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08-12-25
86 views
九龍城貴為泰國菜之聖城,但近年有好些菜館的水準有點下降,亦有些小店一擴充,旋即失去昔日的風味.近月去仍覺得有驚喜的泰國菜館,就是"泰式燒王BBQ2".月前一周內光顧兩次晚飯,實屬少有.不過,兩次都抱著不同的原因前往.雖然原因大為不同,吃的東西,也是相若.上年曾經光顧過,對一些罕有的菜式,留下深刻印像,其中一道,是燒牛胸.牛胸燒到外層焦香,賣相有如臘肉,食落的質感很煙齦,牛胸內的脂肪,甘香非常.事後有朋友提及過這店的牛胸油,說近期去也遇不上,我兩次去也能夠吃到.真是有食神,吃,有是也要講緣份.我們吃生蝦刺身,道理同大多港人,吃日本料理必定吃三文魚一樣.兩者皆是本土人也不會去碰.尤其是生蝦刺身,根本是香港人創作出來的泰式前菜.吃了多年,小弟也視其為泰國菜之"鐵膽"了.我不吃三文魚,但愛吃生蝦刺身.始終是一名"港仔".而燒王的生蝦刺身,其用上的草蝦也算新鮮,點些特製醬汁吃,十分醒胃.如果個醬汁刺激一點就更好.另一道特別的菜式是生牛肉,泰式生牛肉,相信大多人聽都未聽過.做法是將生牛肉剁碎,再撈勻味苦帶辣的香料,加些洋荵等等便成,外貌原始粗獷,沒有歐陸的牛肉他他的美觀優雅.食味微苦帶辣,亦不失牛
近月去仍覺得有驚喜的泰國菜館,就是"泰式燒王BBQ2".月前一周內光顧兩次晚飯,實屬少有.不過,兩次都抱著不同的原因前往.
雖然原因大為不同,吃的東西,也是相若.上年曾經光顧過,對一些罕有的菜式,留下深刻印像,其中一道,是燒牛胸.牛胸燒到外層焦香,賣相有如臘肉,食落的質感很煙齦,牛胸內的脂肪,甘香非常.事後有朋友提及過這店的牛胸油,說近期去也遇不上,我兩次去也能夠吃到.真是有食神,吃,有是也要講緣份.
我們吃生蝦刺身,道理同大多港人,吃日本料理必定吃三文魚一樣.兩者皆是本土人也不會去碰.尤其是生蝦刺身,根本是香港人創作出來的泰式前菜.吃了多年,小弟也視其為泰國菜之"鐵膽"了.我不吃三文魚,但愛吃生蝦刺身.始終是一名"港仔".而燒王的生蝦刺身,其用上的草蝦也算新鮮,點些特製醬汁吃,十分醒胃.如果個醬汁刺激一點就更好.
另一道特別的菜式是生牛肉,泰式生牛肉,相信大多人聽都未聽過.做法是將生牛肉剁碎,再撈勻味苦帶辣的香料,加些洋荵等等便成,外貌原始粗獷,沒有歐陸的牛肉他他的美觀優雅.食味微苦帶辣,亦不失牛肉的鮮味.感覺強烈,始終,這道菜非用什麼安格斯牛,和牛.為免事後不適,保險起見,還是喝點烈酒來殺菌.獅菴又是必吃之作,上年前來,吃個不停.此店的獅菴,燙得剛剛好.如果太熟就失去本身的鮮味,帶一點血水入口,又爽又甜.不過此味又是非人人也受得起,身邊的開火兄,已是其中一位.吃不到又要吃的話,同吃牛肉一樣,事後又要喝點威士忌,或者伏特加.另外的獅菴菜式是獅菴沙律,在對比之下,還是白灼吃好一點.
兩次來也有吃泰式燒雞,味道幾香,雞皮頗為脆口,但雞肉就嫌有點點粗.吃泰式燒雞,或者是本身的香料味行頭,肉質就是其次.冬陰功酸辣味濃,令人開胃的一度.其他熱食方面如炒飯,不甚入味,而且沒有鑊氣.泰式炒蜆頗為不濟,蜆肉不夠新鮮之外,醬汁味道更淡出個鳥來.吃得多肉,為何不吃一碟菜?炒碟脆肉芥蘭,脆肉是炸過的豬腩肉,脆口鬆化,每條芥蘭也爽甜沒有渣,鐵版蠔仔蛋用料足,蠔仔蛋在熱騰騰鐵板上起舞,香氣撲鼻."沙沙"聲之下,蠔仔保持飽滿,吃落juicy鮮甜.
第二次是眾人與素素吃生日飯,除獅菴,生牛肉,燒雞之外,亦叫了個青木瓜沙律作開胃前菜.此店的青木瓜沙律辣度不夠,連我受得到.而且沒有下咸蟹仔,有點失色.肉鬆生菜包的肉鬆,不如我們上粵菜館吃的肉鬆,剁得幼細.無論口感同味道,也較為粗獷.香口的泰式拼盤,春卷同炸蝦餅,水準同外面的差不多.
除牛肉,牛胸之外,來個泰式雞仔蛋吧!現今很多人也不敢去領教,皆因賣相嚇人.鴨仔蛋有很多越南菜館吃到,說到去雞仔蛋,多年來,只在年前蔡瀾美食坊的"三元樓"吃過,這次再吃,也算是久別重逢.仍然不明白甚麼是雞仔蛋?其實是受精的雞蛋,但不似鴨仔蛋,個人覺得一隻隻雞仔蛋如腫瘤.難怪大多人未吃已經叫怕怕.我一向大無畏,當然不怕.雞仔蛋味道甘香,而且帶有點點的酒香,碗下面的汁,用來伴以泰北風味的糯米飯,相得益彰.男子漢吃多一點也不怕,此味也是"補身"之物也.
坊間很多泰菜館的泰式燒鯽魚,因為不是即燒,食味自然稍遜.燒王的燒魚是即燒,所以食落魚皮特別香脆,魚肉嫩滑,而且滲進香茅味的幽香.實在是很高水準.諗深一層,如果不是走精面,做得好一點,已經很出色.但這個簡單道理,不是太多人明白.
月前飯局當中,友人Mo大叫要去泰式燒王,不如就下個月找一晚,我拿定支威士忌出來送牛肉,獅菴,如何?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