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05-10-04
17 浏览
(这是九月的事……一直忙著,没有上传,不好意思)去年错过了黄油蟹,今年突然想起,便赶著在季尾一试。我们一行五人,在四人餐不够、六人餐太多的情况下,我们点了四人餐,另加黄油蟹一只和每人一客蟹粉小笼包(四人餐是没有蟹粉小笼包的)。我们点菜时是晚上八时,但部长说小的黄油蟹没有了,另加的一只最少也要十両;不过个人觉得跟其他大小没差很远呢(还是其他的也是十両呢?)!我们的一桌刚好对著造小笼包的摊,一大盘的蟹粉在面前,很吸引呢!而首先上的就是蟹粉小笼包--体积比平时吃的小笼包要大一点点,但当然没广告般又大又圆;汤汁很多,一口咬下去,尽是蟹的精华,赞!原以为会混点猪肉的,但似乎没有,怎样吃都是蟹。虽然每人只有一颗,但少吃多滋味,一个就让人很满足了。当大家还在回味那小笼包的滋味时,主角黄油蟹便上场了!黄油蟹是白灼的(虽然她们说是状元红蒸黄油蟹,但吃不出酒味来),每人半只,已切开两边上桌,所以看到的都是橙黄的羔。那蟹羔之多,是把蟹肉都盖著了!吃下去,不像大闸蟹那样软绵绵的,反倒像咸蛋黄,带点甘香,却不油腻。不过教人吃得最「过瘾」的是,那蟹羔之多,是让人可以像拆蟹粉那样,把羔和肉一拼搯出,一口吃下!没尝过
去年错过了黄油蟹,今年突然想起,便赶著在季尾一试。
我们一行五人,在四人餐不够、六人餐太多的情况下,我们点了四人餐,另加黄油蟹一只和每人一客蟹粉小笼包(四人餐是没有蟹粉小笼包的)。
我们点菜时是晚上八时,但部长说小的黄油蟹没有了,另加的一只最少也要十両;不过个人觉得跟其他大小没差很远呢(还是其他的也是十両呢?)!
我们的一桌刚好对著造小笼包的摊,一大盘的蟹粉在面前,很吸引呢!而首先上的就是蟹粉小笼包--体积比平时吃的小笼包要大一点点,但当然没广告般又大又圆;汤汁很多,一口咬下去,尽是蟹的精华,赞!原以为会混点猪肉的,但似乎没有,怎样吃都是蟹。虽然每人只有一颗,但少吃多滋味,一个就让人很满足了。
当大家还在回味那小笼包的滋味时,主角黄油蟹便上场了!黄油蟹是白灼的(虽然她们说是状元红蒸黄油蟹,但吃不出酒味来),每人半只,已切开两边上桌,所以看到的都是橙黄的羔。那蟹羔之多,是把蟹肉都盖著了!吃下去,不像大闸蟹那样软绵绵的,反倒像咸蛋黄,带点甘香,却不油腻。不过教人吃得最「过瘾」的是,那蟹羔之多,是让人可以像拆蟹粉那样,把羔和肉一拼搯出,一口吃下!没尝过的,总得尝尝。
接著是沙窝鸡煲翅。这个汤淆了很久,所有材料的精华都融于汤中,鸡骨都被煮透,可一拼吃下。
然后是XO酱爆带子。XO酱不辣、不油腻,但却很惹味;带子很新鲜、很大颗,夹著翠玉瓜片同吃,食味更丰。
紧接的是荷香蒸法国鲽鱼。鲽鱼是我们常吃的「左口」、「鞑沙」一类,但呈圆型,肉很实、紧紧的黏著鱼骨。这鲽鱼满大的,很新鲜,不错。
南非鲍脯花胶筒跟黄油蟹粥同上。花胶筒鲍鱼造出水准,只略嫌鲍片不够多和大。蟹黄粥鲜甜、不腥、不油腻;加入了菜普碎,更突显了蟹的鲜甜。
到了此时,大家都已很满足了,甜品随即奉上--是六小件西饼。想不到呢!一家中菜馆的西饼,水准比很多咖啡室造的还要高!
套餐包括的花雕亦是有水准的货式。
除了满意这里食物的水准外,服务亦值得一赞。虽然我们点的是四人餐,但一些每位上的菜式(如翅),他们都会多给我们一份。有时候,细心又不计较的服务,往往能留住客人的心。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