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4-09-13
8742 浏览
细细个(真的吗?)已很爱看Jamie Oliver的煮食节目, 是小粉丝来的呢! 见他满脑子新奇意念, 想头多多,动作干净俐落。 不止红遍伦敦, 世界其他地方等著慕名的大有人在, 我自是当中一份子, 恨到旗下餐厅试味许久了, 一直在伺机。 早听说过会进驻香港, 终于在上月达成 , 不再只闻楼梯响, 为这个炎夏带来多点生气, 一众为食之人有口福。说实又不完全是抱著好奇、纯慕名的心到来, 毕竟对他有一定的期望和信心 。 最初得知开放网路订位,真的欣喜若狂,唯手脚不够人家快, 永远输蚀数步, 还是我太低估其人气程度? 仅可以订的周六日、平日晚市, 统统都满了, 心马上灰起来, 却又死心不息 , 闲时追著网站, 天真的以为会有奇迹出现。 想多了, 但原来仅两成座位供订座之用, 其余八成皆为walk in, 要吃也不是遥不可及的事。中秋节假期一心想安留在家, 真正的抖抖, 但还是按捺不住 , 过了两时突破心血来潮, 想到餐厅碰碰运气, 心想如此冷门的时段该不会大排长龙吧? 下车后以最快的步速前行, 快人一步…差不多四时, 午饭仍是无期,为了吃好像有点过份啊!现场人不太多,箭步上前登记,对
说实又不完全是抱著好奇、纯慕名的心到来, 毕竟对他有一定的期望和信心 。 最初得知开放网路订位,真的欣喜若狂,唯手脚不够人家快, 永远输蚀数步, 还是我太低估其人气程度? 仅可以订的周六日、平日晚市, 统统都满了, 心马上灰起来, 却又死心不息 , 闲时追著网站, 天真的以为会有奇迹出现。 想多了, 但原来仅两成座位供订座之用, 其余八成皆为walk in, 要吃也不是遥不可及的事。
中秋节假期一心想安留在家, 真正的抖抖, 但还是按捺不住 , 过了两时突破心血来潮, 想到餐厅碰碰运气, 心想如此冷门的时段该不会大排长龙吧? 下车后以最快的步速前行, 快人一步…差不多四时, 午饭仍是无期,为了吃好像有点过份啊! 现场人不太多,箭步上前登记,对方告之需约45分钟的等待,可预时间回来。 与其在外面晒晕,不如待在这里叹冷气,参观一下货架, 摆满调味品、食谱、毛巾等, 好奇心满泻的我左拿一瓶, 右拿一罐, 慢慢研究。 之后又趁机埋首于餐牌之中, 恃著没多人在留守, 随处拍个够, 这样时间一点也不难过。 暗地里更妙想天开, 可能会早些有位, 企定定还是有著数呢! 如意算盘打得正好,十分钟后,突然听见自己的名字, 肚子不用再受罪啦! 沿扶手梯上到二楼,心情随之兴奋起来, 像带著探险似的心情, 天花没刻意打扮得漂亮,钢管没被藏起,反想人看得到, 营造出工业那份粗犷味道, 型格十足。 楼底高更感通爽,空间感强, 衬以多盏古旧的水晶吊灯, 华丽之中亦暗藏一份典雅 , 颇有置身于古式大宅之感, 品味就是这样营造的。 登记处对出,主要是酒吧区, 用上鲜艳的火红色, 在日光的照射下更觉抢眼, 一整排的高脚椅子, 三五知己坐下, 边倾边喝, 完全的放松下来, 太值得羡慕了。 侍者领著我们到右边的大厅,设计同样别出心裁。 鲜黄色的马蹄形皮制梳化,亮丽好看,只可惜人不够多,没缘一坐, 还是移至特为二人而设的小台好了。 前方是头盘和 甜品的厨房,挂著一条条的肉肠和风干火腿,像置身在外国市场一样, 充满异国风情。 禁不住四周张望,视线自然落在墙身那大幅的美女与巨龙涂鸦 ,乃是Jamie的艺术家好友特为香港站而绘成的, 生动且迫真,颇富气势,又配合地道之情怀,有意思。 边听著节拍强劲的音乐, 人像是充满活力, 只是间中声浪会过大, 大得将对话盖过, 别斤斤计较啦! 观乎男 侍应较为殷勤醒目,特别起劲, 至少我碰到的两位皆如此, 明明捧著食物竟可留意到我们的杯子是空空的, 回头主动送上暖水和细碟, 细心得很。 另一位态度同样积极, 爱跟客人交流, 给予意见, 作为食客的倍感窝心。 主餐牌只单面一页, 用上蓝白配为主色, 清雅脱俗, 更备有中英文版本, 一在手像有种魔力, 看极也不厌, 迟迟拿不定主意, 同行者见状亦揶揄一番 ,只因我在楼下曾言之凿凿,说早想好点什么,坐下马上可以落单...唉,又自打嘴巴。 如说装潢方面为人所惊叹,那菜式配搭更加令人眼前一亮,善于将不同食材结合,加以演绎, 每道菜都经精心打造, 诚意满分。 人少少但每每想多试几款, 只怪我太贪心 , 幸好前菜份量都偏精巧, 这次就先主攻头盘和意粉, 主食的焗鱼和烤鸡有缘再相会了。 习惯从清淡出发, 仅有的两款沙律, 还是orange, fennel & bocconcini salad甜橙茴香芝士沙律($50)较富新鲜感。平常吃沙律十居其七八都是拌油醋或是凯撒酱汁,所以当见成品是完全的干爽,有一点点看不惯,哈哈!
四个主要元素,甜橙肉、茴香、首蓿芽、软芝士,散落在碟上,构成漂亮的图画。 橘黄的橙肉看来鲜嫩,粗纤维和果核已去掉,留下香甜多汁的果肉,没酸得过份 , 茴香实是意菜常用的素材,一心以为切成幼丝,谁知是颇大片,爽脆带点硬度,像在吃菜茎,鲜甜没渣屑,配合柔滑带微膻香的软芝士,绝对是天作之合。 每见拼盘, 双眼都会发光似的, fish plant鱼类前菜($79/位)集合四款不同制法的海鲜, 另跟时菜和肉类拼盘一样, 都会伴上芝士脆片、橄榄和红菜头沙律。 正当我俩在埋头苦吃之时, 侍者突然递上两个番茄罐头,先是惊讶,及后才醒觉目的是托高木板食物,想出来效果更美,细心到不行。没意思要吃饱,故只点一人份量,分甘同味。 砧板上摆满各式器皿, 大的小的, 一人份视觉上始终未太震撼。
先以清新的红菜头沙律开开胃口,红菜头、青木瓜、红萝卜切成幼条, 入口爽脆,硬度…个人还可以接受,只是红菜头份量有点吝啬, 不太吃得到, 薄荷酱汁来得怡人, 还有阵柠檬味香 , 轻微的牙膏感觉但来得较自然。
芝士脆片面头放了块羊奶芝士, 奶膻味浓郁, 芝味充斥在口中, 夹些甜辣酱一同咬下,咸香又带点酸甜,富特色, 别具滋味。
炸鱼柳有两小条,外层裹上金黄的炸粉,黏得紧密,油腻感不重,酥脆的外皮内藏雪白的鱼肉, 唯质感结实, 没应有的柔软,幸鲜甜味犹在,蘸些柠檬蛋黄酱, 酸味温和, 正好将鲜味引出。
红菜头腌三文鱼只一片, 独留在碎冰粒上, 很孤单啊! 染成紫红色真漂亮,油脂透白且分布均匀,肥美嫩滑,鱼的甘甜独特,一点也不造作。 烤蚬虽细细粒, 但肉质挺饱满, 柔软不腥, 鲜甜度不逊, 青口肉同样不大, 海水味实在,如不是汁水咸味重的话, 真想喝下去。 回想起烟熏鲭鱼酱伴面包, 差点儿口水流了。硬脆的欧式面包上涂满绵滑的鱼蓉, 鱼味浓, 腥气不重, 烟熏香跟鲜味融合, 咸香得讨人爱,顶著的 青橄榄清爽多汁, 既咸且酸, 那阵浓烈的榄味认真难忘。 有时吃东西真的很讲感觉,恰巧当日对茄酱的兴趣有减,贵为招牌的大虾扁意粉…有缘再见了。反之一眼便看中Truffle tagliatelle松露意粉($75/小), 白汁迷要出动啦!
端来时幽香扑鼻,卖相本是平凡,只一团白净、没多配料的面条, 然而刨上了两片新鲜松露后, 又矜贵起来。 生怕放凉会过稠,得快手捞拌,不让半点浓汁白白浪费呢! 早听闻餐厅最耍家的乃意大利面,每天自行搓制,切割成不同的形状, 不自然生了期望。 单用叉子接触面条已感受到个中的韧性,松弹有力,不死实。随即卷起小撮,吃出人手制的风味,煮的时间刚好,留有少许硬度,不会一咬即断,烟烟韧韧的 ,咬感很强,蛋香得以发挥,每条约1厘米宽,两面都挂著白酱,配合荳蔻、巴马臣芝士, 芝味即时提升, 渗出松露油的芳香,甘香久留不易散去。 本身不特别喜欢黑色, 但当化身成乌卒卒之食品, 又生了爱意, 比如竹炭面包、 黑芝麻、墨汁饭等, 满载内涵。 好奇一问squid ink spaghetti墨鱼汁意粉($87/小)的受欢迎程度, 得来的答案是甚富特色, 但普遍不太接受。「噢…就要一份吧!」完全没动摇的意思。 成品的水感较重, 黑漆漆的意大利面窄且长, 没黏在一起, 跟嫩白的带子肉, 黑白分明, 相映成趣。 面条没要人失望, 极富咬劲, 套用台湾常用语句的Q弹, 意大利人口中的al dente, 大半生不全熟, 中心微硬, 吸收了蒜蓉、辣椒、鳀鱼熬成的汤汁 , 配上粒粒酸豆, 鲜美没过咸, 可是带子肉略为实身, 大小不一, 蛮随意的, 溏心当然说不上, 幸而不韧不干, 独有的甜味来得实在, 不是雪藏货可比拟。 没限定还台时间, 节奏遂慢下来, 待咸食部份完结, 才施施然拿著 甜品餐牌讨论, 重头戏要出现了。 纯文字版本,需自行加添想像力,八款花款多样, 令人心动, 定价由$60-65, 已算合理。
有得甜, 情绪自然高涨起来, 浑身正能量。 朱古力和果香占的比例偏重。 再次凭感觉选择,突然想吃些浓口味,投向朱古力味怀中。 Epic brownie($65)上台时, 心跳不自觉地加速, 眼定定盯著朱古力饼, 口水几乎要流出呢! 四四方方的布朗尼看似没多杀伤力, 然而温热的蛋糕、朱古力酱、雪糕球三者加起来, 是可以很恐怖, 很大罪咎感的。 蛋糕外层微脆口, 组织细致, 唯湿润度不足, 偏干身, 果真是蛋糕, 还好伴上幼滑的朱古力酱, 有回了滋润, 满嘴儿朱古力浓香, 甘而不苦 , 伴上盐味焦糖雪糕和焦糖爆谷, 冷和热, 甜与咸, 软跟脆, 对比鲜明, 愈吃愈是不能自拔, 内心彻底地溶化了。 由于离厨房极近, 身旁不时会有成品路过, 那当然要落足眼力, 好好欣赏个够。 千挑万选, 舍弃清新派的柠檬蛋白挞, 投了浓味代表tiramisu($65)一票。 既是意式经典之作, 整个做法以及外形理应依足传统, 但Jamie偏偏爱搞作, 成品不再是啡啡黄黄, 未见手指饼的影子, 夹著厚厚的芝士忌廉, 反而喜玩层次感, 芝士浆跟蛋糕在玩层屠叠, 更像一件奶油蛋糕。 蛋糕被咖啡酒重重围困, 变得湿软, 咖啡香浓得化不开, 夹著薄薄的橙香mascarpone芝士, 柔滑轻盈, 奶味与橙香甚为匹配, 两者像谱出一首完美的协奏曲, 教人如痴如醉 , 硬要挑剔的话, 会是蛋糕感太强, 芝味淡得很, 份量少得不易吃出来, 橙味锋芒稍过露。 食品和装潢方面绝对是匠心独运, 通往洗手间的走廊也不例外, 墙身鲜明的涂鸦, 充满个人风格, 有趣幽默, 到场时趁没人, 就静鸡鸡拍照。 格仔地板衬上砖墙, 粗镜框、金属色水龙头, 尽显古旧之味道, 厕格也加入战团, 鲜黄色的水厢, 木制厕板, 不感突兀, 有需要的话别错过参观啊! 有心想朝圣, 见识一下名厨之味, 不再是空想的事, 价位亲民, 二三人前来想多试几道也不成问题, 计来人均不过$210, 难得的是十位以下不设加一服务费, 但若然觉得宾至如归, 用餐过程又满意的话, 随心意表示吧! 下次再访之期该不会太远, 只望会是正常吃饭时间就好了。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