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21-08-01
5464 views
自從「屯馬綫」終於成功開通「九龍城」之後,我差不多已經第四次乘搭「屯馬綫」列車,前往「九龍城」覓食,今次又不經不覺地直接從「宋皇臺站」長長的通道出口出來,再次尋找和光顧新開發「九龍城」食店。今次我從「宋皇臺站」位於「南角道」的出口出來,前行去到「九龍城」主要幹道「衙前圍道」,左轉入「南角道」左邊的街道「衙前塱道」,發現一間頗受食客歡迎的咖啡食店「大和堂咖啡店」。其實「大和堂咖啡店」食店之所以在「九龍城」橫空出世,主要是由一間「九龍城」頗有歷史的老字號中藥店「大和堂參茸藥行」,轉營變成暫時只在日間營業,主打西餐中吃的西式咖啡餐廳。不過「大和堂」作為一間老牌中式藥房,亦跟大部分香港老牌中藥店,都有一個非常相似的共通點,就是營業時間偏向比較早開門營業,以及早關門休息,轉營變成咖啡店之後,「大和堂」還是在下午六點就提早關門休息。我之前正正就是一時大意,忘記「大和堂」都是老字號藥房,不會無端端延長營業時間至到晚上,所以之前幾次來到「九龍城」,最後還是趕不及來到排隊光顧,「大和堂」就已經到了下午六時提早打烊休息。所以我刻意提早從「西貢」乘坐專綫小巴出發,到了「將軍澳」「坑口」轉乘港鐵,不斷轉車來到
今次我從「宋皇臺站」位於「南角道」的出口出來,前行去到「九龍城」主要幹道「衙前圍道」,左轉入「南角道」左邊的街道「衙前塱道」,發現一間頗受食客歡迎的咖啡食店「大和堂咖啡店」。
其實「大和堂咖啡店」食店之所以在「九龍城」橫空出世,主要是由一間「九龍城」頗有歷史的老字號中藥店「大和堂參茸藥行」,轉營變成暫時只在日間營業,主打西餐中吃的西式咖啡餐廳。
不過「大和堂」作為一間老牌中式藥房,亦跟大部分香港老牌中藥店,都有一個非常相似的共通點,就是營業時間偏向比較早開門營業,以及早關門休息,轉營變成咖啡店之後,「大和堂」還是在下午六點就提早關門休息。
我之前正正就是一時大意,忘記「大和堂」都是老字號藥房,不會無端端延長營業時間至到晚上,所以之前幾次來到「九龍城」,最後還是趕不及來到排隊光顧,「大和堂」就已經到了下午六時提早打烊休息。
所以我刻意提早從「西貢」乘坐專綫小巴出發,到了「將軍澳」「坑口」轉乘港鐵,不斷轉車來到「屯馬綫」,透過「屯馬綫」到達「九龍城」,馬上來到「衙前塱道」光顧「大和堂」,終於趕得及食店休息前光顧一次。
不過,或許現在的「大和堂咖啡店」,真的直接受惠於港鐵「屯馬綫」列車直接開通「九龍城」,所以有大量食客知道有「大和堂咖啡店」之後,慕名上門排隊光顧,令我需要排隊等候一段時間才能進入食店。
幸好食客在「大和堂咖啡店」店外排隊等候入座,還能夠先翻閱研究「大和堂咖啡店」的餐牌,先研究自己在「大和堂咖啡店」應該吃什麼才對,然後進入食店不久,就立刻需要到櫃檯付款購票點餐。
我首先點了「大和堂咖啡店」招牌咖啡混合紅茶「伯爵茶」甜味熱飲飲品「大和堂鮮奶咖啡」,跟著再點了招牌街頭小食炸雞食品「雞蛋仔與雞」,還有芝士煙肉肉碎焗法式薯條食品「我哋真係好鍾意薯條」。
「大和堂咖啡店」廚房最先製作完成的產品,是食店的招牌炸雞小食食品「雞蛋仔與雞」,顧名思義「雞蛋仔與雞」即是先製造港式小食「雞蛋仔」,然後製作無骨炸雞放在「雞蛋仔」旁邊之後,再淋上酸甜味道「西檸汁」。
當然,食客如果不喜歡「西檸汁」的味道太酸太甜,其實也可以選擇享用實際酸味感覺,沒有「西檸汁」那麼強勁的「薑汁糖漿」,作為「雞蛋仔與雞」實際製成品表面上的調味醬汁。
不過我最後還是比較喜歡酸味和甜味的「西檸汁」「雞蛋仔與雞」,所以最後還是選擇享用「西檸汁」版本的小食食品「雞蛋仔與雞」,食店亦最先製作完成「雞蛋仔與雞」,把製成品送到我的面前。
先講「雞蛋仔與雞」實際製成品的口感,「大和堂」製造的小食「雞蛋仔」,跟「無骨炸雞」雞肉實際口感感覺都很香脆,即使「雞蛋仔與雞」炸好端出來相隔一段時間,也沒有影響「雞蛋仔與雞」外層的口感感覺。
另一個令「大和堂」製造出來的「雞蛋仔與雞」實際製成品,整體觀感變得可觀的主要原因,其實是因為「大和堂」選擇了味道酸甜,令人有開胃感覺的「西檸汁」當醬汁,酸甜「西檸汁」令「雞蛋仔與雞」刺激食慾。
至於味道甜甜酸酸的「西檸汁」,令口感本來容易隨時間而變腍的小食「雞蛋仔」,「雞蛋仔」的實際香脆口感變得能夠維持一段長時間。即使「雞蛋仔」口感隨時間開始變腍,起碼還有酸甜「西檸汁」,仍可繼續食下去。
當我享用「大和堂」製造的招牌小食食品「雞蛋仔與雞」不久,「大和堂」侍應開始把餐廳的招牌飲品之一,新口味和享用方法咖啡飲品「大和堂鮮奶咖啡」也都被侍應送過來到檯上。
不過,我發現「大和堂」的侍應,在送上廚房新鮮製作完成「大和堂鮮奶咖啡」飲品的同時,偏偏沒有附上任何調味包裝砂糖,或者其他調味料例如「糖漿」。
我看着實際鮮奶拉花圖案看似很美觀的「大和堂鮮奶咖啡」,偏偏又不敢直接向侍應詢問,究竟享用「大和堂鮮奶咖啡」需不需要加入砂糖調味,於是我硬着頭皮直接攪拌和享用咖啡。
結果我發現原來「大和堂」廚房製造的「大和堂鮮奶咖啡」飲品,「大和堂鮮奶咖啡」實際製成品的味道已經有很濃厚的甜味,看似沒有再加入砂糖的需要。
$48
59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我以前的而且確認為傳統的熱「鮮奶咖啡」實際製成品味道裡面,一早已經有來自「鮮奶」的甜味,但是後來沒有加入砂糖後直接享用咖啡,發現沒有加入砂糖,只靠鮮奶調味的「鮮奶咖啡」實際味道根本不算甜。
反而「大和堂」廚房製造出來的「大和堂鮮奶咖啡」,最初感覺很像已經加入甜味「煉奶」「啡走」,不需要再加砂糖,已經可以喝到甜味。當然,我絕對相信「大和堂鮮奶咖啡」不像茶餐廳那麼加入煉奶,而是混合其他飲料調味。
我看過「大和堂」餐牌,有關「大和堂鮮奶咖啡」飲品的實際描述,原來「大香堂鮮奶咖啡」飲品實際上除了將新鮮「熱咖啡」加入「伯爵茶」之外,還另外加入甜味「蜜糖」作為調味料。
所以「蜜糖」裡面的濃縮甜味,成為「大和堂」廚房製造的「大和堂鮮奶咖啡」飲品即使不依靠砂糖調味,也能夠直接喝到濃郁甜味的主要原因。
$98
44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而且我還在猶豫,如果我之前剛剛食完甜味感覺十分濃縮的炸雞小食食品「雞蛋仔與雞」,之後還未完全漱口,就直接享用沒有砂糖調味的「大和堂鮮奶咖啡」,最後會否真正從「大和堂鮮奶咖啡」裡面喝到甜味。
結果「大和堂鮮奶咖啡」實際製成品裡面的濃縮「蜜糖」甜味,已經完全代替「大和堂」解答我對「大和堂鮮奶咖啡」飲品實際甜味來源的疑問。
至於「大和堂」廚房製造出來,被「大和堂」侍應安排到最後,才端着送過來的炸薯條小食食品「我哋真係好鍾意薯條」,原來還附有酸味「蕃茄醬」作為調味料,令薯條表面有限的「肉醬」甜鹹味變得沒有預期那麼重要。
或者可能因為「我哋真係好鍾意薯條」表面的「蕃茄肉醬」跟肉碎實際份量不多,偏偏炸法式薯條的實際份量又遠超「蕃茄肉醬」,到最後還是要依靠酸味「蕃茄醬」力挽狂瀾,當為薯條作最後調味吧。
$78
43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不過「大和堂」炸「法式薯條」的實際製成品口感,實在太容易變涼和變腍了,所以炸「法式薯條」醬汁份量不足,最後需要呼叫「蕃茄醬」醬汁救兵幫忙了。
至於「我哋真係好鍾意薯條」的芝士和蕃茄醬醬汁實際份量,根本就只夠享用一半份量炸薯條而已,即使灸熱芝士還能夠有拉絲效果,亦只是一時味覺口感效果而已,難以用來享用所以薯條,最後還是只靠酸味「蕃茄醬」幫忙。
相對醬汁份量不多的蕃茄肉醬炸薯條而言,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甜味和酸味感覺都比較全面的炸薯條小食食品「我哋真係她鍾意薯條」多一點,下次光顧「大和堂」,我會選擇「我哋真係好鍾意薯條」配「大和堂鮮奶咖啡」就足夠了。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