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1-04-21
531 views
正所謂「每年一度,最緊要豪」(但係豪極都要有個譜...),吃牛一飯豈可馬虎?以往在香港吃鐵板燒,不是父母埋單,就是老闆請客,今次實在要紀念一下第一次自己掏錢吃鐵板燒呢!朋友給了三間選擇 - 松菱、和三昧及花盃,在沒有特別原因下,我們第一站選擇了花盃。哈,反正生日每年都有,以後機會多的是。甫進入餐廳,看到一大個「不准攝影」的標誌,實在對不起,別的餐廳我可以忍手不拍,吃鐵板燒是難得的體驗,只好犯規一次了。到座位時,已經見到師傅在努力當中,我倆見狀已垂涎三尺,無奈食物不是我們的,唯有以藝術的角度去欣賞師傅們的精湛手法,當作我們的「飯前節目」吧!只見到師傅將一隻新鮮大蝦,由原隻到最後分開為蝦頭和蝦球兩道菜,實在賞心悅目!另一位師傅已經在準備芽菜和炒飯,他們沒有賣弄花巧動作,例如「玩火」「拋廚具」,由生的材料到完成品,前後不需太多時間,原因可能是餐廳為了提升效率,一塊燒板並不只是招呼面前的客人,還要招呼散叫鐵板燒物的食客,所以師傅們要做到「快、靚、正」。「快」和「靚」我們都見識過,至於正不正,當然要試過才知道。拿起餐牌,我們都一臉茫然,始終我們都不是鐵板燒達人,而且什麼都想試,自然反應總是看看隔
朋友給了三間選擇 - 松菱、和三昧及花盃,在沒有特別原因下,我們第一站選擇了花盃。哈,反正生日每年都有,以後機會多的是。
甫進入餐廳,看到一大個「不准攝影」的標誌,實在對不起,別的餐廳我可以忍手不拍,吃鐵板燒是難得的體驗,只好犯規一次了。
拿起餐牌,我們都一臉茫然,始終我們都不是鐵板燒達人,而且什麼都想試,自然反應總是看看隔離食客究竟吃什麼,始終看實物比看餐牌上的文字來得實在吧!見到燒大蝦的實物,心裡已經盤算今晚一定要嚐到它。至於看到對面食客的燒龍蝦,賣相好像挺吸引,不過一直以來都認為如果要在大蝦和龍蝦兩者中擇其一的話,我們都會選擇大蝦的,因為龍蝦肉質較韌,稍一不慎,很容易出事,我們都不敢冒這個險。再看到師傅為旁邊的食客烹調一隻連殼有一塊臉大的鮑魚,我們眼裡充滿羨慕的眼光,本能反應將目光投向餐牌,看一看那一個套餐是內含鮑魚的。見到了,價錢尚可接受,不過問過侍應後,才得知套餐中的鮑魚屬小型的,好像旁邊食客點的鮑魚,起碼要再加上最少數百大元。本著「豪極都要有個譜」的原則下,唯有放棄這個念頭。幾經辛苦,終於拍板了。
最後以甜品香滑奶凍作結,奶味相當香濃。
其實吃鐵板燒最特別的是可以和師傅面對面交流,不過今次我們實在太投入交換禮物的環節中,甚少和師傅交流,想起都有點可惜,希望不久將來可以試試餘下兩間鐵板燒吧!今次實在是盡興而歸!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