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1-04-01
308 views
香港饕餮喜歡獵奇,尤好往偏遠地區尋找獨特口味。想吃南亞菜,我們一般會選擇尖沙咀重慶大廈的印度菜、佐敦印度會,皆因那裡的南亞人很多,吃其美食又吃其氣氛。識途老馬可能會想起元朗的尼泊爾、巴勒斯坦小店。想吃東南亞菜,當然會到九龍城區研究研究。沒想到在九龍市區商場,我們能遇上一所由印度人投資的南亞兼東南亞食市。晚上八時路經國際都會高商場,起初擔心人流太多難以尋食,原來這商場平日人流一般,大部分食市也不用輪候。遠望店面一片藍白,乍看以為賣地中海菜;走近一點,又見貼滿 “PIZZA SQUARE”的小旗——很好,香港生意人從來喜歡大堆頭搞啅頭,以為兼做美式快餐,見怪不怪;直到坐下來,才發現是泰印餐廳。全店除一位華人部長 / 經理以外,皆南亞或東南亞藉員工——終於明白為何大家也抱怨服務太慢,這可是香港人與南亞、東南亞人生活節奏不同的明顯特徵。平日見盡都是皮笑肉不笑的苦命本地伙計;這回遇上帶點慵懶的南亞人,在有點滑稽的印度流行曲MV下用餐,偶爾見他們聞歌起舞,反覺安然舒心。加上人流不多,挺適合聊天。泰菜點了常見的椰青海鮮炒飯、芒果糯米飯,印菜則點了印度烤餅(Naan,經發酵的類型)、天多尼雞(Tand
晚上八時路經國際都會高商場,起初擔心人流太多難以尋食,原來這商場平日人流一般,大部分食市也不用輪候。遠望店面一片藍白,乍看以為賣地中海菜;走近一點,又見貼滿 “PIZZA SQUARE”的小旗——很好,香港生意人從來喜歡大堆頭搞啅頭,以為兼做美式快餐,見怪不怪;直到坐下來,才發現是泰印餐廳。
全店除一位華人部長 / 經理以外,皆南亞或東南亞藉員工——終於明白為何大家也抱怨服務太慢,這可是香港人與南亞、東南亞人生活節奏不同的明顯特徵。平日見盡都是皮笑肉不笑的苦命本地伙計;這回遇上帶點慵懶的南亞人,在有點滑稽的印度流行曲MV下用餐,偶爾見他們聞歌起舞,反覺安然舒心。加上人流不多,挺適合聊天。
泰菜點了常見的椰青海鮮炒飯、芒果糯米飯,印菜則點了印度烤餅(Naan,經發酵的類型)、天多尼雞(Tandoori chicken,即北印度的酸乳酪烤雞),另點紅茶及甜乳酪(sweet lassi)。由於印菜比泰菜的水準為高,lassi甚至比元朗小店更濃郁,於是我們找侍應搭訕,得悉廚房一分為二,分別由泰國、印度廚師主理,而其中最暢銷的菜式,就是Tandoori chicken。
泰國菜孖印度菜,雖具創意,但略帶food fest效果,配搭不算成功。反正都是用英語或手指指點菜,如不想殺入重慶森林或印度會,而未能滿足於元朗小店只供應幾款食物的人,Spice8仍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如感到尷尬,大可請華人員工落單。By the way,建議大家還是點印度菜吧!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