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79
97
等级3
31
0
亚坤就像是来自新加坡的茶餐厅, 它提供新加坡地道的饭, 咖沙面, 咖哩面, 咖椰吐司和奶茶。餐厅放了几部大电视, 播放有关餐厅的专访, 介绍公司理念, 食物特色和制作过程。得知亚坤希望在香港落却后想开30-40间分店, 这令我想起在香港起家, 现时有数十间分店的翠华茶餐厅。然而, 香港茶餐厅以灵活多变取胜, 食物种类及配搭层出不穷。亚坤现时的食物种类不算多, 而且顾客不能随喜好自由配搭菜色, 亚坤要以新加坡的地道口味取悦香港及内地食客, 前面仍有一条奋斗的路走。今晚到尖沙咀科学馆听讲座,知道亚坤开在附近,所以预早于6:15 到此店试试。到达时约有8成满座率。先到收银前台落单,再拿号码牌到餐桌等候食物送到。流程就像Delifrance一样。亚坤的餐桌和梳化椅子尚算阔落, 但台却排得较密, 出入时有点困难。进店时会有一位职员招呼你, 著你先排队落单, 又递上他们的餐牌, 并安排你入座。其他的职员负责上餐, 收餐和清洁餐桌, 都是一些较年轻的伙子。咖沙虾面 (65分): 原本我不想以虾做配料, 但在询问下才知道不能配其他的食材, 有点失望。这碗咖沙虾面送到我面前,第一个感觉就是“好细碗“。汤
更多
亚坤就像是来自新加坡的茶餐厅, 它提供新加坡地道的饭, 咖沙面, 咖哩面, 咖椰吐司和奶茶。餐厅放了几部大电视, 播放有关餐厅的专访, 介绍公司理念, 食物特色和制作过程。得知亚坤希望在香港落却后想开30-40间分店, 这令我想起在香港起家, 现时有数十间分店的翠华茶餐厅。然而, 香港茶餐厅以灵活多变取胜, 食物种类及配搭层出不穷。亚坤现时的食物种类不算多, 而且顾客不能随喜好自由配搭菜色, 亚坤要以新加坡的地道口味取悦香港及内地食客, 前面仍有一条奋斗的路走。

今晚到尖沙咀科学馆听讲座,知道亚坤开在附近,所以预早于6:15 到此店试试。到达时约有8成满座率。先到收银前台落单,再拿号码牌到餐桌等候食物送到。流程就像Delifrance一样。亚坤的餐桌和梳化椅子尚算阔落, 但台却排得较密, 出入时有点困难。进店时会有一位职员招呼你, 著你先排队落单, 又递上他们的餐牌, 并安排你入座。其他的职员负责上餐, 收餐和清洁餐桌, 都是一些较年轻的伙子。

咖沙虾面 (65分): 原本我不想以虾做配料, 但在询问下才知道不能配其他的食材, 有点失望。这碗咖沙虾面送到我面前,第一个感觉就是“好细碗“。汤面的色和香是不错的,现在要试试味道能否感动我, 令我认为它值42个大洋。喝进第一口汤, 过到关。汤的口感是很丰富的, 它有椰香, 辣度是可接受的, 亦不太抢, 汤的甜, 咸, 辣味是各安其份, 平衡而和谐。而它的面倒是令人失望的。可能这是新加坡传统的面条, 但是它太碎了, 好像是幼版的银针粉, 感觉就像是浪费了这么好的汤底。到它的配料了, 又是另一个失望。面以虾做主题, 但我找到的却只有两粒去了壳的虾, 虽然虾是新鲜弹牙, 但只能够我摄牙罅, 这下真有被「坤」了的感觉。
 其它的配料有几片豆卜, 几片鱼片, 一只全熟蛋, That's all. 反而看到其它食客吃的咖哩鸡汤面, 鸡肉的份量有不少。 总括而言, 这个面的汤底是令人印象深刻的, 算是我吃过的叻沙面中最好的汤底。可是, 其它部份仍虽改进以融入香港人的胃口。
29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咖椰牛油吐司(75分): 也多得那碗轻版咖沙虾面, 我的肚子才有空间吃这咖椰牛油吐司。吐司好像很有层次的, 由几块薄多士叠成。原来它是由一块多士, 扫上一层咖椰酱, 再夹一块牛油, 上面铺一块多士, 再重覆做一次而成的。那即是半份吐司有夹了两块牛油, 两层咖椰酱, 非常HEAVY。多士烘得脆脆的, 这样的配搭的确是好味。不过我不想爆QUOTA只能吃半份, 剩下半份带走回家孝敬老公。
26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21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到这店前看了不少对亚坤不太正面的食评, 吃过后再明白原因是由于对不准香港人的胃口。好像香港人口味喜欢幼长而且能挂汤的面身, 亚坤可考虑引进多几款面条让顾客选择。同时, 可考虑增加菜色的配搭, 好像汤面可选配鸡, 猪, 牛, 素菜等食材。餐厅的卫生也应注意一下, 因在用餐的时候, 不下几次有苍蝇来骚扰, 颇影响餐厅的形象。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张贴
评分
味道
环境
服务
卫生
抵食
用餐日期
2014-08-27
用餐途径
堂食
人均消费
$60 (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