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3-07-18
227 浏览
正所谓天下无不散之筵席, 世事无常, 有时候满以为会一直平平稳稳的过渡, 但突如其来的一句话便随时令命运改变. 不过有聚必有散,分离在人生中总是不可避免的, 往好的一面去想, 或许这正是开拓另一个新世界的好机会. 继上次跟同事老板吃过''散水午餐''后, 这天再跟一众旧同事们聚餐, 欢送老板撤离香港. 老实说宅女待在这公司日子不短, 开心不开心的都曾经历过, 庆幸的是能认识到一班玩得倾得的同事们, 所以是夜的聚餐大家都高高兴兴的应邀出席.聚餐选址在位于尖沙咀的这家意大利餐厅Assaggio, 贪其地点方便之余, 宅女去年出席试吃活动时也觉得这家质素不错, 而且吃意大利菜当然是人多一点分享才开心嘛. 而为了避免周末人多要等位的烦恼, 宅女早在3,4天前便打电话来先订枱了. 不过预约时店员说明了因为周末时份, 这晚有设最低消费的, 每位要HKD$250. 感觉其实有点贵, 不过志在希望大伙儿能开怀吃顿饭, 大家就没意见了.来到那天晚上6时多左右, 我们一行9人个别陆续到迟, 但可能时间尚早吧, 看看餐厅食客还不算多, 显得地方也较宽敞的.餐厅一旁列著一排排半梳化位的4人或6人卡座, 中间就
来到那天晚上6时多左右, 我们一行9人个别陆续到迟, 但可能时间尚早吧, 看看餐厅食客还不算多, 显得地方也较宽敞的. 餐厅一旁列著一排排半梳化位的4人或6人卡座, 中间就是放了一张长长的高枱, 以应付单人或人数少的食客. 不过宅女个人就不太喜欢这种一张枱跟不认识的人齐齐坐的感觉, 总觉得有点像搭枱, 而且私隐度也相对较低, 倾谈起来十分不便. 因此订位时也说明千万不要给我高枱或餐厅尽头的大方枱, 幸好店员安排了我们坐梳化位, 也算颇舒适的.
我们的座位刚好对正餐厅尽头的开放式厨房, 看看几位师傅在内忙著, 环境一贯的整洁, 吃也吃得安心一点.
看看餐牌其实这里的菜色选择不算多, 每个类别只有4-5款, 所以餐牌只用了2个版面来列出.
我们是夜人多势众, 便决定点多一点让大家都能大快耳颐.
意大利特级水牛芝士及蕃茄 (with Buffalo Mozzarella HKD$118) 不知怎的如果看到沙律有水牛芝士的话必定是宅女首选. 这里的水牛芝士沙律有分可以配Burrata芝士或是Buffalo Mozzarella的. Burrata芝士其实是把Mozzarella芝士加上鲜奶油制成, 质感比Mozzarella更软心, 而前者比后者只贵个HKD$10而已. 不过这晚要来的是Buffalo Mozzarella. 大大个的水牛芝士份量也够3-4人用, 圆碌碌涨卜卜的外型十分讨好. 软棉棉又带点软心的芝士加上底下甜美多汁的蕃茄片, 吃起来不是很腻, 味道十分清爽!
佛罗伦斯蕃茄沙律 (HKD$118) 这款看似简单的蕃茄沙律, 原来当中的调味亳不简单. 除了主角蕃茄外, 也用上了洋葱, 茴香, 九层塔, 鳀鱼, 橄榄油和红酒醋. 上方还放了一片意式香草面包, 想不到原来都几丰富. 入口蕃茄够厚肉又多汁, 味道带点微酸几开胃, 而且份量都几多, 底下也有些沙律菜, 跟那些酱汁也十分对味, 算是个开胃得来又不太刺激, 同属清爽型的沙律.
薄饼其实叫了数款, 但其中这款四式芝士 (HKD$150)味道比较印象深刻 以木板来盛著一整个薄饼上桌, 薄饼的尺寸也算是几大个, 可以分出8件. 饼底不算是薄脆那种, 反而有点松软面包的质感. 说明是四式芝士, 当中当然有4款不同的芝士作材料, 分别是Fontina, Gorgonzola, Taleggio跟Parmesan. 其实宅女也曾吃过其实意大利餐厅的四式芝士薄饼, 用上的芝士大致也是这4款, 这里的4种芝士都混著溶在饼面上, 表面烘得带点脆身, 咸香十足, 芝士味十分香浓但又不觉好腻, 饼底质地不算薄身但入口很软, 批边可以再烦烘得脆一点. 整体算是不错, 喜欢芝士的朋友不妨一试.
耳朵粉配车厘茄, 鲜牛奶软芝士 (HKD$148) 由于同席有小朋友, 所以面食类还是要点些特别一点, 奶类丰富一点的才能吸引他们吧. 这款耳朵粉造型较一般意粉特别, 一颗颗细小的粉小朋友吃起来也较方便. 入口软硬度适中, 车厘茄巳煮至半烂的状态, 跟酱汁混在一起配耳朵粉吃, 更能突出车厘茄的甜美. 而当中的牛奶软芝士下的份量不算多, 入口味道较淡身, 芝士香气略微不足, 不过小朋友吃的话其实份量是OK, 但如果像宅女重口味人仕的话就希望芝士份量可以再多一倍.
手制意或马铃薯丸子配猪肉酱及牛肝菌 (HKD$150) 一向很喜欢吃Gnocchi (马铃薯丸子), 不过有感香港很少意大利餐厅有做, 就算有做水准都较参差. 其实早在试食活动时宅女在这里巳尝过这道菜色, 当时感觉味道不错但丸子可以再做烟韧一点. 这晚有机会再点来这个试试, 上来的丸子型状大小不一, 加上酱汁颇浓稠的猪肉酱, 算是个味道较重的主食. 丸子入口比上次的更软淋, 烟韧度更低了, 令人有点失望. 而且猪肉酱吃起来又偏咸了一点, 幸好当中的牛肝菌带出的香味不错. 但整体水准的确比试食时更差了, 同席友人们也觉得这个是几款意粉中水准最低的一个.
意大利长管粉配羊奶芝士, 黑胡椒 (HKD$122) 这款传统罗马特色长管粉材料真的极尽简单, 只有羊奶芝士再洒点黑胡椒就完成. 羊奶芝士非常浓稠的巳跟长管粉混在一起, 入口芝士味其实不算很重, 但带点咸香恰到好处. 加上想不到份量少少的黑胡椒更能带起了那份芝味, 不过当然最特别的是这个长管粉了, 外型其实跟普通的意大利粉差不多, 但就是比较粗身. 入口原来意粉中间是空心的, 吃起来带点烟韧度也有著相当的空气感, 口感算是几特别的.
墨鱼汁意大利饭配墨鱼 (HKD$179) 上来的份量都几小, 不过意大利饭一向较滞腻, 所以像这个份量3-4人分也差不多了. 意大利饭用上黑漆漆的墨鱼汁来煮, 卖相当然就不算很好了, 但闻起来又几香. 顶层也放了几片墨鱼, 但略嫌肉质未够肥厚, 口感薄弱了一点. 低下的意大利饭酱汁很多, 未能做到带黏稠著饭身的感觉, 不过入口味道也够香够浓. 味道是OK的, 但质感就略嫌太水了一点.
烤大虾配柠檬及香草橄榄油 (HKD$250) 点菜时看到价钱原以为一碟都够我们9个人分, 顶多可能每人分到半只吧. 怎知道上来原来只有3只大虾....份量著实有点少呢. 不过大虾件头是几大只的, 把虾开了边再拿去烤, 出来的确几香, 而烤出来的程度也刚刚好, 虾壳薄得来带点脆, 虾肉也不会一PAT PAT软淋淋的, 肉质带点弹性. 味道其实是不错的, 可惜每人只能分到4分1件, 大约只有一口的份量, 实在有点少.
人多时当然来个份量重一点的肉食
烤肉并盘 (HKD$540) 一大盘的以个大木板盛著上桌, 当中分别有羊鞍排, 肉眼排, 香草烧鸡, 猪排和意式猪肉肠. 旁边还配有柠檬香草烤马铃薯和一点车厘茄和菜, 真的是个非常丰富, 也够多选择的一个肉食并盘. 每款份量其实不算好多, 但始终吃肉会腻一点, 每款浅尝一下就够了, 所以这一盘也可以分到5-6人的份量吧. 当中的羊鞍排中间的肉作带粉嫩, 吃起来羊骚味不算很强, 肉质算柔软也带著点烤香的味道, 十分惹味. 肉眼排宅女吃的那件肥脂不多, 位置较瘦, 感觉有点韧不过肉味都算几浓的. 香草烧鸡有2大件鸡肉, 烤得很香, 中间的肉仍有点汁不过未能称得上JUICY, 还好肉质不太鞋, 也算是OK. 意或猪肉肠味道就比较咸了, 不是宅女杯茶. 整体也算是不错, 对喜爱肉食的朋友来说叫一盘5,6人分, 什么都有不用烦, 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其实我们一枱9个大人2个小朋友食量都几大, 最终面食部份重部再ENCORE了一次, 还有再加了薄饼等等, 总共叫了18道菜, 吃得十分饱, 埋单要约HKD$3,200左右, 实在有点吓人.
食物质素算是不错的, 除了当中有某几道菜有少许要改善的地方. 但食物的份量都较小, 尤其意粉类份量更甚, 基本上一碟顶尽只能够2-3人来分, 跟价格有点不成正比.
而店员服务态度虽然算是照顾周全, 加水收碟速度也都OK, 不过点菜时或有需求时, 应对的态度有点马虎, 而且笑容也完全欠奉.
整体感觉都算不错的, 如果食量不算大, 走到尖沙咀想吃吃意粉PIZZA的话, 这家意大利餐厅也是不错的.
希望老板人不在香港, 但以后仍能一帆风顺.
而宅女虽然前路茫茫, 但套用一句老土说话: 希望在明天!!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