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4-03-20
131 浏览
我相信一个事实 ...... 凡是愿意去为一个目的而不断去碰壁、碰壁再碰壁 , 他 / 她那份真诚一定能感化别人 , 最后必定会如愿以偿;若然有班人愿意为寻求真味 , 用上数个月的时间 , 穿州过省 , 不断地寻求学习机会 , 不论是向五星级酒店大厨还是街边小档厨子 , 你们会认为他们是一班执著的狂人 , 还是甚么 ? 学懂知识就是为了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 煮食亦然 ! 今天有幸认识了一位由 13 岁开始涉猎饮食界的其中一位主理人 , 从她的字里行间认清了她对饮食的认识与钟爱。全日只是供应这九款东南亚美食 , 只因为每款食物在调理上都是需要百分百的专注:经典的星加坡喇沙、新派的吉隆坡喇沙九料大宝、槟城变奏的福建烧肉虾面、泰香去骨海南鸡饭、多汁巴东牛腩配黄姜饭、越南地道火车头、家传户晓的马来经典肉骨茶、在越南最受欢迎兼普遍的越南碎米饭 , 还有顺化牛肉檬的升级版越南辣牛展猪手汤檬。主理人曾统计过当中的越南碎米饭是最少人选购的食物款 , 这也不难明白 , 因为以客人的直觉单从食物的中文名字及食物图片来看 , 越南碎米饭的整体颜色、价值对比度是最不吸引胃口的;不过当听过主理人介绍每款食物
今天有幸认识了一位由 13 岁开始涉猎饮食界的其中一位主理人 , 从她的字里行间认清了她对饮食的认识与钟爱。 全日只是供应这九款东南亚美食 , 只因为每款食物在调理上都是需要百分百的专注:经典的星加坡喇沙、新派的吉隆坡喇沙九料大宝、槟城变奏的福建烧肉虾面、泰香去骨海南鸡饭、多汁巴东牛腩配黄姜饭、越南地道火车头、家传户晓的马来经典肉骨茶、在越南最受欢迎兼普遍的越南碎米饭 , 还有顺化牛肉檬的升级版越南辣牛展猪手汤檬。 主理人曾统计过当中的越南碎米饭是最少人选购的食物款 , 这也不难明白 , 因为以客人的直觉单从食物的中文名字及食物图片来看 , 越南碎米饭的整体颜色、价值对比度是最不吸引胃口的;不过当听过主理人介绍每款食物的背后制作故事 , 就会觉得全部九款食物都是物超所值 , 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 . 马来西亚的「茶室」其实是一间大舖位 , 分别租予不同摊档食肆 , 有卖肉骨茶、有卖喇沙、有卖炒贵刁 ...... 听起来就像我们香港的 food court 吧 ~ 这间位于九龙湾的浓缩版「茶室」, 其名字又是叫做茶室 , 不同就是厨房只有一个但有卖「茶室」所卖的美食。
茶室选用了含马来西亚风情的装修 , 粉绿色的墙身 (应该是与伊斯兰教有关) 及 取材自然的木系家具。 听完主理人的讲解后 , 我投降了 ...... 请主理人发办让我来一场神秘美食奇遇吧 ~ 星加坡喇沙 $ 47
汤底带有浓浓虾米香 , 无添加味精或防腐剂 , 味道只是微辣 , 若然想加强辣度是可以添加放在台上的大辣森巴酱 (森巴酱都是厨师自家煮制);面头的香叶是新鲜喇沙叶 , 难怪鲜香味十足。 主理人说过米线的滑溜是更能与这只喇沙汤底配合 , 的确是食落舒服 ! 虾肉大只爽口 , 鱼片是尝得出有鱼味 , 弹牙 ! 鸡丝是慢煮而成 , 难怪肉质滑嫩 , 有鸡味 , 豆卜豆味重而且质感粗糙 , 没有因为吸汤而腍糍糍 , 流心、糖心、温泉蛋充斥市面 , 很久也没有在街外吃过全熟蛋 , 感受完全不一样 ! 特式去骨海南鸡饭配老火鸡汤 $ 50
主理人说过文华东方的鸡饭是她吃过最好味的海南鸡饭 , 然而大厨「回巢了」! 特色泰香黄姜鸡香饭则用鸡汤再加入新鲜香茅、香柠叶、黄姜等香料制成 , 难怪只要把鼻子靠近鸡油饭便可以闻到香茅香叶的味道。 个人觉得饭质是有少许黏牙 , 但也保持到适当的硬度 , 十分入味。 以低温把三皇鸡慢煮炖熟 , 后再浸过秘制卤水汁 , 鸡肉质油润 , 鸡味浓郁 , 鸡皮爽口之余也满载卤水香 , 而且一点油腻也没有 ! 那 3 款沾鸡酱汁 , 除了那碟黑豉油外全都是厨房自家磨制 , 我吃到新鲜的味道来。 这老火鸡汤同样是用来煮喇沙 , 汤头浓郁 , 主理人说过是由猪及鸡骨一同熬煮的 , 难怪味道带鲜甜。 马拉美颜肉骨茶 $ 49
肉骨茶是选用真材实料的药材及香料来煲煮 , 并非用茶包 , 所以中药味道会较为突出 , 没有加入胡椒 , 可能好此道的客人会失望。 除了运用基本的药材 , 还添加了杞子和北芪 , 有增加养颜效果。 茶汤里有腩排数件、冬菇两只 及一些豆卜、生菜叶等等 ...... 煲内的腩排及冬菇皆与肉骨茶是分开煮制 , 因此它们的味道并非如汤渣 , 吃起来腍身亦富有原味。 凡于中午 12 时前结账或下午 2 时后惠顾 , 皆获赠经典加创新东南亚饮品一杯 , 而午市跟餐价是每杯 $ 7 (热) 马拉拉茶
刚拉完还有一些泡泡在面 , 据说在做拉茶的时候 , 拉茶动作反覆交替进行不能少于7次 , 而拉得越长 , 起泡越多 , 味道就会好。 这杯拉茶纵使泡泡不多但很有浓郁的口感 , 略甜 , 加了斑兰叶同煲 , 因此茶味复杂 , 没有涩味 , 余韵甘醇。 拉茶杯明显是比坊间的热纸杯还要小 ! 对呀 , 主理人说过这只杯只有 6 安士 , 因为根据昔日统计客人是不能完全把 8 安士的拉茶喝尽 , 往往会因为拉茶放凉而把余下的弃掉 , 绝对浪费 ! 另外纸杯特有中间加厚设计 , 所以一点也不会烫手。 味道真的很不错 , 怪不得在中午时段生意这么火爆 , 最重要是对煮食有心 , 我愿意再来 ~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