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93
46
等级3
82
1
习惯每次写网志或食评前都会上网找找一些背景资料,了解一下店子的历史或故事,这次无意间发现这中菜馆原来也上演过电视剧般的商标争夺战桥段,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下吧~根据资料,「凤城」其实是顺德大良镇的别称,而「凤城酒家」便是由顺德名厨冯满于1954年创办。当年冯师傅在铜锣湾伊荣街(富豪香港酒店的现址)开了第一间店,其后他的外甥兼徒弟 - 谭氏兄弟于1978年及1984 年分别在北角和太子开了分店,总店则于1988年结业。2002年谭氏兄弟的师弟赵海峰和何盛标离开北角凤城,带同数位北角旧店的师傅在上环自立门户,征得谭氏兄弟同意,仍以凤城为名。后来新光酒楼集团注册成立了「凤城酒家饮食集团」,更伙同上环凤城开了多间分店,令谭氏兄弟一度在报章刊登声明,澄清正宗凤城只有北角和太子两家,别无分店废话说完了,入正题吧~这两个月经常于太子出没,顺道跟恶人在这区觅食。早前先试了这间位于弥敦道的「凤城酒家」店子装潢保留著传统中式茶馆的风格,简单仆实,还有七十年代专为小朋友而设的木座椅,餐牌上印有凤凰图案本来想点几款点心,但看到这个《二人世界》套餐便点来试试先来一碟【乳猪拼生肠】,薄薄的皮烧得既香且脆,乳猪肉质嫩滑
更多
习惯每次写网志或食评前都会上网找找一些背景资料,了解一下店子的历史或故事,这次无意间发现这中菜馆原来也上演过电视剧般的商标争夺战桥段,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根据资料,「凤城」其实是顺德大良镇的别称,而「凤城酒家」便是由顺德名厨冯满于1954年创办。当年冯师傅在铜锣湾伊荣街(富豪香港酒店的现址)开了第一间店,其后他的外甥兼徒弟 - 谭氏兄弟于1978年及1984 年分别在北角和太子开了分店,总店则于1988年结业。2002年谭氏兄弟的师弟赵海峰和何盛标离开北角凤城,带同数位北角旧店的师傅在上环自立门户,征得谭氏兄弟同意,仍以凤城为名。后来新光酒楼集团注册成立了「凤城酒家饮食集团」,更伙同上环凤城开了多间分店,令谭氏兄弟一度在报章刊登声明,澄清正宗凤城只有北角和太子两家,别无分店
252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废话说完了,入正题吧~这两个月经常于太子出没,顺道跟恶人在这区觅食。早前先试了这间位于弥敦道的「凤城酒家」
284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店子装潢保留著传统中式茶馆的风格,简单仆实,还有七十年代专为小朋友而设的木座椅,餐牌上印有凤凰图案
1545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本来想点几款点心,但看到这个《二人世界》套餐便点来试试
4411 浏览
2 赞好
0 留言
先来一碟【乳猪拼生肠】,薄薄的皮烧得既香且脆,乳猪肉质嫩滑,没半点多余脂肪,一吃便停不了口!
下层的生肠是我吃过最好吃的,比我另一至爱 - 「肥X小食」的卤水生肠好吃数十倍!厚厚的生肠爽口弹牙,配上特制的卤水汁,入味但不会过咸,现在想起马上口水直流
234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不要以为我重post相片,这是另一碟,因为太好吃的关系,连续两星期也选择在这里午膳,吃著同一个套餐,哈哈!这张相片可看到垫底的花生,原以为浸在卤水内必定又淋又难吃,谁知粒粒均十分香脆可口,整碟都让我吃光光
168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再来是店子的另一道招牌菜【锅贴大明虾】,即所谓的虾多士。虾肉咸香弹牙,多士炸得干身不油腻,赞!
222 浏览
2 赞好
0 留言
这是【瑶柱冬茸羹】,味道不错,份量亦多,冬瓜丝刚好能消消刚才两道炸物的热气
97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家乡炒斑球】较为失望,斑球炒得太熟,硬而味淡,厨师也下得太多油,吃两三片已觉腻
98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中途有点心姨姨捧著一盘【焗西米布丁】,恶人马上要了一碗,馅料有西米、吉士及莲蓉,是一道传统甜品。我兴趣不大,但恶人说这充满了小时候的味道
107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最后还有两份糖水,足料又不会太甜,为这顿午餐划上完美句号
301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套餐连甜品再加一服务费,埋单HK$370


环境气氛: ★★★★☆

旧式茶楼格局,光顾的都是老茶客,没有豪华水晶灯,但多了一份亲切人情味

食物质素: ★★★★☆
除了那碟炒斑球,其他都是超水准,必吃乳猪拼生肠!

服务态度: ★★★★☆
服务殷勤亲切,待应们每隔大概十分钟便会走来添茶水,完全不用举手叫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张贴
评分
味道
环境
服务
卫生
抵食
用餐途径
堂食
人均消费
$185 (午餐)
推介美食
  • 乳猪拼生肠
  • 虾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