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
34
34
等级1
1
0
用左openrice咁耐从来无开户 但要为左力数此店不是而开立!其实要力数也有限 因为下单不久已动身离开 食物方面无从评价 更不予评论~三月初的一个星期日一点多与老妈食午饭 甫到店内老板娘得知只得两位 便指示我们坐于卡座的同一边 即使当时全店少于一半食客 当中有四张十人圆桌只得一位客人 另外还剩远处一张没人的卡座。本打算待再有客人入座才坐回同一边 然而老板娘死命坚持要我们按她原来指示 我本著以食为先 就不跟她计较。开始点菜 假日没有套餐 只有单点已有点无奈 本来下单一个炒年糕及一个客饭 老板娘称星期日无经济客饭供应 但明明餐牌有两版客饭菜单 只有一版写明假日除外 但老板娘坚持没有 心想其实只系想食客饭吧 并非贪其是否经济啰 于是又少了一个选择 心中已暗生离场之意 唯有安抚自己说:只此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就等著瞧有什么惊人菜色吧。等食时我就按耐不住 于座位与老妈不禁批评:座位多的是 又不是大排长龙 为何要如此苛待客人?没多久真的来了一位客人 老板娘二话不说指示她坐于我们对面 我接著与老妈说:明明座位多的是 何苦坐得如此拥挤?早知不如学那一人坐十人圆桌 反而更显松动…谁知老板娘听进耳内不忍
更多
用左openrice咁耐从来无开户 但要为左力数此店不是而开立!

其实要力数也有限 因为下单不久已动身离开 食物方面无从评价 更不予评论~

三月初的一个星期日一点多与老妈食午饭 甫到店内老板娘得知只得两位 便指示我们坐于卡座的同一边 即使当时全店少于一半食客 当中有四张十人圆桌只得一位客人 另外还剩远处一张没人的卡座。本打算待再有客人入座才坐回同一边 然而老板娘死命坚持要我们按她原来指示 我本著以食为先 就不跟她计较。

开始点菜 假日没有套餐 只有单点已有点无奈 本来下单一个炒年糕及一个客饭 老板娘称星期日无经济客饭供应 但明明餐牌有两版客饭菜单 只有一版写明假日除外 但老板娘坚持没有 心想其实只系想食客饭吧 并非贪其是否经济啰 于是又少了一个选择 心中已暗生离场之意 唯有安抚自己说:只此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就等著瞧有什么惊人菜色吧。

等食时我就按耐不住 于座位与老妈不禁批评:座位多的是 又不是大排长龙 为何要如此苛待客人?没多久真的来了一位客人 老板娘二话不说指示她坐于我们对面 我接著与老妈说:明明座位多的是 何苦坐得如此拥挤?早知不如学那一人坐十人圆桌 反而更显松动…

谁知老板娘听进耳内不忍更不甘被评头品足 居然死顾面子在柜台破口称:我系度60多年仍做得住 我要赚你那几十块钱…?唔满意的就咪食!连赶客说话都讲出 无理由仲坐下吧? 立马动身:唔食就唔食啦 使怕你呀? 好恨食你野?老板娘随即叫停食物 更硬拉同桌食客话:别人未有介意我安排搭桌! 更声称我们到之前食客多的是㖞 。「你个客饭餐牌只有一面限平日 另一面无写架」自己错都未知!转身调头就走。

最后返回马头围村一向惠顾的平民粉面店 都怪自己花心惹的祸!

老板娘勾起了我多年前首到上海惠顾那著名小笼包店的噩梦经验 难怪上海菜一向是我次选!

话说此上海店的确屹立良久 自本人于本区上中学、毕业后上大学至投身工作超过十年至今已知其存在 间中也有与友人帮衬 至于当年食物是否惊为天人呢?老实说毫无如此印象啰!所以几可肯定多年来惠顾不出三次 甚至之前有几年在本区工作都只惠顾一次而已 相反就在附近的苏三已数不清去过多少次!人家在此立足可能只有它六分一的年份。今日只因碰巧路经 念著些微昔日情怀再临本店 遗憾连店内明显装修过 、餐牌转为彩色印刷 已不复当年氛围。随著社会变迁 眼见附近新楼盘相继林立 地铁亦会在此区开设 连老板娘都知要整修店面和调整价格时 算你60年自置物业 难保他朝被发展商整条街买起、政府全区再发展 如此的虚张声势 看你到时如何立足 最后也难免被社会淘汰!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张贴
评分
味道
环境
服务
卫生
抵食
用餐日期
2017-03-05
用餐途径
堂食
用餐时段
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