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6-06-23
990 浏览
80年代初,香港极少日本料理,那些极少数的日本菜餐厅也是非常高级的餐厅。那些年尚在求学阶段的笔者,简直是可望而不可及。再后一些时间,大概是1990年左右吧,某回转寿司被引入香港,并越开越多分店。随后,陆续有其他日本连锁店以直资或专营权形式加入战团;全部以大众化价钱供应寿司,香港人多了接触机会,开始接受寿司及刺身。说来有点惭愧,当年的笔者对正统江户前寿司完全没有认识,第一次接触的也只是回转寿司中的鱿鱼、八爪鱼,因为较易入口。到了大概2000年左右吧,香港人对寿司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上生活水平提高,市面开始出现一些由日籍寿司师傅开设的高级鮨店。自从一次日本之旅,笔者接触了其他种类的刺身,才感叹刺身的美味,简直可以说是开了窍,开始到处品尝本地鮨店。近年,越来越多本地师傅主理的鮨店出现,部份质素与历史较长、日籍师傅主理的鮨店不相伯仲。午饭要吃寿司定食,一向钟情铜锣湾区的鮨店,因为数量多、又集中在几栋大厦内,即使没有订枱,去到某店发现已经满座,也可以到楼上楼下碰碰运气。笔者只是一个为口奔驰的打工仔,平时绝少花费在高级日本料理食晚饭,偶一为之,当然要拣间好吃、最好还要有靓景的。由于铜锣湾的鮨店没有景
午饭要吃寿司定食,一向钟情铜锣湾区的鮨店,因为数量多、又集中在几栋大厦内,即使没有订枱,去到某店发现已经满座,也可以到楼上楼下碰碰运气。笔者只是一个为口奔驰的打工仔,平时绝少花费在高级日本料理食晚饭,偶一为之,当然要拣间好吃、最好还要有靓景的。由于铜锣湾的鮨店没有景观,而在香港要吃正宗高级寿司,铜锣湾区以外,就要数到尖沙咀了;若再加上要有景观,应该就只有【鮨真】可以满足要求。 由于大厦外型长长窄窄,为了尽量善用空间,餐厅分成两个区域。其中一边为一个小小的餐枱区,望向无遮挡的港岛中上环一带海景,并设有趟门以划分成为一个私人包厢。 另一边为 寿司吧,可以远眺中环湾仔一带。寿司吧台的设计采用了日本银座高级鮨店的传统风格,并没有设置任何展示各类刺身的冻柜,而是将所有刺身先放在木盒内,然后再将整个木盒放在雪柜。寿司吧台的整体布置更为简洁、空间也变得更为宽;师传也有更多空间可以在客人面前展示准备各道寿司及刺身的技巧及刀功,这也是品尝厨师发办(お任せ)一定要坐在寿司吧台的一个重要原因。 寿司吧有八个座位左右,共有三位寿司师傅,另外有两位熟食厨师;全部都是出身自寿司名店【见城】的香港师傅。当晚到达餐厅的时间约为晚上六时半,晚饭时段刚刚开始,师傅正在准备食材,其中一位正在手磨新鲜山葵,寿司吧台又放了一只全熟的日本毛蟹。 晚市除了餐牌散点之外,共有两款 厨师发板《菊》($1,180)及《樱》($1,380);餐厅正值三周年纪念,多了一款《三周年割引》套餐($680)。优惠套餐价钱确实吸引,又不想两个人都食同一款,《樱》贵一点,却多三款和食。决定选择《樱》及这个《三周年割引》。 《三周年割引》套餐共有五款前菜:萤光鱿鱼、味噌青瓜、素面、白粟米及水云。素面、白粟米及水云分别用独立的小器皿以冰镇形式呈上,贯彻高级日本料理的精致形象。冰凉的烹调方法又相当适合夏季的炎热天气,体现了日本料理不时不食的严格取材及著重季节变化的烹调技巧。
9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7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6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8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6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6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5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8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6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9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25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9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9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既然是厨师发办,所选用的刺身每天都不同,须要看看当天有什么上佳的货源。《樱》的七款刺身为左口薄切、油甘鱼、香鱼、针鱼、鲛鱼、响螺及大とろ。左口薄切一般都是配酸汁,今次却有点新意思。师传在我们面前放低一块薄身喜玛拉雅山岩盐板,上面已经洒上了一抹青柚子皮茸,岩盐板旁边又有几条日本长葱。
10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8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13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10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8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34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12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8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9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6 浏览
1 赞好
0 留言
12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9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7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6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8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10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8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7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16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4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