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44
12
等级4
218
0
2012-08-22 7 浏览
“小南国” 餐饮集团本年六月在香港开设首间大众化和新派的沪式面点, 店名取名为 “南小馆”, 选址前身同样是经营上海菜的夏面馆, 在原址重开上海面点, 想必是有备而来信心十足!“南小馆”以西式茶座装潢, 店内以白色为主, 感觉清新雅逸. 全黑的天花板吊著漆黑的吊扇, 吊灯. 配以原木色的家俱, 很有欧陆包彩. 服务员station更一改传统风格, 碗碟等以籐篮代替抽屉放置, 整体包装别具心思, 令人眼前一亮. 进入店内服务员会以普通话齐声说 “欢迎光临”, 坐下后服务员拿著一只金黄色的黄铜水煲, 为我们冲上一杯清香的荞麦茶, 虽然每位六元的茶资,但仍然觉得物有所值.前菜泠盆四小拼, 我们选了四喜烤麸, 凉拌木耳, 花雕醉鸡和马兰头豆腐.四喜烤麸不过不失, 凉拌木耳以日本芥辣凉拌, 入口爽脆, 口感清新. 花雕醉鸡酒味略嫌不足, 肉质尚可接受.马兰头豆腐以心型作卖相有心思, 但可能因压缩在心型制盆内, 致令到仅余的水份流失, 加上麻油不足, 有少许干沥的感觉. 酸辣汤材料丰富, 可惜只酸不辣, 汤水”献汁”过厚.生煎包以一个小平镬作出品器皿, 馅料份量略少, 饱身略厚, 味道不过不失
更多
“小南国” 餐饮集团本年六月在香港开设首间大众化和新派的沪式面点, 店名取名为 “南小馆”, 选址前身同样是经营上海菜的夏面馆, 在原址重开上海面点, 想必是有备而来信心十足!
“南小馆”以西式茶座装潢, 店内以白色为主, 感觉清新雅逸.
全黑的天花板吊著漆黑的吊扇, 吊灯. 配以原木色的家俱, 很有欧陆包彩. 服务员station更一改传统风格, 碗碟等以籐篮代替抽屉放置, 整体包装别具心思, 令人眼前一亮.
进入店内服务员会以普通话齐声说 “欢迎光临”, 坐下后服务员拿著一只金黄色的黄铜水煲, 为我们冲上一杯清香的荞麦茶, 虽然每位六元的茶资,但仍然觉得物有所值.
前菜泠盆四小拼, 我们选了四喜烤麸, 凉拌木耳, 花雕醉鸡和马兰头豆腐.
四喜烤麸不过不失,
凉拌木耳以日本芥辣凉拌, 入口爽脆, 口感清新.
花雕醉鸡酒味略嫌不足, 肉质尚可接受.
马兰头豆腐以心型作卖相有心思, 但可能因压缩在心型制盆内, 致令到仅余的水份流失, 加上麻油不足, 有少许干沥的感觉.
酸辣汤材料丰富, 可惜只酸不辣, 汤水”献汁”过厚.
生煎包以一个小平镬作出品器皿, 馅料份量略少, 饱身略厚, 味道不过不失但卖相加分.
酥炸小黄鱼炸得酥脆, 外脆内嫩, 嫩滑的肉质带有微微的烤焦味, 令人回味.
排骨担担面, 面质软硬适中, 可惜芝麻酱不足, 味道不够香浓, 虾米碎, 肉碎, 榨菜碎及干葱碎等食材略嫌过少, 排骨有松肉粉处理过, 失去口感, 有待改善!
金网锅点馅料足, 锅贴底部煎得香脆, 以金黄色的丝网形状作为卖点, 也是我们当晚精选.
价钱大众化, 环境与食品卖相都别树风格, 算是一间有heart 的食肆, 唯独服务质素有些参差, 尚有改善空间.
8月10日在希慎广场已开设第二间分店的 “南小馆”, 看来此集团准备在大众化市场大展拳脚. 我们拭目以待…..
服务员 station
50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黄铜水煲
301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简洁的餐具和清香的荞麦茶~
496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有心思有卖相的泠盆四小拼~
430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材料丰富的酸辣汤~
129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酥炸小黄鱼~
46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金网锅点~
50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生煎饱~
29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担担面~一般
27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排骨~差
31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排骨有松肉粉处理过, 失去口感~差
35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忘记一提: 此脚踏车为全场拍照焦点~
41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张贴
评分
味道
环境
服务
卫生
抵食
用餐日期
2012-08-20
用餐途径
堂食
人均消费
$150.00 (晚餐)
推介美食
服务员 station
黄铜水煲
简洁的餐具和清香的荞麦茶~
有心思有卖相的泠盆四小拼~
材料丰富的酸辣汤~
酥炸小黄鱼~
金网锅点~
生煎饱~
担担面~一般
忘记一提: 此脚踏车为全场拍照焦点~
  • 泠盆四小拼
  • 生煎包
  • 酥炸小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