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3-07-28
3083 views
君怡閣已有好一段日子沒有來, 以前我也算是常客。其精選的金陵乳豬, 香茅汁牛脇骨, 白玉葡萄, 燉海中寶湯, 黃橋燒餅等都定時會來吃。但自從VIP咭再沒有效與樓面人員流轉了一部分之後, 我就沒有再去了。只是有一次朋友結婚前相約在此聚會而已。作為客人, 我之前對餐廳的處理及服務已經大失所望, 再加上食物質素也有下跌, 令我根本沒有再回這裡的打算。可是這次是由一幫朋友特意為我們這班游離人辦個眾會, 被邀支持參加, 所以便來到了這裡。第一味是川汁爆野菌帶子。川汁爆野菌, 其實川汁都只是一些微辣的茨汁。沒有川辣式的麻辣感覺, 只有些如泰式"是拉差"的味道。什菌經鑊爆香過, 水份流失, 彈性開始變硬, 但還是可以的。帶子綞輕輕炸過再煎, 外層有點薄薄的脆口感覺, 內在有彈性, 但味道只一般。根據餐牌, 這是個鮑魚汁扒海斑球, 而我印象中, 這個也是魚來的。相信是將海斑起球, 然後拉輕油令其成形, 上粉再炸, 之後淋上鮑魚汁。老實說, 鮑魚汁味道不明顯, 而我印象亦都模糊, 吸引力不足。炸漿粉是舊式酒樓的濕粉炸法, 外層形成一個如保護層般的脆殼。幸好, 這殼並不厚硬, 成形而脆口。不過跟魚球味道與
作為客人, 我之前對餐廳的處理及服務已經大失所望, 再加上食物質素也有下跌, 令我根本沒有再回這裡的打算。可是這次是由一幫朋友特意為我們這班游離人辦個眾會, 被邀支持參加, 所以便來到了這裡。
整體來說, 餐廳給我的感覺仍然只在中間水平, 與之對超水準而抵食的級數落差很大, 重回舊地, 仍未能令我改觀。而且值得多留意的還有菜單的編排, 幾乎絕大部分的菜式都是炸過的食物, 油膩也許沒有, 但多樣性嚴重不足。再者, 餐廳已一早知道這將是會與葡萄酒有關的飯局, 如現在還依舊認為炸物香口就是佐酒的話, 想法是沒有進步, 而且太過落後了, 希望餐廳繼續有更好的改進, 或許一段時間後重來, 可有更好的表現吧!!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