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09-01-17
38 浏览
原店位于北角的名牌鸡蛋仔到了尖沙咀后,仍然其门如市,大排长龙,由于不近回家的路线,通常在巴士上得个「望」字。上个月行经这里,终于有幸「朝圣」。还记得上次吃的鸡蛋仔,已是数年前的事了。那时是从走鬼车仔买回来的,虽然新出品的小吃永远不缺,却知道热辣、简单而经得起岁月的美食,始终最得人心;说回这里,十二元一底,付了钱后给上号码筹,然后等待,因为师傅那边人手有限,而购买的人却是多到不得了,想不到这简单的街头少吃,也能「烘」出一遍出头天。期间见师傅忙个不停,事先已开好一大盘蛋浆,见其不停将之淋上铁模,放在火垆上烘,期间又要为另一底翻模、批边,做完一底又另一底........等了不知多久下终于到手,同时回味当年的回忆,其本身够热,已是一个好印象,开浆和火侯控制也做得佳,外层香脆,但内里仍不失软熟,也吃得出蛋香,虽然味道淡了一点,也不大妨事,当然,要有那么高的客流量,才造到这效果,放凉了的话,味道也打了折扣了。这里也有鱼蛋、烧卖和另一种怀旧小吃「格仔饼」供应,即是港产的「窝夫」,涂上花生酱或砂糖,甜度上多了一些变化,期待下次途经这里..................
还记得上次吃的鸡蛋仔,已是数年前的事了。那时是从走鬼车仔买回来的,虽然新出品的小吃永远不缺,却知道热辣、简单而经得起岁月的美食,始终最得人心;说回这里,十二元一底,付了钱后给上号码筹,然后等待,因为师傅那边人手有限,而购买的人却是多到不得了,想不到这简单的街头少吃,也能「烘」出一遍出头天。
期间见师傅忙个不停,事先已开好一大盘蛋浆,见其不停将之淋上铁模,放在火垆上烘,期间又要为另一底翻模、批边,做完一底又另一底........等了不知多久下终于到手,同时回味当年的回忆,其本身够热,已是一个好印象,开浆和火侯控制也做得佳,外层香脆,但内里仍不失软熟,也吃得出蛋香,虽然味道淡了一点,也不大妨事,当然,要有那么高的客流量,才造到这效果,放凉了的话,味道也打了折扣了。
这里也有鱼蛋、烧卖和另一种怀旧小吃「格仔饼」供应,即是港产的「窝夫」,涂上花生酱或砂糖,甜度上多了一些变化,期待下次途经这里..................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