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3-09-19
3386 浏览
自2011起便晋升米芝莲三星殊荣的8 1/2 Otto e Mezzo BOMBANA一直都是我wish list的头三位 ,虽久仰大名但一直都找不到机会(或籍口)来品尝这里的意大利菜。Umberto Bombana其实早在香港已甚有名堂,他是已拆卸的前丽嘉酒店Tosca的主厨,同时亦是国际白松露菌大使。在餐前看到主理人如此厉害的名衔后,对餐厅的期望又更高了 。朋友早于两个月前便贴心的订了午餐时段的位置,虽曾屡次作改动,但餐厅方面还是很细心的再次安排和确认,未去己已经留下好感 。中午十二点抵达餐厅时,就只有寥寥可数的几个客人。我得们两人被安排坐中间的四人座位,虽不在落地窗前,但既然餐厅只在二楼,也没有什么可惜 。相较之下,意大利菜轻松的进食气氛更合我意,个人喜欢不拘谨、方便对话的氛围,上次和朋友去Cepage (好像已经关了) 感受那种人盯人的服务真让我这个乡下人有点吃不消 。酒牌有好多种类的选择,价钱也不是天价,只是我们对颜色鲜艳,名字新奇的鸡尾酒兴趣更大。最后,我们听从一位女侍应的推荐,分别点了Green Apple Martini ($130) & Cherry Mar
朋友早于两个月前便贴心的订了午餐时段的位置,虽曾屡次作改动,但餐厅方面还是很细心的再次安排和确认,未去己已经留下好感 。
用真正的青苹果蓉和琴酒调制而或,非常易入口,口味清新而酒味不浓,适合午餐或Happy hour作开胃酒 。
餐厅提供三款烘得微温的面包和两种小孩最爱的脆条和薄片。
我本身不太爱吃面包,虽然烘得外脆内软,但无甚惊喜,味道亦不过不失。个人较喜欢当中加了黑橄榄的一款面包,软软的面包和烟韧的橄榄带来多重口感 。
我对意大利火腿非常有情意结,而这里所供应的亦是我吃过最好吃的巴马火腿之一。 切成细薄一层的巴马火腿带浓郁的咸香味,肉质肥瘦均匀,带有适度的油份,口感不会过干,而且份量给得很慷慨,能完整地包裹下面切得厚薄相若的蜜瓜。 西西里蜜瓜啖啖软绵,比国内生产的、像糖水一般死甜的蜜瓜要来得好吃,也没半点青涩味,非常清甜 。
三者中我最喜欢浓而不腻的朱古力挞,中间的朱古力酱甚幼滑,甜点适中,也没有我抗拒的苦涩味,饼皮厚薄适中,脆脆的,牛油味不会过重 。小巧的一件,作为饭后甜点刚刚好。朱古力雪糕倒是没什么惊喜,味道比一般外间的出品来味道来得浓郁,但也不见得特别细滑。朱古力奶暖暖的,不会像溶了的朱古力般甜腻,只是如果能换成一杯咖啡的话会更搭旁边的朱古力雪糕 。
当我们吃完的时候,餐厅己经全满了,看来他们午餐时段只做一轮。这对客人来说绝对是好事,能在无压力的环境下好好品尝每一道菜和舒适的环境 。比较法国餐厅的话,食物卖相就谈不上精致,但这里提供了一个轻松写意的进食环境,不需拘谨,更合我意 。服务质素当然也是很高水平,上菜时都会贴心地稍作说明。
整体来说,这餐厅准备的佳肴水准很高,特别是前菜的Parma ham & melon 最让我难忘 。可惜的是主菜份量不足,吃完还有一点空虚感。甜品方面如果卖相能更精致、并增加选项就好了。
我们越吃越发现旁观的食客都似是识途老马,大多弃Set lunch而点a la carte。散叫的食物看似更美味,驰名的黑松露片也是做食客面前阵阵批下的,更添鲜味 。自家制雪糕也非常吸引。相信这些才是这米芝莲三星餐厅的重头菜。
非常感谢朋友的请客,下次有机会的话,一定会试试a la carte menu 。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