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1-07-22
178 views
美麗華集團旗下的翠亨邨,做得一手耍家的順德菜,尤其是那道鍋貼牛奶更是令人津津樂道,知道原來公司附近也有一所翠亨邨,所以就在某一次與同事們的聚餐,想坐得舒服點,就訂了座來試一試。一大堆人要吃得快,就是點午市套餐好了,店家的商務套餐二百九十八元,可供四人享用,包括三款點心及兩款小菜加一款粉麵,我們十多人點了三個套餐,最惱人的是選小菜及粉麵,因為店家的選擇實在是太多了,而點心就幾乎可以試勻每一款在套餐內的項目。先來的是一碟油菜,也許真的不記得是另點,還是在餐之內,這碟白灼生菜份量不少,沒甚調味修飾,爽口嫩綠,不過淡口得來,都還是突顯不了菜味,這也難怪,要吃也鮮濃菜甜的菜,難!接下來是點心時間,先來的是晶瑩鮮蝦餃,皮夠薄而不會穿,夠濕潤帶彈性,裡面的蝦爽口又有蝦味,如果有點筍尖就錦上添花了,所以都可以用上一句皮薄餡靚來形容吧;鮮蝦豆苗餃的皮,就有別於剛才的蝦餃了,用了潮州粉果的皮,真的挺厚身,幸而夠濕潤又還有點彈性,餡料方面,當然是會味道較濃好一點,畢竟可以帶起回厚皮的呆滯感,可惜店家的餡豆苗下得太少,那個味道很不突出,而少少的蝦在厚厚的皮襯托之外,吃起來也布點失色了。本人喜歡的綿花雞,在此店
一大堆人要吃得快,就是點午市套餐好了,店家的商務套餐二百九十八元,可供四人享用,包括三款點心及兩款小菜加一款粉麵,我們十多人點了三個套餐,最惱人的是選小菜及粉麵,因為店家的選擇實在是太多了,而點心就幾乎可以試勻每一款在套餐內的項目。
本人喜歡的綿花雞,在此店的餐牌上,白紙黑字寫上是蟹柳綿花雞,雖然本人不喜蟹柳,也更不明白為何要硬套在綿花雞上,但店家至少是開宗明義的說明是會有蟹柳,不喜的可以不點,這一點本人什是欣賞,加上其實雖然個湯汁沒有了份冬菇香,不過也真的有一定的肉味,吸飽了這些肉汁的魚肚,試問味道又怎會不好呢?
接下來是一味濃味小菜,一大碟的豉椒田雞,吃起來真的相當之惹味,田雞肉厚而腍滑,紅青黃椒都很是爽口,雖然田雞的確是掛起了香濃的豉汁,不過這碟小菜明顯地太過濕,碟底全是水份,也難怪!田雞灼好了再炒,就很多時會有類似的問題,吃到尾就知出事。
翠亨沙薑雞相信足有至少四份一隻雞,幸運的我們,被分得完整的一隻雞脾,雞皮厚薄適中,雞皮顏色不太白,看來不是嘉美雞了,但實情是何種的雞本人就不知道了,畢竟雞也有足足百多種,總而言之,此雞的雞皮帶彈性,肉質結實而不韌,稍嫌是雞胸有點嚡,皮下脂肪不多,其實頗為好吃,不過如果主角之一的沙薑味,可以再重一點的就更棒了。
甜酸咕嚕肉吃起來當然是酸酸甜甜的,本人當然不會說了等於沒說,用上點菠蘿同炒,吃起來有點果香,加上洋蔥及青椒,吃起來更形開胃兼清新,而且甜酸汁夠掛身,汁不會多得如氾濫一樣,稠稠的堆得一碟也是,不過要彈的一點,就是店家炒之前所炸的排骨,吃起來有點乾硬,要不就是炸好了很久才去炒,或就是真的炸得太乾,肉咬開沒有肉汁,失去了一半的意義。
豉椒排骨炒麵是重口味人仕的至愛,麵底都是炸麵,炸得是過份的脆及乾,本人最期望的炒麵,最好其麵底有如潮州兩面黃,煎過脆中帶軟就最好了,但現實就是現實,幸而店家的豉椒汁真的夠多,足足浸軟了大部份的麵條,吃起來味道濃郁,配來入口鬆軟的排骨,爽口的洋蔥及青椒,可見店家放材料下鑊的時間恰到好處,如果豆豉香味重一點就更棒了。
雖則我們吃的都是午市套餐,也沒有機會吃翠亨邨的耍家菜,但是何解整個感覺,也是跟那回在尖沙咀分店的感覺大相徑庭,吃畢才翻查,這才得知原來美麗華集團旗下只有兩所翠亨邨,一所是尖沙咀的總店,而另一所是位於中環的分店,那我們光顧的這所是什麼來的?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