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09-11-12
59 浏览
发现在西贡开了一所主打斯里兰卡菜的餐馆,也决定找个下午来试试,来到了西贡的海傍后,向右转一直走,经过不少的海鲜店就是了,来到之后,在门口看像极一所小木屋,相信是模拟斯里兰卡人住的房子吧。坐下后,受到店家热情的招呼,店家是斯里兰卡人,看店内除了他,什么人也没有,似乎他是要一脚踢的,和同事也先点菜,此店没有午市套餐,唯有散叫,不断的拿着餐牌揭,最后点了一个Starter、一个汤、一款Traditional Dish,最后以Harischandra作结。当在边等着吃的时候,也细看店内的装潢,屋顶真的是三角形的屋顶,而且到处放有不少当地的木雕及其他的饮料,听店家说是模拟一所古代贵族房子的模样,等着等着,店家也拿了一份小吃给我们吃,看起来有点似吃印度菜的小吃胡椒饼,但吃起来没有胡椒的辣劲,味道是带着麦香,吃起来不辛但就有轻轻的香料味,莫非这印证了印度菜与斯里兰卡菜的分别?另外伴来的是一碟酸酸甜甜的酱汁,如带果肉碎的果酱,在印度胡椒饼时也会有类似的酱汁,但味道比这个浓。Starter点了一个杂锦,什么也有一点的,内有五款小吃,分别是炸豆蓉饼﹝Dhal Vade﹞、炸鱼薯球﹝Fish Cutlet﹞
发现在西贡开了一所主打斯里兰卡菜的餐馆,也决定找个下午来试试,来到了西贡的海傍后,向右转一直走,经过不少的海鲜店就是了,来到之后,在门口看像极一所小木屋,相信是模拟斯里兰卡人住的房子吧。
坐下后,受到店家热情的招呼,店家是斯里兰卡人,看店内除了他,什么人也没有,似乎他是要一脚踢的,和同事也先点菜,此店没有午市套餐,唯有散叫,不断的拿着餐牌揭,最后点了一个Starter、一个汤、一款Traditional Dish,最后以Harischandra作结。
当在边等着吃的时候,也细看店内的装潢,屋顶真的是三角形的屋顶,而且到处放有不少当地的木雕及其他的饮料,听店家说是模拟一所古代贵族房子的模样,等着等着,店家也拿了一份小吃给我们吃,看起来有点似吃印度菜的小吃胡椒饼,但吃起来没有胡椒的辣劲,味道是带着麦香,吃起来不辛但就有轻轻的香料味,莫非这印证了印度菜与斯里兰卡菜的分别?另外伴来的是一碟酸酸甜甜的酱汁,如带果肉碎的果酱,在印度胡椒饼时也会有类似的酱汁,但味道比这个浓。
Starter点了一个杂锦,什么也有一点的,内有五款小吃,分别是炸豆蓉饼﹝Dhal Vade﹞、炸鱼薯球﹝Fish Cutlet﹞、煎鱼杂菜三角包﹝Fish Roti﹞、斯里兰卡杂菜春卷﹝Sri Lankan Vegetable Spring Roll﹞及鸡蛋洋葱咖哩角﹝Samosa﹞,伴来果酱及茄汁同吃。
先谈炸豆蓉饼,以剥壳的豆蓉与粟米粒搓成球,炸过后成饼,饼吃起来不太热,外层脆脆的,但绝对是可以再脆一点,豆粒味道不太突出,全被之中的香料所盖过了,加上一点点粟米粒的甜味,是不错的;千万不要误会炸鱼薯球就如英式的Fish & Chips,绝对没有英国人的富豪级享受,啖啖的鱼柳不会出现在这个头盘中,以一些腌渍过的鱼,和薯蓉沾上面包糠炸,吃起来有点鱼肉的咸香,薯粒不滑但够粉,吃起来有咸香又脆口的,挺好吃;煎鱼杂菜三角包真如其名是一个包,也是用上刚才所述的腌鱼作引,加上薯仔、洋葱及其他杂菜碎,再混入点如孜然子大小茴的香料作馅,外边的面包不松软,是厚沉沉的粉皮饼,包身煎过后微焦,味道不错,但包身比起在香港可以吃到的面包,就实在是太难啃了,你说做香港人多幸福。
似乎它们的Starter也老是这套方程式,斯里兰卡杂菜春卷所谓的杂菜其实也是著仔、豆碎、洋葱及甘荀等材料,加入香料作馅,再沾上面包糠炸,外层蛮脆,加上开胃的香料,虽然吃得多也沉闷了一点,却又永远是很香口好吃;鸡蛋洋葱咖哩角,跟印度咖啡室角最大的分别应该是那外层的皮吧,不像印度式用上焗炉焗得干身酥香,也是用上了炸的方式,吃起来是香口一点,风味确实已经不同,另外馅料内的鸡蛋洋葱不太突出,最有吃感的也是那满有香料味的薯粒,所以个人认为,馅料是较像印度式的。吃罢多款的小吃,当中的香料味也挺浓郁的,所以基本上也没有蘸过任何的酱汁。
进入下一个环节,汤点了斯里兰卡菜汤,汤用上了椰汁、孜然等香料煮成汤,汤内有少量切得很细小的扁豆、西芹及甘荀碎,汤喝起来菜味不浓,反为是渗着淡淡的椰末及香料味,味道不太浓,加上一点炸过的面包碎,吸了汤来伴汤喝,是蛮好的。
Traditional Dish点了其特式的Pittu,一份Pittu由一个像面粉卷、红洋葱沙律及是日咖哩,那面粉卷用上米粉加入适量的盐、椰汁和水,再加入椰子肉的蓉,另外也当然有如孜然的香料,再放进竹筒内蒸,蒸好后的样子就如一条白色的面包卷,此面包卷的质感有如介乎面包粒与米粒之间,如群集在一起的干饭碎,带点椰香及孜然的香味,味道不太浓而且一点也不油腻,也再次说明斯里兰卡菜跟印度菜的分别。
除了净吃,也分别伴了红洋葱沙律及是日咖哩同吃,红洋葱沙律是先炒过再放凉的,吃起来甜甜的,红洋葱爽爽的,又爽又甜,配起较清较软的粉卷同吃,又是两极的感受;另外的咖哩仿佛再次向我们说明斯里兰卡菜跟印度菜的分别,咖哩香料的味道薄薄的,但带有颇浓的椰奶味,另外在咖哩汁内满有微微的豆碎,豆碎除了豆壳,粉粉腍腍一起吃,都是不错的。
最后当然是喝一杯斯里兰卡的咖啡,和店家了解了,咖啡豆全是从斯里兰卡来的,而其冲法就如冲茶一样,似乎有点像印尼的冲法,但观其咖啡内没有咖啡渣,相信也是隔了渣的,喝起来第一个感觉就是甜得很,始终也是如印度的饮料般,味道都是要很重的,但咖啡的香味就一点也没有,可能真的是太甜呢。
试过了一系列的菜式,都仿佛明白了印度菜及斯里兰卡菜的分别,虽然大家也用上类似的香料,但辣度及浓度要比印度菜的低,而且烹调的方式也会渗入蒸的元素,本人不是认为很好吃,但确实是一种食的体验,因为想来我也很难会到斯里兰卡一游的了,因为还有很多别的地方想去,所以想体验斯里兰卡菜,来一趟也绝对是值得的。
另外值得一赞的是店家RJ殷勤有礼,我问什么,他也耐心的答我们所有关于饮食上的问题,但由于店内除了他,就原来其实也只有厨工一名,所以上菜的速度真的挺慢,但最后也要多谢他免了我们咖啡的钱,希望小店努力成功。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