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07-12-29
30 views
有幾間老字號的日本料理,想試試她們的鐵板燒,銀座是其一,已很少翻炒同類型餐廳,對上來是年前坐靚靚海景壽司位歎個周末定食,是日來,剛巧又是周未。無訂位,幾個鐵板燒房中,被安排到近壽司吧的細房,裝潢屬於老派和式格局,嚴肅而骨緻。幾款選擇當中選定了海鮮套餐,包括大蝦、帶子、三文魚(?)及魷魚,加埋炒飯及麵豉湯,對食量不多的人來說已豐富。先來的沙律自然是想當然的番茄、粟米雜菜加少量以木魚水調過的醋汁,清爽開胃。年輕師傅捧著去了頭的大蝦來,抹抹鐵板檯下了大量油開爐,連打跟招呼的眼神或示意開始的姿勢亦欠奉。小師傅的做法是先處理難熟但不須太花心神處理的三文魚,及要花大量功夫的清理的大蝦,生梳的手勢去殼後叉起大蝦到跟前(胸口)位置挑腸,鐵板爐下是一堆切頭斷尾的蝦腸,慘不忍睹,最後步驟是以牛油、清酒、豉油汁調味,之後又下了不少胡椒及鹽。經麵包吸油後仍是油膩膩,下了大量調味卻提不起鮮味,當然最後只剩一舊富彈性質感的蝦身。本身對三文魚無甚好感,連刺身也不沾時,最近吃得最稱心的只有Olive的那味焗三文,此品外面乾巴巴,內裡如像吃刺身,非所熟意之物,棄之。帶子、魷魚烹調前,小師傅雙手拿著鐵板在爐上死命的推擦,
無訂位,幾個鐵板燒房中,被安排到近壽司吧的細房,裝潢屬於老派和式格局,嚴肅而骨緻。幾款選擇當中選定了海鮮套餐,包括大蝦、帶子、三文魚(?)及魷魚,加埋炒飯及麵豉湯,對食量不多的人來說已豐富。
先來的沙律自然是想當然的番茄、粟米雜菜加少量以木魚水調過的醋汁,清爽開胃。年輕師傅捧著去了頭的大蝦來,抹抹鐵板檯下了大量油開爐,連打跟招呼的眼神或示意開始的姿勢亦欠奉。
小師傅的做法是先處理難熟但不須太花心神處理的三文魚,及要花大量功夫的清理的大蝦,生梳的手勢去殼後叉起大蝦到跟前(胸口)位置挑腸,鐵板爐下是一堆切頭斷尾的蝦腸,慘不忍睹,最後步驟是以牛油、清酒、豉油汁調味,之後又下了不少胡椒及鹽。
經麵包吸油後仍是油膩膩,下了大量調味卻提不起鮮味,當然最後只剩一舊富彈性質感的蝦身。本身對三文魚無甚好感,連刺身也不沾時,最近吃得最稱心的只有Olive的那味焗三文,此品外面乾巴巴,內裡如像吃刺身,非所熟意之物,棄之。
帶子、魷魚烹調前,小師傅雙手拿著鐵板在爐上死命的推擦,刺耳聲不絕,再加上不期然又好自然的引人注目「擦板聲」,是平生最討厭的造作聲,有型乎?
說回帶子,在帶子殼上下了豉油、清酒做成汁,帶子煎得差不多時倒在上面,這味薄切的帶子只須輕加鹽提味已很好,不懂欣賞這作法,又是那個問題,汁太濃嗆過了鮮味。魷魚質地很靚,不玩花巧地煎出來,是惟一收貨之物。
小師傅又繼續自己開工,從無理會眼前食客的進度,未清理好三文魚時,已開始炒飯,蛋與飯未炒香時,生的蔥、菜在同一時間撈在一起,怎會夠香?油下得太多,濕膩膩,沒有飯香更不用談粒粒分明效果;吃了幾口炒飯,始見得著漬物及木魚湯,唉,漬蘿蔔不夠新鮮,味已走了很多,口感也是腍腍的,失望,湯是不錯,麵豉的鹹味與木魚鮮味絕不含糊,始終廚部仍是這裡強項。
至始已按不住要向經理反映問題,連番對不起後,打了9折,走前又見到這位小師傅站在眼前繼續表演,銀座的尺度原來如此。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