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8-02-25
228 浏览
又到了星期日,是享用拉面跟乌冬面的时间了,今次我在旺角四处寻觅之下,终于都被我找到了「吉列牛忌廉乌冬专门店」,这间集日本菜与韩国菜两者风格于一身的日本韩国菜餐厅。日本与韩国除了因为,曾经在历史上有过密切的关系之外,日韩两国在饮食文化上都有着很多相同的地方,例如同样喜有食海鲜水产的习惯,同样喜欢食炸鸡,也同样喜欢食牛肉,只是两国处理手法略有差异。例如日韩两国虽然都喜欢食鱼生,但是日本人喜欢食寿司食刺身,韩国人则喜欢寿司卷,生食章鱼,或以酱油腌蟹的方式享用。日韩两国人都喜欢食乌冬,不过日本的乌冬面身较粗,面质偏向弹牙。韩国人的乌冬面身则会偏向幼长,韩国乌冬口感相对日本乌冬则比较耐嚼。所以我最初看见「吉列牛忌廉乌冬专门店」的资料,同时被称呼为「日本菜」跟「韩国菜」的时候,当时白我曾经是有过一点点的迷茫。尤其是日本人跟韩国人,都是属于喜欢食牛肉的民族,他们各自都有名贵版本的贵价牛肉,日本人有「和牛」、「神户牛」、「松阪牛」与「近江牛」,韩国人亦有自己比较尊崇和追捧的「韩牛」。所以我一来到「吉列牛」,侍应很有礼貌地递上餐牌,我立刻看到餐牌内那些,制作跟切得十分整齐的炸吉列牛扒,让我对「吉列牛」感
日本与韩国除了因为,曾经在历史上有过密切的关系之外,日韩两国在饮食文化上都有着很多相同的地方,例如同样喜有食海鲜水产的习惯,同样喜欢食炸鸡,也同样喜欢食牛肉,只是两国处理手法略有差异。
例如日韩两国虽然都喜欢食鱼生,但是日本人喜欢食寿司食刺身,韩国人则喜欢寿司卷,生食章鱼,或以酱油腌蟹的方式享用。
日韩两国人都喜欢食乌冬,不过日本的乌冬面身较粗,面质偏向弹牙。韩国人的乌冬面身则会偏向幼长,韩国乌冬口感相对日本乌冬则比较耐嚼。
所以我最初看见「吉列牛忌廉乌冬专门店」的资料,同时被称呼为「日本菜」跟「韩国菜」的时候,当时白我曾经是有过一点点的迷茫。
尤其是日本人跟韩国人,都是属于喜欢食牛肉的民族,他们各自都有名贵版本的贵价牛肉,日本人有「和牛」、「神户牛」、「松阪牛」与「近江牛」,韩国人亦有自己比较尊崇和追捧的「韩牛」。
所以我一来到「吉列牛」,侍应很有礼貌地递上餐牌,我立刻看到餐牌内那些,制作跟切得十分整齐的炸吉列牛扒,让我对「吉列牛」感到十分渴望。
我尤其是很喜欢,「吉列牛」里面其中的一款招牌食品「忌廉牛肉乌冬」,我喜欢「忌廉牛肉乌冬」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忌廉牛肉乌冬」表面白茫茫一片的纯洁外貌,但是甜美的忌廉表面底下,竟然是浓味微辣的咖喱牛肉乌冬。
「忌廉牛肉乌冬」这种带强烈对比反差,但内外都是浓味食材的食品,完全符合我对味道要求的食品,我今次刻意帮衬「吉列牛」,也正正就是为了,品尝试味一次「吉列牛」的「忌廉牛肉乌冬」。
另一方面,「吉列牛」在楼面每一台的台头,都设置了一台疑似煮食用途的小炉具,这个小炉具正正就是,给我用来加热食店招牌吉列牛的主要工具。
我为了想试多点「吉列牛」餐牌上的食品,于是刻意选择了「吉列牛」餐牌里面的定食套餐。定食套餐除了有主菜吉列牛、忌廉牛肉乌冬之外,另外还可以选择两杯饮品。
于是我冒着饮品价钱可能超出定食规定,而需要额外加钱的风险,也刻意选择了两款沙冰饮品,一款味道是抹茶味的沙冰饮品,另一款味道则是紫薯味的沙冰饮品。
我一路拿着「吉列牛」的餐牌在心算,计算整餐的价钱,会否超出我银包里面带备钱银可以应付的上限,或许是因为我是文科生,数学一向都不擅长的关系吧,所以我还是计错数,计错了当晚「吉列牛」最后埋单的价钱。
不过亦正正因为如此,反而可以测试到「吉列牛」实际上不错的服务态度。因为向来没有信用卡的我,在「吉列牛」迫于无奈的情况下,被迫先走去银行提款,才能凑够数埋单,「吉列牛」愿意让我先去提款再找清余数。
所以我还是觉得,旺角「吉列牛」店员的服务态度都还不错,我食了差不多三百几十元的食品饮品,还需要先去银行提款,才能找数埋单。但是「吉列牛」店员仍信任我,容许我提款后才找清账单,这样的服务态度值得一赞。
回说我在旺角「吉列牛」点了一个「吉列牛」定食套餐后,在侍应端着食品出来之前,我望向餐厅玻璃窗幕墙外的旺角夜景,旺角的夜景对我来说是很美丽的夜景,而且在「吉列牛」压力不大的环境下用餐,感觉就更好了。
现在我都记不清楚时间了,我等候了大概二十多分钟,旺角「吉列牛」所以定食套餐食品,都差不多全部制作完成,摆放到我的台面面前,只差饮品未上台而已。
对我来说,旺角「吉列牛」定食的真正主角,当中包括这碗外表纯白色,内里面味道却跟外表浓郁的「咖喱忌廉牛肉乌冬」。
吉列牛套餐
25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享用「吉列牛」招牌食品之一,「咖喱忌廉牛肉乌冬」前有一件事非做不可的事,就是先拿手机为「咖喱忌廉牛肉乌冬」拍摄一张漂亮的照片,然后再补加一张,筷子夹着乌冬从忌廉中拉出来的照片。
就是这一张夹着乌冬「出水芙蓉」的图片,没有这一张亮眼的图片,我在「吉列牛」的食评价值也可能会大打折扣。乌冬汤除了有咖喱的香浓辣味之外,还有沾染了面头忌廉泡沫的甜味,跟牛肉的浓味。
至于「吉列牛」的乌冬,乌冬口感偏向比较韧,有口感。再沾染了面头含有奶油成份的甜味忌廉后,乌冬味道除了多了咖喱香味之外,还多了一分咖喱香料和辣味。
忌廉牛肉乌冬
31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至于「吉列牛」定食套餐的两款沙冰饮品,本来每款饮品里面,还另外插了一支朱古力味的饼干条,但是我因为担心小小一支朱古力饼干条,可能会影响破坏我晚上的睡眠质素,所以我最后还是没有吃下那些饼干条。
食店厨房还喷了不少忌廉泡沫,在那些沙冰饮品的面头,令本来味道已经很甜的「吉列牛」抹茶跟紫薯沙冰饮品,味道变得更甜。
「吉列牛」的抹茶沙冰,抹茶味道属于偏向较甜那一种,至于紫薯沙冰的味道,在加入了忌廉之后,就变得更香甜。所以忌廉对「吉列牛」沙冰甜味的影响委实不小,忌廉是「吉列牛」沙冰饮品不可不食的部分。
我喝了「吉列牛」很多抹茶跟紫薯沙冰之后,于是再拿起筷子继续享用,「咖喱忌廉牛肉乌冬」剩下的其他部份,尤其是「咖喱忌廉牛肉乌冬」碗内的牛肉。
「咖喱忌廉牛肉乌冬」除了味道有两个不同层次,甜辣两层互相分隔之外,里面还有真正的主角,被「吉列牛」厨房切成粒状的牛肉。
「咖喱忌廉牛肉乌冬」的牛肉,牛肉肉质相对于之后我享用的主菜「吉列牛」而言,「咖喱忌廉牛肉乌冬」牛肉肉质相对会较韧,这可能是因为牛肉精华被吸收进入咖喱汁里面,剩下牛肉肉质会偏硬的关系吧。
「咖喱忌廉牛肉乌冬」是我当晚,「星期日拉面时间」的主角,另一个主角亦差不多是时候登场。今次「吉列牛」定食的另一个主角,是被炸至五成熟程度,然后可以再放上烤炉煎主角的「吉列牛」。
我把已经一块被「吉列牛」厨房预先炸好,再切成一块块的炸吉列牛,放到烤炉上面加热煎熬,直至吉列牛被加热至到九成至全熟,可以放入口为止。
或许你会好奇问我,为什么我会选择非食「Well done」全熟程度的炸牛扒不可呢?因为我自从五年前因病入院后,身体免疫系统大不如前,肠胃也变得比以前更敏感,所以我亦尽量少食生冷食品,就连吉列牛也尽量要煎至全熟才能安心放入口。
虽然被加热煎至全熟的吉列牛,肉质在所难免地会变得较硬较韧,但是「食得咸鱼抵得渴」,我不想再让自己的肠胃受折磨,尽量避免让自己再次肠胃和消化系统再承受风险,所以吉列牛还是再烤熟一点比较稳阵。
全熟的炸吉列牛,虽然口感是会比较干和缺乏肉汁,但是起码吉列牛扒本身,还保留了很多程度的牛肉原味,炸吉列牛肉的皮层口感还是十分香脆。牛肉以油炸方式煮至八九成熟上台,至少还能确保牛肉还能保留它自身的肉味。
后来我还发现,原来「吉列牛」的定食套餐里面,还另外附上一碗白饭,让食客可以用白饭佐配吉列牛来慢慢享用。
「吉列牛」厨房还刻意为白饭顶层,铺上了一层调味料,令白饭味道不会太过清淡。用味道不太单薄的「吉列牛」白饭去配「吉列牛肉」,令本来味道偏浓的「吉列牛肉」味道不会过份偏咸,这就是「吉列牛」定食套餐应该做到的效果吧。
加上「吉列牛」不介意,先让我去银行提款,回来「吉列牛」后再找清账单余款的开明办事手法,都是我最欣赏,和以后可以再光顾「吉列牛」的原因之一,我虽然没有信用卡,但我一向不会拖数,我会自行找清账单的。
现在附上我在银行提款后,回到「吉列牛」付清账单后取回的收据,我是真金白银光顾「吉列牛」,一毛钱也没有亏欠的!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