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3-09-03
891 浏览
楚记,对好多港岛区老飨来说,是一个熟识的名字。听旧同事说,《楚记》曾经在北角有过一段光辉历史,但我认识楚记的当年,已经是一间楚楚可怜的烧腊店,虽然在铁行里这一条后巷,感觉的确是楚楚可怜,但依然的风光满面,甚受中环中心整栋大楼上班人士的爱戴。楚楚可怜的铁行里楚记,因为租金上涨而光荣结业。主打的旗舰店没有了,一众人士回来留守位于卑利街的旧店,楚楚可怜地,也隐蔽地,继续经营。事隔多年,那一天在中环闲逛,发现卑利街的其中一旁正在重建,楚楚可怜的卑利街楚记,也消失了。当天晚上,无事上网输入了楚记两个字,发现楚记仍在经营,不过位置就是吉士笠街。我所知的吉士笠街,只是大道中街口的补鞋档同水记的牛沙瓜,其余的吉士笠街,只是一条没有人烟的冷巷。幸好,我对中环的横街小巷算是熟识,这一寻访楚记,我由大道中的补鞋档开始,穿过了水记,过了威灵顿街,就在远处,让我发现了《楚记》两个大字。终于找回了楚记,当然是开心满足,然而现今的楚记,实在是太过可怜了,本来在卑利街,已经很艰苦地经营著一家又老又残又灯光不足的店,如今更要迁至吉士笠街巷仔,而店舖虽是新装修,但应该用上了带点复古色彩的平价材料,整个店令我感觉似一间蛇舖
楚楚可怜的铁行里楚记,因为租金上涨而光荣结业。主打的旗舰店没有了,一众人士回来留守位于卑利街的旧店,楚楚可怜地,也隐蔽地,继续经营。
事隔多年,那一天在中环闲逛,发现卑利街的其中一旁正在重建,楚楚可怜的卑利街楚记,也消失了。当天晚上,无事上网输入了楚记两个字,发现楚记仍在经营,不过位置就是吉士笠街。我所知的吉士笠街,只是大道中街口的补鞋档同水记的牛沙瓜,其余的吉士笠街,只是一条没有人烟的冷巷。幸好,我对中环的横街小巷算是熟识,这一寻访楚记,我由大道中的补鞋档开始,穿过了水记,过了威灵顿街,就在远处,让我发现了《楚记》两个大字。
叉烧,入口是香甜的,虽然是有点点儿的硬同瘦,但肉味同糖味都充足。咬口感觉,皮脆全是因为烤脆了的糖,肉香可口。另外是烧肉,皮虽然未够酥化,但入口是脆的,可是肉质比较粗,然而这也是时常被中环其他的烧腊店比下去的原因。再者,看上去这饭好似未上色,细心把肉翻开,这儿把豉油细心的放在中央,拨开肉就有了。
楚楚可怜的楚记,继续努力吧。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