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07-06-10
12 views
2007年6月8日。3人一起試鍾菜。==> 環境:本來新店裝修得漂漂亮亮的。可惜1.Open Kitchen: 我們近廚房,廚房裏的爐灶“烘烘”聲、炒鑊氣聲、碗碟聲與餐樓客人的嘈雜聲好似交響樂咁,嘈足成晚。設計失敗。2.友人說餐椅太高,腳不著地,坐到腳痺。對,我的身高是1.67米,背貼椅背的話,腳底(平底鞋)與地板是有的。不能腳踏實地。不高的朋友,記住坐卡位為妙。3.我張對上冷氣口滴水,成晚D水滴落張度,我都算好隱耐力。但仍好不幸地,冷氣水都係滴落D菜湯同茶o度。==> 服務:最值得同情員工:餐廳經理1.我們叫了3個一樣的套餐,3個頭盤應該是叉燒,但第一個來的是濃湯翅,也只來了一位,員工解釋“沒錯,我們通常第一個是出翅的。”言猶在耳,傳菜捧來了兩份叉燒來!(又差一個!)自打嘴巴。2.有一張Order記錄紙放在我們上,按我們觀察,食物落後便畫掉該名,以資記錄。但問題是,員工仍如風車般輪流不停的向我們發問:“個翅未呀”,過一陣,第二個又問“o下!個翅重未呀??”好騷擾呀。陣間有人唔記得畫,佢又有人突然向住我叫:“個xx未呀”或“你食個叉燒未?”(喂,點解同個客講??)咁你何
==> 環境:本來新店裝修得漂漂亮亮的。可惜
1.Open Kitchen: 我們近廚房,廚房裏的爐灶“烘烘”聲、炒鑊氣聲、碗碟聲與餐樓客人的嘈雜聲好似交響樂咁,嘈足成晚。設計失敗。
2.友人說餐椅太高,腳不著地,坐到腳痺。對,我的身高是1.67米,背貼椅背的話,腳底(平底鞋)與地板是有的。不能腳踏實地。不高的朋友,記住坐卡位為妙。
3.我張對上冷氣口滴水,成晚D水滴落張度,我都算好隱耐力。但仍好不幸地,冷氣水都係滴落D菜湯同茶o度。
==> 服務:最值得同情員工:餐廳經理
1.我們叫了3個一樣的套餐,3個頭盤應該是叉燒,但第一個來的是濃湯翅,也只來了一位,員工解釋“沒錯,我們通常第一個是出翅的。”言猶在耳,傳菜捧來了兩份叉燒來!(又差一個!)自打嘴巴。
2.有一張Order記錄紙放在我們上,按我們觀察,食物落後便畫掉該名,以資記錄。但問題是,員工仍如風車般輪流不停的向我們發問:“個翅未呀”,過一陣,第二個又問“o下!個翅重未呀??”好騷擾呀。陣間有人唔記得畫,佢又有人突然向住我叫:“個xx未呀”或“你食個叉燒未?”(喂,點解同個客講??)咁你何必有畫Ordersystem呢。到底,員工之間的溝通怎麼了?員工與廚房的溝通又怎麼了?
3.每一度菜來時,是一個人一份的。當我們吃到鮑魚時,三個人中,我跟另一朋友還未吃完,上放了下一度菜。我們都沒什麼。但那些侍應竟把再下一度菜都堆在上,還留下那些膠蓋保溫(真是!)!另一半忍不住出聲了!經理馬上叫他們把菜收回。那些侍應真是以為中菜就一定是全都一起放上的嗎?好好train一下他們吧!
==>食物:好了,終於可以說食物了。
1.青提叉燒片:有三薄片,我三塊好肥,D油重有D “鯨”樣,吐出來比食落肚多。青瓜兩片是苦的。
2.竹笙濃湯翅:我的朋友的湯比叉燒還早來。不幸的是第一次來的,碗內的湯只有一半,更不幸的是,她拿起瓷羹發現羹內有翅,是其他人吃過的嗎???叫人拿去換,換來的是微暖的,她說像喝雞精水。我們吃完了叉燒後,湯才來,而且是很熱的,味道大不同吧,翅的份量也很多。
3.鮑魚扣玉掌:不知道為什麼鮑魚,通常向上的一面被反轉了,但餐牌的照片卻又不一樣的,賣相我不喜歡。鮑魚被我全隻放進口裏,咬了一口,挺有嚼勁,也很有鮑魚味,點知跟住D侍應咪呢個時候攪住o西囉,等我分心,唔能夠食真D味囉!個汁同鴨掌味道也不錯。
4.香草焗斑件,外層脆脆的,裏面的石班魚是滑滑的,香草汁就OK啦,整體很不俗。另一半不吃魚,換成法式焗蠔,(我覺得是炸蠔比較貼切)也很好味道呀。
5.田園泡菜苗:是小棠菜浸草菇。可愛的是(美化了?)賣相都不一樣,有湯多的,有番茄多的,也有番茄不一樣的。味道應該都是一樣吧,哈哈。
6.蛋白杏仁茶/ 蘋果金寶(apple crumble呀):杏仁茶OK,少了點。apple crumble可以少一點甜和不要做得太一“pat”咁。
7.飲品:叫了橙汁和西瓜汁。都是鮮榨的,也沒有溝糖水。
其實,這次的套餐是推廣價$198一位(半價),也免茶芥,免加一。以食物的質素來說是很抵啦,加上朋友的優惠卡,再減200元,真係好平喇。(但,正常餐牌的價錢真係好貴,個個都成100蚊)另外,他們還肯把魚換成蠔,真係好flexible,值得一讚。
此外,員工雖然拾下拾下,但始終態度還是OK的,是欠缺訓練的問題。至於其他嘛,希望酒樓方面想想法子改善一下吧。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