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3-05-31
294 浏览
混血兒在我心中,大都是長得貌美、精靈、活潑,身邊友人們的混血子女也屬人見人愛、車見車載!在餐飲上,我會大膽地以 Fusion 菜形容為混血兒。兩個多月前,有另一個混血兒在上環誕生。果味野名字趣怪,步至大門口,抬頭就是一個大大餐牌,還有玻璃間隔的廚房。陳設有點像快餐店、也像茶餐廳。店員很熱情,立即向老公和我推介美食。櫥窗內掛著的雞隻是走地雞,用來烹調香油鹽水雞及招牌麻辣口水雞,看狀甚為吸引。門口還有一輛恰似街邊售賣咖喱魚蛋的車仔,車仔上多個食物格收藏了豬皮、魚蛋、牛柏葉、水魷鬚、牛丸等等,原來店方稱它為車仔燙,全日供應麻辣燙或柱候燙。早前香港被選為全球十大街頭美食城市之一,為人津津樂道的咖喱魚蛋榜上有名,店方此舉真有賣點。座位設於1樓,沿著樓梯直上。一室紅與白的配搭,光猛整潔。值得一提的是紅色的膠椅,塑膠彈性極強,椅背靠腰脊的位置向前傾的設計,剛好牢牢地把腰脊承托,連 "重量級" 的老公也倍感舒適。晚餐的餐牌盡是川菜的選擇,款式不算少。光是鍋物,已有八款之多,辣的有經典的水煮魚鍋、重慶泉水雞鍋;不辣的有蘿蔔豬骨鍋、酸菜魚鍋;而酸白蘿蔔鴨鍋和奇味雞煲則較為特別。除鍋物亦有麵食、涼菜及點心的
店員很熱情,立即向老公和我推介美食。櫥窗內掛著的雞隻是走地雞,用來烹調香油鹽水雞及招牌麻辣口水雞,看狀甚為吸引。
果然麻與辣均很輕微,老公也吃得輕鬆,不過牛柏葉與肥腸的質感不錯,不失爽脆與彈性。
魚鍋份量不少,幸好我倆沒多叫其他食物。
初次嘗試這種又名黑珍珠的水庫魚,魚皮漆黑發亮,魚肉比一般鯇魚鮮甜,軟滑中富有彈性。魚肉寬大、少骨,可大口進食。除了鱔魚外,很少淡水魚有如此特質。
魚肉的份量蠻多,吃得我倆很飽,無法嚐其他食物了。
果味野仿如三希樓與心齋的混血兒,素菜菜式的比例較輕,本以為嚐川菜的同時,也可一併嚐到素菜,可是晚市只提供川菜,不過也沒因而感到失望,事關果味野的川菜水準不錯,見店東特意從三希樓調來廚師,重視程度可見一斑,絕非濫竽充數。
這個三希樓與心齋的混血兒,雖不在於菜式上,但一食肆擁有兩個主題菜式,都能做到異曲同工之妙。光看這個混血兒擦出兩款菜式燦爛的火花,已叫人眼前一亮,我定於午市一再到訪果味野,讓我可一舉兩得!
题外话/补充资料:
午市由星期一至日,上午11時至下午2時半供應,售完即止。
川菜則由下午2時半開始。
6月份將營業時間延長至零晨時份。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