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4-06-17
883 浏览
用感叹号开题,事因我回顾这个开饭经历,真的有些感叹。正确点说,是心中仍然有气。 不久前,同伴的同事告诉她,有一家冰室仿傚北海道牧场(而后者本身也是模仿的)。听了不禁问:学到的是外表还是品质?在西营盘碰过有人以传统茶记的招牌混饭吃 (姑隐其名,但search我的食评就会知道是哪家)后,对这种举动已有了戒心,不过既然今天路过,也试试看吧。整个餐牌,以常餐最有同业的影子,但价钱比对手便宜三块(比华星)至七块(比牧场)不等。而套餐内容,比他店显然更具弹性:多士基本上味道任配,而粉面选择也较多。 是「龙」是「蛇」,试常餐便最清楚。一照抵万言,大家一看便知。一打开多士「验货」,我瞪了眼。 未溶的孖芝莲(多士若热,便不会有这种卖相),花生酱与牛油一样料搽一块多士,像贴错门神。 水准低下的茶餐厅出品。至于「炒蛋」,一层lukewarm的蛋皮,夹杂一层蛋汁,显然是为了让人觉得「嫩滑」的烹调处理,不像是炒的。入口,差点起鸡皮疙瘩:你能想像温的蛋汁,送到咀里的口感是怎样的吗? 多士和蛋的另一个处理。这回,我简直傻了眼! 看见牛油上的刀痕吗?与旁边的煎蛋一比,你便能看出块多士有几「奀猪」。说到蛋
不久前,同伴的同事告诉她,有一家冰室仿傚北海道牧场(而后者本身也是模仿的)。听了不禁问:学到的是外表还是品质?在西营盘碰过有人以传统茶记的招牌混饭吃 (姑隐其名,但search我的食评就会知道是哪家)后,对这种举动已有了戒心,不过既然今天路过,也试试看吧。
结帐时,我到处张望,其他的出品能在视觉上诱惑人吗?这要求其实是不公平的,毕竟已fed up的心情不易再提起劲儿。如今我很清楚,能交出稳健水准、不会叫人失望,一直扣著我心弦的,是筲箕湾的<华星>。 模仿者和The Thing,果然不能同日而语!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