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3-06-22
39 浏览
自从在上海EXCHANGE吃过当地的生煎包后,回港后时会怀念。虽然本人在上海时不至于对它有上瘾般的喜爱,未及友人对它喜爱到会丧吃,但是,间中想起,还是希望吃到一,两个。恰巧最近在开饭网排行磅连续数周位列榜首三名的餐厅,就有一家是以「本港首家上海正宗生煎包」作招牌的食店,而且一直在头3甲位置,不少食评家都对它有赞少弹,十分受欢迎,这令我跟在上海一起EXCHANGE的朋友都想来朝圣一下。今天我刚巧到荃湾有事干,于是约了朋友在此吃午餐。我1时多来到,里面满座,朋友未到,所以便到对面拍拍照。随后,在店外问问里面有座位了没,一女店员(应该是老板娘?)问我多少位,我告知她2位,但朋友未到,她说内有2座位,可以进去等。她这个安排不错呀,很体贴的。毕竟那时烈日当空,在外面等真的很辛苦。因此我觉得她的待客之道也挺好的。朋友很快便到了,刚才的店员向我们递上餐牌,我著友人先看,我则拍拍店内四周的环境。期间,我听到那位女店员有向客人讲解如何吃生煎包,避免烫嘴……今时今日,这样的服务态度尚算不错吧!很快,我跟朋友便点菜了。最近想减磅,怕肥腻,浅尝一下就够,故2人合共点一客便好了。饮品先上桌,我点的玉米汁,一般吧
恰巧最近在开饭网排行磅连续数周位列榜首三名的餐厅,就有一家是以「本港首家上海正宗生煎包」作招牌的食店,而且一直在头3甲位置,不少食评家都对它有赞少弹,十分受欢迎,这令我跟在上海一起EXCHANGE的朋友都想来朝圣一下。
今天我刚巧到荃湾有事干,于是约了朋友在此吃午餐。我1时多来到,里面满座,朋友未到,所以便到对面拍拍照。
朋友很快便到了,刚才的店员向我们递上餐牌,
很快,我跟朋友便点菜了。最近想减磅,怕肥腻,浅尝一下就够,故2人合共点一客便好了。
好吧!终于到了今次的主角「生煎包」喇!
皮不厚,算薄;我一咬,果然,不够热,没有烫嘴,也不够焦,跟「小杨生煎」完全两回事。为了让大家看到它的汁水,我特别多拍了一个CLOSE UP。
虽然我知道,弄生煎包的难度是颇高的,单是掌握了把肉汁锁在包内这个技巧已经很厉害,但是我对嗅到的那个气味真的很失望,很沮丧。我有回家问妈妈,那个气味是否我以为的「猪气味」,她说是,但是是有办法辟走的。只要在猪肉生的时候,多加入胡椒粉,与其他原来腌味的调味料一起腌味就可以了。这连我妈妈这家庭主妇也懂的小知识,作为食肆的厨师却不知/或者知而不行,那能说得通吗?我真的从心底里感到失望T^T
不知道食店的主管会否看到这个意见,本人不是想批评甚么,只是想说出感受和原因,你们可以作出你们的选择。
但是,我真心觉得店员的服务态度友善,这是值得褒扬的。=) 继续努力!
题外话/补充资料:
店员的服务态度友善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