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1-06-20
181 views
端午節暨阿姨的生日. 太太的一家人就選擇了於週日, 舉家來蓬瀛仙館遊覽及食一餐上乘的齋菜. 說起蓬瀛仙館, 是一個道教的寺院, 中國的道教, 正式來說也是推行食齋的. 因為道同佛既道念都是不殺生, 為己修行. 所以真正的道觀, 也是不食肉的. 雖然蓬瀛仙館交通方便, 就在火車站旁邊, 不過對上一次來, 已經是20多年前的事. 當年星雲法師來訪香港, 老媽在馬來西亞的表親隨行, 有緣的被邀請至蓬瀛仙館與大師一起共進午餐. 當年的味道只能從媽子的口中得知, 而且當年是由星雲法師的御用廚師製作的齋菜, 說真, 那次的經歷是特別的.今天, 我以遊客的再次來到了蓬瀛仙館, 位於山腰上的蓬瀛仙館, 多了不少便民的設施. 如升降機, 方便輛椅人士自行出入的斜道. 由火車站至山上的飯堂, 推著BB車, 推著老人家, 也不用費太多的勁.呢一類寺院飯堂, 大多都是白飯白粥任食. 而且價錢上是極之經濟同大眾化的. 我們一行剛好16人, 叫了兩個八人套餐. 兩圍齋菜上齊時, 先同阿姨說聲生日快樂. 我們, 就拼命的去食了.一上, 就上齊了套餐的所有餸菜, 我們打了飯, 打了粥, 就開始分發是日的湯羹. 百花粟
雖然蓬瀛仙館交通方便, 就在火車站旁邊, 不過對上一次來, 已經是20多年前的事. 當年星雲法師來訪香港, 老媽在馬來西亞的表親隨行, 有緣的被邀請至蓬瀛仙館與大師一起共進午餐. 當年的味道只能從媽子的口中得知, 而且當年是由星雲法師的御用廚師製作的齋菜, 說真, 那次的經歷是特別的.
今天, 我以遊客的再次來到了蓬瀛仙館, 位於山腰上的蓬瀛仙館, 多了不少便民的設施. 如升降機, 方便輛椅人士自行出入的斜道. 由火車站至山上的飯堂, 推著BB車, 推著老人家, 也不用費太多的勁.
呢一類寺院飯堂, 大多都是白飯白粥任食. 而且價錢上是極之經濟同大眾化的. 我們一行剛好16人, 叫了兩個八人套餐. 兩圍齋菜上齊時, 先同阿姨說聲生日快樂. 我們, 就拼命的去食了.
一上, 就上齊了套餐的所有餸菜, 我們打了飯, 打了粥, 就開始分發是日的湯羹. 百花粟米羹. 太太說, 最怕就是食呢一D槳粉羹. 而此羹, 的的確確是一個以槳粉為主的羹. 不過, 味道上是充滿粟米香的, 而且也不太粘口, 可以說是一個好味的槳粉羹, 略加胡椒的話, 也是不錯的.
蓬瀛會上素, 若要把此菜式正名, 應該叫做羅漢齋. 有生根, 冬菇, 草菇, 粟米芯, 菜心等等的. 清淡的天然素食材, 加上一個味美而淡淡的茨汁. 看清楚時, 帶有少少的"發菜". 香菇的香味, 粟米的甜味, 香甜鮮味在一碟. 真不錯.
春卷, 蘿蔔粒的餡. 炸得金黃香脆. 內裡的蘿蔔粒, 粒粒香甜. 雖然是油膩, 但真的不算油多. 脆卜卜, 味道香, 碎開的春卷皮當脆脆的撈進粥內, 風味更佳.
豉椒素田螺, 比較香口惹味的一個素菜. 而田螺也是用上比較多化學成份的茍蒻製成. 不過, 爽爽的, 也是可以. 用豉椒炒, 令到味道帶少少辣勁, 而且味道也不算太咸. 夠香夠辣, 味道好.
杏鮑菇扒時蔬, 原隻的大杏鮑菇切片, 也是加茨得味道的. 此菇, 食落非常之爽口, 咬落也有少許彈牙感覺. 而且食得出是極新鮮的菇類, 時菜, 就用上了小白菜. 因為另一菜用了菜心, 店方於此碟餸換一換菜底, 是一件精明的事.
鮮菇腐球扒蘭花, 新鮮的草菇, 腐球, 也就是齋鋪常見的素雞塊. 其實幾味素菜的味道都是差不多. 不過成份不一, 食出來的鮮味也不一. 只是茨汁一樣, 所以只是大同小異.
八人餐, 是夠食, 不過, 加多一個餸, 我們大伙兒也吃得下. 於是, 我們加了一個炸點, 就是一部份寺院飯堂都做得不錯的芋頭魚. 蓬瀛仙館的芋頭魚, 沒有魚形, 只是一塊香炸芋泥而已. 再加上一個咕嚕汁就成. 此芋頭泥, 炸出後非常之腍, 沒有牙的人是最開心的. 不過, 也是因為呢一個原因, 覺得佢既質地較為鬆散, density 唔夠. 而且, 用五柳汁會比咕嚕汁更加之香口. 未算最佳.
同美味的素菜大戰一輪後, 我們捧著飽飽的肚子, 開始遊園. 行入大殿, 看見道姑在念經. 香火鼎盛的蓬瀛仙館, 地方清雅、潔淨. 再者, 素菜有水準, 週末清幽一下, 又不想離市區太遠, 這兒比志蓮, 更加的大眾化.
問君, 不知何日會再來呢????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