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5-09-05
3545 浏览
殖民时期初,西、上、中、下环(下环即现今湾仔、铜锣湾一带),以四环九约方式规划成「维多利亚城」,是香港最早发展地区。其余三环发展迅速,唯独西环仍有保留旧区风貌。今晚的目的地是西营盘,在港铁站附近的第二街、第三街、正街和高街一带可谓卧虎藏龙,不少隐世美食都藏身于旧楼之间,在这里发掘美食成为周末假日拍拖的好去处。这一带一向给我的感觉是抹不掉的老香港古风,却绝不是食古不化,西方文化融入到每个角落,不同国家美食集合于此地,由外国风情Cafe、本地情怀冰室、丰盛浪漫晚餐,到日式佐酒小吃,让这个怀旧老区锐变出一番别有风格的写意味道。今天到访的Locofama 便是其中一间,蜗居在巷尾,餐厅以浅色、简单的木系设计为主,配以黑白分明的色彩勾勒出动静皆宜的空间,大幅的落地窗在夕阳缓降的假日黄昏下,让柔弱的余晖延伸到室内,此时坐在面向窗外的长枱高座就是二人世界的最佳位置。虽然餐厅的装潢走的是休闲风格,但播放着节拍强劲、动感十足的音乐,为懒洋洋的假日注入动力。吃得「有机」,已经是现今世代的新方向,有需求,便有供应,主打采用有机食材的餐厅,在这几年间,的确愈开愈多,不过,打着「有机」、「健康」的旗号,餐牌定价
今晚的目的地是西营盘,在港铁站附近的第二街、第三街、正街和高街一带可谓卧虎藏龙,不少隐世美食都藏身于旧楼之间,在这里发掘美食成为周末假日拍拖的好去处。这一带一向给我的感觉是抹不掉的老香港古风,却绝不是食古不化,西方文化融入到每个角落,不同国家美食集合于此地,由外国风情Cafe、本地情怀冰室、丰盛浪漫晚餐,到日式佐酒小吃,让这个怀旧老区锐变出一番别有风格的写意味道。
今晚用膳的Locofama,正是主打有机健康西菜,尽可能用本地有机食材。从餐牌上已经看出餐厅的用心,每道菜都会清楚写上用的食材,还特别附上四种注释,包括:Gluten-free、Vegetarian、Protein、Paleo,让你清楚知道每道菜背后的健康价值,选菜时更易做决定。
其中「Paleo」这词相对应该比较陌生。今天人们注重饮食健康,又要减肥,于是,有林林总总的饮食方式由此而生,各说各理。其中Paleo Diet就是指「原始人饮食法」,Paleo 意思是石器时代,它提倡我们要学原始人的饮食方法,那个时代的人根本不会吃到谷物制品、奶类制品(芝士、牛油等)、或处理加工过的食品,而相对地他们亦较少出现痴肥、糖尿病、癌症等问题。
另外,Gluten-free diet 亦是近年开始流行的「无麸质饮食」,gluten 就是小麦等天然谷物中的蛋白,而我们日常吃的面包、意大利粉、通粉等都是用小麦磨成的白面粉制成,所以都含有gluten。这种饮食法主要是针对对gluten过敏的体质而设的一种调整肠胃的饮食方法,换句话说不是所有人都适用。也不是所有谷物都含gluten,例如米、荞麦、藜麦等就是gluten-free。如果你一向有肠胃问题,不妨试试多吃gluten-free 的食物,看看是否有帮助。
(vegetarian, gluten-free)
onion, asparagus, cauliflower, mushroom, tomato
以藜麦代米,营养丰富得多。除了丰富的蛋白质,还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矿物质。对注重体重又爱美的女士,低钠、低脂、低升糖值、低热量的藜麦,绝对是首选。虽称作炒饭,但煮藜麦不用油,吃得健康。
混了白、红、黑三色。红色含较多纤维和铁质,有补血之效;黑色则含丰富矿物质,补肾之选。三色混在一起,烟韧度更有不同,加上爽口的芦荀、软腍清甜的洋葱丝、腍得散开的西兰花和软滑带菌香的蘑菇,还有最后的蕃茄酱作调味,做成多层次的口感和味道。
(vegetarian)
chili flake, cheese, tortilla, garlic sesame cream sauce
这是见过最薄的quesadilla,又薄又脆,轻轻一咬便咔嚓的,碎了。包著新鲜的菠菜碎,切得较粗,菜青味特别鲜。芝士融在菠菜之中,淡淡的芝士香没盖过菠菜香,只是轻轻地点缀。一向觉得菠菜跟软芝士如ricotta最夹,没想到跟融掉的硬芝士也可以有不错的效果。
(gluten-free, protein)
asparagus, cherry tomato, basil oil
跟日本菜的西京烧不同,这个用上西京味噌调味的三文鱼,没有浓郁的酱汁,放在4段芦荀之上,下层却只有几滴青绿色的basil oil。三文鱼看上去偏干,尤其侧面。薄薄的鱼皮,煎得香脆,没有多余的油。
很喜欢粗身的芦荀,口感比幼身的爽得多。别小觑小小的车厘茄,咬下去,爆出来的蕃茄汁十分清甜。
「有机饮食」不一定是平淡乏味,更不等如素食,在我看来,它跟咖啡一样,是生活态度的一种,而Locofama 就正正把这种态度表现出来。随意简单的开放厨房,简朴的木制装潢,健康创意的食物,让人吃得身心舒畅。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