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7
0
等级4
2012-06-07 759 浏览
这个星期六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送了太太出旺角之后,为了寻找隐世的味道而再次来到了茶果岭。而今次,就深入茶果岭村,拜访充满怀旧气息的小小食肆。心目中是比较显眼的开记,但当我到了茶果岭,在三家食肆外比一比,发现荣华的古典味比较重,喜欢旧世界的我,就以这一店为我既茶果岭村之旅,揭开一个序幕。昔日的茶果岭,是九龙区的其中一个尽头,小时候来过,茶果岭道的尽头,就是茶果岭村,可是当时太小,对当年非常繁华的茶果岭村的印象已经没有,只是记得在村口等小巴时,我们一家三口不停的在熟食小贩档食鱼蛋同食碗仔翅。茶果岭大街,满是人,满是小士多,满是食肆......在冰室内,坐了几个老村民,当中也包括了老板两位老人家。店子老,人客老,我这一个揸住傻瓜相机的一个游人旅客,顿时变成了此店的一个特别人物。古旧的店,一看就知道是从开张至今都没有正式的翻新过。外面的汽水柜,更是古董的冰水浸汽水罐的那一种形号。店内的地版,牌坊,风扇,光管,台凳等的一切,是值得G.O.D. 公司来考察一下的。 古老的台凳,奶茶到了时才发现,古旧残旧的卡位,台面是不平的,也显示了这儿的老,这儿的日久不修,这儿的
更多
这个星期六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送了太太出旺角之后,为了寻找隐世的味道而再次来到了茶果岭。而今次,就深入茶果岭村,拜访充满怀旧气息的小小食肆。

心目中是比较显眼的开记,但当我到了茶果岭,在三家食肆外比一比,发现荣华的古典味比较重,喜欢旧世界的我,就以这一店为我既茶果岭村之旅,揭开一个序幕。

昔日的茶果岭,是九龙区的其中一个尽头,小时候来过,茶果岭道的尽头,就是茶果岭村,可是当时太小,对当年非常繁华的茶果岭村的印象已经没有,只是记得在村口等小巴时,我们一家三口不停的在熟食小贩档食鱼蛋同食碗仔翅。茶果岭大街,满是人,满是小士多,满是食肆......

在冰室内,坐了几个老村民,当中也包括了老板两位老人家。店子老,人客老,我这一个揸住傻瓜相机的一个游人旅客,顿时变成了此店的一个特别人物。

古旧的店,一看就知道是从开张至今都没有正式的翻新过。外面的汽水柜,更是古董的冰水浸汽水罐的那一种形号。店内的地版,牌坊,风扇,光管,台凳等的一切,是值得G.O.D. 公司来考察一下的。
79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古老的台凳,奶茶到了时才发现,古旧残旧的卡位,台面是不平的,也显示了这儿的老,这儿的日久不修,这儿的当年情怀。而奶茶,是用上了黑白淡奶冲的靓茶,热力十足,入口浓而且香滑,是名符其实的老店水准。
49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早餐食什么,看了墙上的白版多篇,都是公仔面比较好食。老店没有什么标奇立异的食品,售卖的,完全是传统到不传统的茶餐厅/冰室食品。而是日的公仔面,就简单地来一个肠仔加煎蛋。小街老店,老街坊,新游客,简单早餐,已经足够了。肠仔,是煎香过才放上面的,而且汤底不是平常无味的光身面,而是有味道的,等同出前一丁味道的汤底,太阳蛋,也份外的香口。
68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本来都是准备吃完拍拍屁股走的,可是外而下起大雨来,不得不在此古老小店坐多一会。听一听村内的老人家在细说今昔。以前的茶果岭,住的是附近的鱼民,当年的村内,有茶楼有餐厅士多。黄、赌、毒,嫖赌饮吹的暗地方多的是,村子表面上虽然朴素,但原来是一个龙蛇混集的地方。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因为下著雨,我也同旁边的老粗老人谈起来,问问当年的一切,茶果岭的兴衰,他们想当年的威水史........

食物,不错;服务,不拘;人情味,满分。若不是太大雨,我也许会在该村留多一会儿,可能会试埋对面的开记或旁边的茂发。不过,一行出荣华门口,茶果岭大街如老人所说的开始水浸......那我只好驹车去别的地方去.....本来的目的地是牛池湾,但被一辆货车挡了路口,而且雨实在是太大了,最后决定折返回家。

茶果岭,牛池湾,鲤鱼门,衙前围.......九龙市区仲有几多这类型的乡村呢.....唔...也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张贴
评分
味道
环境
服务
卫生
抵食
用餐途径
堂食
人均消费
$22 (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