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20-10-03
2310 views
執筆之時,剛剛在星期一吃了一頓公司慶生飯,我們中午叫的都是小菜,埋單時原來該餐廳是中午及晚飯時段完全不收加一,而且它服務非常好,稍後另文再分享。回歸生活小事一樁。承接前文,週日由澳門坐船回上環啦,到港大約 3:30pm,因為尚未食晏,就諗住在上環食啲嘢先。通常一般去稍為亮麗的餐廳坐底食飯,約定俗成要加一,靚一點的服務就再俾貼士,香港人都慣了吧,有人 serve 你,公道。放眼世界,各處鄉村各處例,日本不收加一;美、加的侍應就靠人客貼士打賞作主要收入,一般都是 +10% to +15% 左右吧,各有不同文化。呢間餐廳隨便找的,裝潢幾靚仔,主打食泰河、越南 phó。下午茶選擇就大包抄,大路選擇,西多士、撈丁啊甚麼的,東拉西扯一堆,都不貴,寫著「不設加一服務費」。店原是要㩒飛攞位排隊,卻已暫停使用:我走入去,同店員講:「唔該一位。」店員:「無㗎,呢度你要自己買飛揀嘢食,自己搵位座㗎。」我 (天然呆了一秒):「哦⋯⋯咁係咪要自己棒埋餐?」店員答:「係啊!」啫係門面係餐廳,實則係快餐店。咁觀乎全亮麗的餐廳都係得兩位服務員,一位在收銀,一位就是和我對話那位,人手甚凋零:叫了個 7號餐,承惠 HK$
通常一般去稍為亮麗的餐廳坐底食飯,約定俗成要加一,靚一點的服務就再俾貼士,香港人都慣了吧,有人 serve 你,公道。放眼世界,各處鄉村各處例,日本不收加一;美、加的侍應就靠人客貼士打賞作主要收入,一般都是 +10% to +15% 左右吧,各有不同文化。
店員:「無㗎,呢度你要自己買飛揀嘢食,自己搵位座㗎。」
我 (天然呆了一秒):「哦⋯⋯咁係咪要自己棒埋餐?」
店員答:「係啊!」
啫係門面係餐廳,實則係快餐店。咁觀乎全亮麗的餐廳都係得兩位服務員,一位在收銀,一位就是和我對話那位,人手甚凋零:
最後睇番張單,原來是某大餐飲集團旗下的餐廳。
誰又會有預知未來的水晶球?或許這已經是收費轉型 2.0 的年代 (當然會否因此而炒掉多餘的工作人員是另一個值得深思的課題)。不過在香港這個經濟嚴峻時間,一人做多一步,鼓勵消費,不論收唔收加一,能提高眾食客的自律感,習慣有首有尾,不會一味大安旨意指指點點等人服侍。換個角度來講,未嘗不是一個更貼地的通識教育,對嗎?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