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33
11
等级4
2014-02-21 7715 浏览
老上海饭店是一间名副其实的「老」饭店,主打上海菜,装潢充满实而不华的上海质扑风味。据网上资料所讲,饭店历史源远悠长,前身为「老正兴饭店」,原址设于铜锣湾的启超道,1992年之后迁入现址至今。招牌菜有醉蟹、大闸蟹、清炒虾仁、红烧元蹄、炒缮糊等,菜谱之源更可追溯到清末民初,大有来头。先来餐前小食腌制萝卜和香炸花生,前者酸甜中带嚼劲,后者则香脆可口。一边呷茶,一边吃著前菜,蛮不错的享受﹗由于席上三位前辈不欲点菜,重大责任就落在C和小妹身上了。饭店某些菜单颇为昂贵,如五只蟹粉小笼包好像要索价$200,甚为吓人的。况且,正所谓「不时不食」。因此,我们有意识地跳过贵价的菜式,尽量按照友人吃得清淡的要求,要了以下数款食物。我而蛋狂﹗一只二十大元的水晶熏蛋是小妹此行的目标对象,岂能错过﹗剖开成两半的熏蛋晶莹剔透,雪白的蛋白内,荡漾著鲜黄而黏稠的流心蛋黄,煞是诱人﹗一试,烟熏味颇为浓郁,蛋白软腍香滑,亦吃到甘香的蛋味。吃罢,仍有烟熏味于齿颊间来回盘旋,久久不已﹗不过,小妹还是喜欢老饭店(另一间上海菜馆)的熏蛋多一些,喜欢其烟韧Q弹的蛋白,以及如胶似漆般黏稠的流心蛋黄。烤麸是以生面筋为原料,呈褐黄色,满布
更多
老上海饭店是一间名副其实的「老」饭店,主打上海菜,装潢充满实而不华的上海质扑风味。据网上资料所讲,饭店历史源远悠长,前身为「老正兴饭店」,原址设于铜锣湾的启超道,1992年之后迁入现址至今。招牌菜有醉蟹、大闸蟹、清炒虾仁、红烧元蹄、炒缮糊等,菜谱之源更可追溯到清末民初,大有来头。
108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先来餐前小食腌制萝卜香炸花生,前者酸甜中带嚼劲,后者则香脆可口。一边呷茶,一边吃著前菜,蛮不错的享受﹗
80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由于席上三位前辈不欲点菜,重大责任就落在C和小妹身上了。饭店某些菜单颇为昂贵,如五只蟹粉小笼包好像要索价$200,甚为吓人的。
况且,正所谓「不时不食」。因此,我们有意识地跳过贵价的菜式,尽量按照友人吃得清淡的要求,要了以下数款食物。

我而蛋狂﹗一只二十大元的水晶熏蛋是小妹此行的目标对象,岂能错过﹗剖开成两半的熏蛋晶莹剔透,雪白的蛋白内,荡漾著鲜黄而黏稠的流心蛋黄,煞是诱人﹗一试,烟熏味颇为浓郁,蛋白软腍香滑,亦吃到甘香的蛋味。吃罢,仍有烟熏味于齿颊间来回盘旋,久久不已﹗不过,小妹还是喜欢老饭店(另一间上海菜馆)的熏蛋多一些,喜欢其烟韧Q弹的蛋白,以及如胶似漆般黏稠的流心蛋黄。
81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88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烤麸是以生面筋为原料,呈褐黄色,满布海绵状的气孔,多撕成小块后用作红烧或炆煮,以便吸尽汤汁。饭店的烤麸伴以冬菇同炆煮,带冬菇香味,味道则甜甜的,口感松软有弹性且具咬口,颇为好味。不过,卖相则稍为逊色,不甚吸引。若加入少量红萝卜片及葱粒点缀,点红点绿,色彩一定大大提升也。
67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饭店十七大元一件的银丝卷极为抵食,我们决定蒸炸银丝卷各要一件。犹记得美利坚京菜同等份量,竟索价七十大元,极为昂贵﹗
78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饭店的银丝卷新鲜即造,松软好味富弹性,即使是炸了,也毫无油腻之感﹗个个吃完均赞口不绝,水准上乘﹗
81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诚然,饭店的包类制品甚为出色﹗银丝卷如此,一客五件的生煎包亦然。生煎包甫上枱,香喷喷的,但白晢的包上闪著点点的油光。油份之多,可见一斑了。
81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一咬,软熟而丰腴无穷也﹗包子热情如火,彷如一只脱疆的野马般向候咙深处狂奔。松软包子里的肉馅肥多廋少,蕴藏著丰盈而鲜美的肉汁,咬下如棉花般轻盈可口。无疑,生煎包是极为肥腻之物 - 内外皆是肥油也。不过,吃得是福。偶一为之,未尝不可也﹗
84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没有了蟹粉小笼包,就要了较经济实惠的鲜肉小笼包。一笼五个,恰好一人一个。小笼包皮薄而柔软,肉馅鲜香富有肉汁。惜小妹笨手笨脚,弄破了皮包,白白糟塌了汤汁,可惜也。
98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干煸豆苗看似清淡,实质也偏油腻的。饭店的鲜绿豆苗加了蒜片同炒,口感鲜嫩香滑,香味四溢,但入口可感油份也不少。
73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侍应一手端著盛有炸得金黄色的锅巴大碗,另一手则端著一大碗热汤,原来是杂锦锅巴出场了﹗正宗的吃法应该是把热汤倒入放锅巴的大碗中,在噼噼啪啪的油爆声中,浸著汤汁同吃的。然而,我们喜欢一边咬著松脆、带焦味的锅巴,一边喝著用料甚为丰富的汤汁。汤料分别有鸡肉、虾粒、猪肚、花胶、冬菇和青豆等,煮得稠密而鲜甜,配合锅巴同吃,风味独特。
72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张贴
评分
味道
环境
服务
卫生
抵食
用餐日期
2014-02-20
用餐途径
堂食
人均消费
$117 (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