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2-05-31
215 views
話說在荃灣吃魚湯米線(見另文),又加菜又加茶都未吃飽(!);不打緊,在路德圍要掃街,選擇多的是。今天,選定了<豪大大雞排>。應該說,是<豪大>選了我。一走近,那混了九層塔(最近才知道,原來這香料的名字是要用台語讀出的)的油炸香(不喜歡的話便是油煙味),叫那台灣的回憶,像注射般直衝全身。(畢竟對於駐台北工作大半年、加上商務與渡假廿多次的我,那些年不乏美好的時光 ...)在台灣,夜市和美食路邊攤不少,在檔前天天出現人龍的卻不多,而<豪大>就是其中佼佼者。我和同伴捧場的,是劍潭站附近陽明戲院旁的那一檔;那兒年青消費者多,對這些煎炸食品自然趨之若鶩。到了現在這把年紀,實在承受不了掃街當飯吃(當地人如此過活的卻很多);而同伴看到這塊充滿油和脆粉(即是,充滿熱量)的雞排,更耍手擰頭,說吃不消了。把一件雞(上脾?傳脾去大骨?)弄得如此大塊,不外乎「揼」或「片」。若像其他食家所說的不用刀,那真的是「揼」得好甘了。但這一「揼」,可說徹底摧毀了雞排原本的肉質結構,原本的質感已大為改變(同伴懷疑有沒有用鬆肉粉;既是「秘方」,當然無法得知)。同時我看到,雞的胸骨聚在雞排的一邊,這使我納悶到底這「薄度」是否用刀
應該說,是<豪大>選了我。一走近,那混了九層塔(最近才知道,原來這香料的名字是要用台語讀出的)的油炸香(不喜歡的話便是油煙味),叫那台灣的回憶,像注射般直衝全身。(畢竟對於駐台北工作大半年、加上商務與渡假廿多次的我,那些年不乏美好的時光 ...)
好像很有意見,但我還會再光顧嗎?不單在台灣會,在香港也很可能會。有時,吃加上主觀感情,就是唔多精明的。當然,台北不掃街,美食還是星羅棋佈的(例如<三井>與<阿吉師> - 請參閱本人的開飯遊記)。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