試吧!Hungry Korean 是香港首間韓式快餐店,先點餐後搵位的快餐文化深入不同國家的菜式,不只是美國菜的表徵,香港有不少food court,自助式食店,也是港人事事求快,追求效率的特質。先來收銀處點餐,仰頭望便會見到不同系列的菜式,大致分為石鍋飯類(配以豬,雞,牛或魷魚),韓式壽司(可以豬,牛,雞,魷魚,芝士作餡),還有鐵板燒,其他韓式小食等。同行的友人是Kpop迷,也是愛追韓劇,去到瘋狂的地步,韓流文化早而侵入她整個人,愛屋及烏也很喜歡韓食,尖沙咀有一條韓國食街(ie金巴利街),早前她幕名來到,可是feedback回來她還是覺得食物有點貴,而且沒預期中的好吃。於是,我決定上網搜尋一下有名的韓國食店,我找到了這間在尖沙咀Hungry Korean.Hungry Kor
更多
屬於九十後的我,平時聽Kpop,煲韓劇,睇Running man 已經成為閒暇時間的最佳消磨節目(p.s.我骨子裏是聽british band嘅西化人),可是吃韓國菜的經驗不多,平時只懂跟爸媽去韓燒店,每次都食到喉嚨痛,我想韓食還有討人喜愛的地方,可能只是我未嘗過,正好發現一家,價錢,食物,環境都很合宜,一於來試試吧!
31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Hungry Korean 是香港首間韓式快餐店,先點餐後搵位的快餐文化深入不同國家的菜式,不只是美國菜的表徵,香港有不少food court,自助式食店,也是港人事事求快,追求效率的特質。先來收銀處點餐,仰頭望便會見到不同系列的菜式,大致分為石鍋飯類(配以豬,雞,牛或魷魚),韓式壽司(可以豬,牛,雞,魷魚,芝士作餡),還有鐵板燒,其他韓式小食等。
同行的友人是Kpop迷,也是愛追韓劇,去到瘋狂的地步,韓流文化早而侵入她整個人,愛屋及烏也很喜歡韓食,尖沙咀有一條韓國食街(ie金巴利街),早前她幕名來到,可是feedback回來她還是覺得食物有點貴,而且沒預期中的好吃。於是,我決定上網搜尋一下有名的韓國食店,我找到了這間在尖沙咀Hungry Korean.

Hungry Korean在繁忙時段常現排隊的情況,在提供多國菜的亞士厘道,一向主張健康大豆飲食的韓國菜當然甚受上班族歡迎,而且價錢亦相對合理,提供石頭鍋飯,鐵板燒,韓式壽司等主食一般都是大約四,五十元,跟餐要小食就加$15,而加$9就加配飲品。而餐廳的運作模式與普通快餐店不同,不是先搵位後點或同時進行,在Hungry Korean需要客人先排隊點餐,確保客人已點餐才可讓客人搵位,有時人多或要排至店出面。餐廳內的座位部分是面璧,有一面大鏡子,讓室內空間感更廣闊,而且一個人食也不會太尷尬。

與兩位朋友來,共點了三份主食,分別是泡菜石腐鐵板燒,雞肉鐵板燒和牛肉石頭鍋飯,另加韓式餃子同韓式炒年糕,飲品還點了凍抹茶牛奶和加$15配三款小食。在點餐區旁還見到阿姨正在忙碌製作壽司,連石頭鍋飯也是在小小狹窄的地方製作,還一直以為石頭鍋用作煮食烹具,原來石頭鍋只是用來作器皿,保溫作用而已。

餐廳樓面只有一名男員工應付繁忙時段的客人,有點應接不下的感覺,加上不少人或遊客都是第一次來,不知道先點餐後搵位的規矩,所以有點混亂。可此時,我的友人一於少理,仍然陶醉於餐廳內播放著的Kpop,等了約十五分鐘,才先來食物。
韓式炒年糕
216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先來的是韓式辣年糕,分量適中,除了辣年糕條,還有一隻烚雞蛋和一些碎椰菜,鮮紅的醬汁並沒有嚇怕我們,反而這種韓式辣醬非常開胃,年糕條沒有想象中的煙韌,粉團不夠綿延,但辣醬的辣帶甜但不會太嗆喉,不過會越吃越辣,愛蛋的我試了雞蛋,應該不是韓國貨吧,這辣年糕份量算多,多吃會滯。
再試了炸餃子(Dumpling),一碟五隻的份量,佐的醬不是平時點的豉油或甜醋,而是有蒜粒的辣椒醬。吃炸物食物,無論是檸檬汁,辣醬,茄汁,醋,我都愛蘸,乾吃不是什麽味兒嘛。這個辣醬我和友人都讚不絕口,可能是韓式的辣醬的辣一般比較溫和,不會太嗆喉,所以我朋友都搶著要點這個醬。而餃子內的肉餡也算出色,味道不會太嗆,還有一點洋蔥增味,肉餡不會醃得太鹹,雖然餃子是油炸,但不是太熱氣,而且炸得夠乾身,非常香口。
抹茶牛奶
170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此時沒有比呷一杯冰凍的抹茶牛奶(Ice Green Milk Tea)更好的事,抹茶雖不是非常濃味,沒有苦澀的味道,但奶味偏重,一陣清淡的甜味浪過口腔,不過不失,在韓國餐廳飲到這個水準不大失望。
牛肉石頭鍋飯
213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馬上就來了牛肉石頭鍋飯(Bi Bim Bap with beef),連同三小碟小食用青綠色膠托盤遞上,先被色彩斑斓的牛肉石頭鍋飯吸引,碢中央是切碎了的牛肉,圍著牛肉的是不同的配菜,增添色彩,食欲大增,圍著碎肥牛的有波菜,紅蘿蔔粒,金菇絲,泡菜,大豆芽,粟米等,見到鄰桌的食客都是先下秘製麻油,然後再用長柄鐵匙把在底的珍珠米番上來,用上兩分鐘左右,漸漸醬已能均勻地沾上米粒,而且剛剛井然有序的配菜和肥牛都已拌好,趁著石頭鍋還是暖的,馬上來一口溫暖的珍珠飯,質感黏黏的珍珠飯入口馬上在口腔上骻融化,肥牛碎略為粗糙的纖維卻有著明顯的存在感,醬汁的味道其實不錯,不過甜過鹹,可是伴菜麻麻,大豆芽菜太生,波菜也不夠細,跟港式煲仔飯不同的是米飯的口感,由於泰國香米本質較硬身,而且煲仔飯多用砂鍋煮製,火力較均勻,焗出來的飯粒比較乾身,不會變糊狀,粒粒分明。我個人而言更喜歡港式的煲仔飯。
289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而加錢配的三小碟,分別是薯蓉沙律,辣泡菜和甜小魚餅,薯蓉沙律入口細滑,除了薯仔粒,還有洋蔥粒,感覺清新,薯泥打得尚算細滑,辣泡菜略嫌切得太大舊,而且醃得不夠淋,生了點,而甜魚餅沒有預期中的彈牙,微甜的味道作為開胃菜挺不錯。
泡菜豬肉豆腐鐵板燒
223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接著是我點的泡菜豬肉豆腐鐵板燒,上桌模樣是一碗珍珠白飯,配,泡菜石腐豬肉(用鐵板上),平時總覺得用鐵板上的食物是貴一點,其實鐵板也有它存在的道理,鐵板燒起來能令食物的表面燒得焦脆,讓食物達至外脆內軟的質感,這個韓式鐵板餐,三塊豆腐佔了一半,另一半則是泡菜豬肉,先說顏色比較吸引的泡菜豬肉,豬肉和泡菜都切得細碎,光吃一口有點太過濃烈了,立即用扁鐵匙盛一口白飯,原來這樣配搭起來挺美味,泡菜的味道調較得宜,而且和豬肉切得細碎,讓懶人如我,不費功夫嘴嚼,豬肉本身纖維粗,但經泡菜浸醃後,容易佐飯,而豆腐本身淡味,但質感滑口,與微辣的泡菜豬肉配起來更是惹味,用著纖薄的鐵匙更順口易吃。
雞肉鐵板燒
17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坐在對坐的友人點的雞肉鐵板燒上桌時同樣香氣誘人,雞肉粒用照燒汁調配,與雞肉特別好配,甜而不稠的醬汁,而雞肉也十分嫩口,還有椰菜絲拌起來食,帶來些微清新感,加上一碗珍珠飯,很好佐飯,友人沉默不語不斷扒飯夾肉,相信不用問也知道有多好食了!
芝士韓式壽司
32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有天,自己一人又經過此店,於是打算來個一人便餐,未試過的韓式壽司更是健怡選擇。壽司餡可選豬肉,牛肉,魷魚,芝士等,剛好是Green Monday,就要了素之選的芝士韓式壽司,在收銀處旁同樣見到店員在製作紫菜包飯(韓式壽司),包飯夾著的佐料有酸蘿蔔絲,青瓜絲,紅蘿蔔絲等,至於做法跟日式的反卷不大分別,不過韓菜版本飯做得不酸,但味道仍然可取。這家店不同於其他食店,以一條反卷模樣上桌,而是分開幾層,讓食客看到色彩鮮艷的橫切面,我點這個芝士作餡的,入口果然是預料的融化,黏黏的和飯粒一起吃,芝士,雖然芝士味不很濃郁,但配搭效果不錯,不太膩,而夾著的佐料酸酸甜甜,也很開胃,師傅包飯功夫不錯,飯粒完全黏著夾料,不會散開,這個包飯一個人吃也不會覺得太滯,是OL健怡之選。

還有室內綠色的主色調,讓人感覺舒適,要是人不多,跟三五知己坐多一會,聊聊天,沒有快餐店的喧鬧,享受悠閑的一餐實在寫意。

平時,在韓國綜藝節目Running man不時看到韓國美食,叫人垂涎欲滴!不知何時到我親身嘗試呢?說罷,接下來,你們是否準備購票13/7去亞博睇Running man 呢?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張貼
評分
味道
環境
服務
衛生
抵食
用餐日期
2013-05-12
等候時間
5 分鐘 (堂食)
人均消費
$50 (午餐)
推介美食
牛肉石頭鍋飯
泡菜豬肉豆腐鐵板燒
雞肉鐵板燒
芝士韓式壽司
  • 牛肉石鍋飯
  • 韓式壽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