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5-06-29
5380 views
我愛辣,也超愛切中時弊的尖酸文字,猶如湖南(湘)菜鮮明的辣椒,令人咀嚼得起勁。正因旗幟清晰,不會時明時暗、看主子辦事的曖昧與不堪!某天讀報得悉「湖南軒」,馬上派上用途,與近期相約的兩組愛辣朋友分享。「湖南軒」的大廳約擺放了十張桌子,地方不算大。兩次到訪均發現只有我們一桌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其餘的顧客均是操普通話,似是駐香港工作的國內人士。餐前小吃是由秘製松花皮蛋作頭陣。黑漆漆的醬汁拼上同是黝黑的皮蛋,如飄絮的紅椒變得更為奪目。翻開皮蛋,溏心沒想像般稀軟,一咬內層口感尚算不俗,綿潤的溏心與爽滑的凝膠狀兼備。最特別要算是醬汁,甜中混有椒香,尾隨絲絲的辣勁惹得唾液急增,彷彿預告辣的序幕快要揭開。燒辣椒擂茄子是另一款餐前小吃,頂部椒香撲鼻的青紅二椒完全遮蓋了茄子的身影。隨著椒絲再進一口茄子,綿滑如絲、味道清甜,跟青紅二椒有著一柔一剛的對比,味道與口感同樣稱心。已分不清究竟是以酒配菜,還是因為品酒需要更香辣的菜式?這道青椒火焙魚的確令我有點混淆。細小的火焙魚酥脆、帶有微微的焦香,與小辣清鮮的青椒同炒,惹味得很!嚐一口菜,再灌一口酒,菜與酒就是互相吸引、不可分割。原來火焙魚是將小魚兒去除腸臟後,放
某天讀報得悉「湖南軒」,馬上派上用途,與近期相約的兩組愛辣朋友分享。
原來火焙魚是將小魚兒去除腸臟後,放鍋子內在火上慢火細工焙乾,然後再以桔子、花生殼、谷殼等燻烘,更因是毛主席最愛的食物之一而揚名。
我們沒有把剩下的魚汁拌麵,只因大家留著肚子,欲嚐多幾歡菜式。
扣肉入口酥軟滑溜,脂肪層爽口而不膩,調味純厚,對於不好這道菜的我,也能嚐到其廚功的細膩。至於梅菜乾也來得清淡溫和,可見虎皮扣肉帶出湘菜另一種韻調。
豐盛鼎香的鑊氣於藕尖間流露,只簡單的以鹽調味,已令藕尖變得可口。
酸辣香的青椒是開胃的元素,青椒與黃油摻進油脂甚豐的魚肉,魚質滑溜中帶點扎實,口感出色,令大吃幾道菜式後的我,仍有著意猶未盡的感覺,以開胃命名是最貼切不過。
兩度與友人到訪「湖南軒」,一起嚐辣的滋味與樂趣,令我想起「孟子」的「梁惠王下篇」,因而讓我總結出「與少辣樂,與眾辣樂,孰樂?」及「不若與眾」的答案。
最初寫食評不就是純粹為分享嗎?!若不是前人的分享,我也許會錯過了不少已嚐的人間美味。所以本著初衷,緊緊守著自我的原則,其他已不再重要了,食評分享還是要做下去。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