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37
11
等级4
2011-02-18 20 浏览
在OR看到很多弥月屋的漂亮相片, 恨不得能早点来这里享受一下怀旧的乐趣, 终于在一个平日的晚上达成心愿 餐厅的外型有点像一个时光宝盒, 以木材和玻璃作主要材料, 大大的木招牌带出的怀旧感觉, 配合落地玻璃的现代特质, 两者未见有冲突, 反而带出一点点神秘感, 引起途人有进入店内一窥全豹的冲动. 走进店里面立即感受到店主的诚意, 左边设计成日本古老街头的露天食店, 有木枱木櫈, 座位旁有街灯和电灯柱, 墙上贴满五, 六十年代的电影海报和一些广告标语; 右边则是日本家庭最爱的塌塌米, 咕臣坐垫配合矮木枱, 很有家庭气氛, 若然冬天能换上有暖炉的矮枱, 另加一张大棉被围著脚部, 噢~ 相信每枱客人最少坐它三两小时 店的尽头是一个小偏厅, 有旧式电视, 旧式风扇和一些生活小摆设, 活脱脱就是一个六十年代的日本家庭!! 我们选了坐塌塌米, 兔飞快脱去鞋子跳上塌塌米, 鞋子亦顺其自然地纷散两边, 于是我便把它们收拾起来整齐放在塌塌米旁边, 兔伸了一下舌头, 算是向我道谢吧... (就是这个表情... )我们点好食物后没有一刻安定, 拿著相机四处拍照, 由门口拍到入店的尽头, 之后再由尽头拍出门口
更多
在OR看到很多弥月屋的漂亮相片, 恨不得能早点来这里享受一下怀旧的乐趣, 终于在一个平日的晚上达成心愿
时光倒流的弥月屋
10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餐厅的外型有点像一个时光宝盒, 以木材和玻璃作主要材料, 大大的木招牌带出的怀旧感觉, 配合落地玻璃的现代特质, 两者未见有冲突, 反而带出一点点神秘感, 引起途人有进入店内一窥全豹的冲动. 走进店里面立即感受到店主的诚意, 左边设计成日本古老街头的露天食店, 有木枱木櫈, 座位旁有街灯和电灯柱, 墙上贴满五, 六十年代的电影海报和一些广告标语; 右边则是日本家庭最爱的塌塌米, 咕臣坐垫配合矮木枱, 很有家庭气氛, 若然冬天能换上有暖炉的矮枱, 另加一张大棉被围著脚部, 噢~ 相信每枱客人最少坐它三两小时
店的尽头是一个小偏厅, 有旧式电视, 旧式风扇和一些生活小摆设, 活脱脱就是一个六十年代的日本家庭!! 我们选了坐塌塌米, 兔飞快脱去鞋子跳上塌塌米, 鞋子亦顺其自然地纷散两边, 于是我便把它们收拾起来整齐放在塌塌米旁边, 兔伸了一下舌头, 算是向我道谢吧... (就是这个表情...
)
古旧街道
22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旧日本的家庭摆设
25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一幅玻璃分隔开两个世代
13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我们点好食物后没有一刻安定, 拿著相机四处拍照, 由门口拍到入店的尽头, 之后再由尽头拍出门口, 店员们亦见怪不怪, 好像客人真的安安定定坐著不拍照, 那便可能有问题了...
边拍照边听著近藤真彦的歌, "Highteen Boogie", "Momoko", "Just For You" 一首首陪著我少年成长的熟悉旋律, 好像刻意营造一个给我重温少年梦的环境, 多谢弥月屋!!

食物在不知不觉间出现在我们枱上, 先来的是和菓子"士多啤梨绿茶大福", 饼皮够烟韧, 绿茶馅没有预期中的甜, 士多啤梨吃得出是新鲜的, 但同样不太甜, 整体感觉是味道偏淡, 个人来说不太习惯这样清淡的和菓子, 向店员查询后, 原来是店主刻意改变和菓子过份偏甜的口味, 而且注重健康的人都不喜欢吃太甜, 所以尽量保留食材的原味, 这也许是一个饮食新方向吧
大福味道太淡口...
14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紧接著的是洋和菓子"三色炖蛋", 三色分别是红豆, 焦糖和杏仁, 红豆和杏仁都同样偏淡, 焦糖炖蛋的味道OK, 面层够脆, 口感甜美滑溜, 吃甜品的感觉终于回来了

另一个洋和菓子"苹果批"卖相吸引, 用原个苹果制作, 皮酥馅甜, 能吃到一丝丝的苹果肉, 再加上吉士的滑溜, 绝对是推介首选!!
热饮的绿茶味奶茶好好饮, 淡淡茶香中带出阵阵的甜味, 茶的质地够顺滑, 同样要推介.
味道不太突出的三色炖蛋
18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表现最佳是苹果批
8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绿茶味奶茶够香够滑
7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尽管有些甜品的味道不太合意, 但在这时光倒流的空间里面, 依然有舒适满足的感觉...
耳边又享起近藤真彦的歌, 今次是"夕阳之歌"...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张贴
评分
味道
环境
服务
卫生
抵食
用餐途径
堂食
人均消费
$60 (宵夜)
推介美食
时光倒流的弥月屋
古旧街道
旧日本的家庭摆设
绿茶味奶茶够香够滑
表现最佳是苹果批
一幅玻璃分隔开两个世代
  • 苹果批
  • 绿茶味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