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間餐廳叫Solemate,大概就是取其「獨特性」的意思,用自己方式去呈現多國美食。餐廳沒有固定餐牌,從開張至今約有兩年時間,餐牌都是每個月更新一次,甜品更是每個星期轉一次,但菜式幾乎沒有重複過。主理人及老闆陳啟華(Vito)表示:「餐牌上的選擇雖然不多,但這仍算是給予食客多一點另類的選擇吧。」
廚藝術‧史
Vito曾是米芝蓮餐廳大廚,擅長以慢煮方法烹調食物。然而,大廚之所以成為大廚,原來是因當年中五後,半推半就、誤打誤撞下入讀了中華廚藝學院,甚至,他是臨近畢業才真正愛上煮食!一係唔愛,一愛就愛到盡,Vito自此就把時間都奉獻給了廚房和美食。隨著入廚年資漸長,會做的菜譜自然多,功夫也自然更到家,不過卻因為懂的太多,就塞住了,不能融會貫通。直至到澳洲深造一年後,嘗試過、摸索過,就通了。煮食不再只是煮食,而是一個創作的過程。
老闆娘凌瓏菲(CC)則出身自飲食世家,自小已入廚煮食,加上家中每次買菜煮飯動輒也用上二、三千元,買的好、吃的好,她也就自己對吃有起要求來。不過她小時候「我的志願」卻非廚師,大學傳理系畢業的她,曾從事多份傳媒工作,包括報章專題記者、電台DJ等,只是,每份工作都做不過年半。到後來才轉行學廚,拜會名廚張錦祥(Ricky Cheung)為師,慢慢建立起自己的CC Style Fusion菜式。
真‧廚藝術
廚藝廚藝,入廚都是一種藝術。Vito和CC就完美演繹了這種藝術。藝術品通常都是經過長時間、花心思雕琢而成,經Vito手的美食也大都要經過兩日才煮起,不是因為他手腳慢,而是他的慢煮法確實需時這麼久。例如餐廳招牌菜「油封鴨脾」,首先就要用鹽醃製8小時,然後再煮12小時,到正式上菜前還要放在爐面上曬一曬!他解釋慢煮大概就是把食材醃好再放入真空袋內,再放入50至80度的熱水中煮熟。當然,按各種食材、食材的產地及其所屬的部分,慢煮時所需的溫度及時間也不同,需要經過多次試驗才能煮得好。慢煮既花時間,也花心神,但Vito卻有他的堅持:「慢煮可以做到營養控制,又可以保留到大部分食材嘅味道同質感。但係平時用高溫煮食,愈高溫就愈容易流失蛋白質,肉色又會變到偏啡。」
他的堅持,不止在慢煮,也在創作。創作不一定是從零到一,也可以是從一到二,而Vito就把他的菜譜不斷從一到二、從二到三……的創作,做好了味道,就改良配菜的配搭;做好了配菜,就研究上碟的擺設……再以招牌菜「油封鴨脾」為例,也經歷過不同階段的進化,從最初以薯仔作配菜,後來進化成有質感的如藜麥、甘筍、珍珠洋蔥等,然後又再按時令之不同而有所變化,他表示「創作是永遠進行式。」
藝術是集合生活中的各樣小元素,再用自己方式去呈現,審視每件藝術品,都可看到藝術家的性格。看CC做的菜,就會知道她如何愛吃,也如何重視吃。鍾情Fusion菜的她,會走訪不同的地方,參考別的風格以建立自己的一套。而她的Fusion菜,卻不是要改變原來的味道,反之,她會竭力保持原味,融合的只在觀感上、食材上的不同。就以泰國芒果糯米飯為例,除了用上傳統的椰汁外,她另外還特意搭配星印斑蘭汁及日本櫻花漬等,又例如中國菜式油炆鴨,她最初也像傳統那樣以冬菇作配料,後來慢慢就演變成把冬菇挑空了心,鴨肉去了骨,把鴨肉釀在冬菇內,這使菜式造型更美,也更易於進食,在傳統中與現代交織、平衡,希望讓下一代也會愛上中菜。
融合藝術
心水清的話,應該會看出他們的Fusion其實不止在於食物,連餐廳本身的位置已是一種融合。就如首段所述,這是一間座落在普通屋苑中的西餐廳。對此,他們解釋「有許多人不是吃不起貴價菜,反而是因為環境太formal,吃得不夠自在。」故就選址於這個街坊之地,希望能讓食客在舒服、自然的環境中享受食物、分享食物。說到分享,每年新年時,他們都製作齋菜,免費派給附近的長者,希望也能在佳節與街坊開心些牙。
文:Kar
相:Calvin Kwok
隨時接收最新資訊
讚好OpenRice專頁!
关键字
餐廳專訪
青衣
Solemate
Fusion菜
鴨脾
复制到剪贴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