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1-03-28
131 浏览
已是第二次,来到这间由艇家年代开始炒蟹,到今天已经成为中港台名人喜爱的"避风塘兴记",是晚前来目的,是与来自台北的小V接风.她是我很欣赏的Blogger,早已阅读她在台湾的吃喝玩乐文章,流畅平实而不做作的文笔,拍得很美的相片,是令人有看罢即想动身到台湾之冲动,因她私下与友人西打兄相熟,托西打兄之福,我们终于有机会相聚,心情非常兴奋,同场的饭脚尚有西打的朋友,天生丽质的JT,与她的朋友.一行六人,来到品尝驰名的避风塘辣蟹.不知道他们的规矩,如果订了台,但人未到齐的话,店员是不会安排座位的.但我们先到的四人,其余两位也会在短时间到步,到最后还可以就座.墙上的全是到访过的名人签名.不如大家又先行估估墙上的签名是谁.小弟在四年前来过,点菜之重任落在我身上,询问过大家嗜辣的程度,有什么不吃,再看看每人的价钱预算,大慨已经想到吃些什么.点好菜之后,店员突然拿一碟韭菜花来,问我们要不要?很像酒楼早市的点心亚桑,拿著来推销一样,原来是店方落单之误,客人没有点而剩出来,得知在其后的六小福没有此味,既来之则安之,反正我喜欢韭菜花.韭菜花本身的味道已经很甜味,入口爽脆鲜嫩,烫过之后淋些酱油,将韭菜花的味道进
不知道他们的规矩,如果订了台,但人未到齐的话,店员是不会安排座位的.但我们先到的四人,其余两位也会在短时间到步,到最后还可以就座.墙上的全是到访过的名人签名.不如大家又先行估估墙上的签名是谁.
猪利做得软熟可口,没有牙力也能予取予携.鱿鱼同样地充满鲜味,入口爽脆.粉肠是此拼盘中最大之亮点,如果处理不好,粉肠会有一阵怪味,兴记的粉肠,内壁保留著粉肠最重要的"粉",吃落甘香油润,只有鲜味,全没有任何怪味,伴碟的酱油锦上添花,当大家吃著这味很棒的粉肠,什么胆固醇之险也一早置身事外.中间的猪肚,同样地带有鲜味,入口爽脆,面头的菜心碧绿鲜甜.以这个价钱能吃到此六小福,是我辈食客之福.
油盐水大蚬也是吃避风塘菜式之"铁胆",呈奶白色,像猪骨/鱼汤的油盐水,先尝一口,虽不及西贡的"六福"甜美,兴记的胡椒味颇重,味道浓郁亦鲜甜,假若想吃得刺激一点,此油盐水或是阁下心水之选.此道菜用上的大蚬,肉质饱满鲜嫩,当然如果用上的是花甲公,这道菜便来得更完美.
另一味是古法避风塘炒蟹,亦是比较"古早味",用上豆豉酱来炒,感觉与金沙蟹相反,古法的一味是比较湿润,豆豉酱浓香惹味,是截然不同的态度,但唯一一个共同点,就是一样地好吃.
话须如此,来得兴记,绝对不能错过其鸭髀汤河,友人W一说到兴记,为了鸭髀汤河,乐于一年来两次.可想而知其摄人之魅力.鸭腿切件浸在汤河内,待时间将鸭汁与汤底之磨合.鸭髀质素固然佳,但志不在此,鸭汁的甘香油脂与鲜香的汤底,两者浑然天成,味道更加浓郁但不混浊,层次感极强.河粉不知是否切过,比平常吃到的更加幼细,更加滑溜,索尽汤汁精华,顿成为天下美味.本来差不多叫停的我,还不是拿著汤碗,豪气干云一吃而尽.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