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08-01-12
48 浏览
这次是因为MM兄回港料理私务,一众围内食友当然要出来吃吃饭。也因为MM嫂想吃豆豉炒蟹,一行十二人,来了兴记。这里的服务,是出了名的「好」,入席前,也照例的劳劳气气。召来主理人,随便叫几个菜,来这里吃了多年,这里的菜色少变,吃的也是那几味。叫了六小福、油盐水浸蚬、豉油王煎中虾、古法避风塘粉蟹、咕噜肉,单尾当然是鸭河及艇仔粥。未起菜,例必在喝蔗水,不过是晚有新点子,是MM兄带来的纯金烧酌,在此谢过。是晚的六小福,是粉肠、猪舌、土鱿、猪肚、鱼肚及菜心。六款菜色中,最受欢迎的当然是鱼肚,煮得软腍,一夹起已知胶质丰富,不滋补也至少养颜,一扫而光。是晚的猪粉肠有点苦味,猪肚及猪舌是仍然不错,土鱿是照旧的口感弹牙,但完全没有味道。最欣赏的,还是那几条菜心,清甜翠绿,吃了这么多年,六小福中菜蔬的那一味,一向也是精选;油盐水浸蚬也是每次来都叫,是次特地嘱咐其要减胡椒。辛辣味减了,但仍然鲜甜无比,难得的是同煮的韮菜也鲜甜没有渣,也不可错过;豉油王中虾也很美味,中虾开边,拉油后再下酱油爆炒,只只够味,脆得连虾壳也可以一起吃的。最不能错过的,就是这里会将一块块的虾壳炒出来,吃起来除了冶味,也像虾片般卜卜脆,用
这里的服务,是出了名的「好」,入席前,也照例的劳劳气气。召来主理人,随便叫几个菜,来这里吃了多年,这里的菜色少变,吃的也是那几味。叫了六小福、油盐水浸蚬、豉油王煎中虾、古法避风塘粉蟹、咕噜肉,单尾当然是鸭河及艇仔粥。
未起菜,例必在喝蔗水,不过是晚有新点子,是MM兄带来的纯金烧酌,在此谢过。是晚的六小福,是粉肠、猪舌、土鱿、猪肚、鱼肚及菜心。六款菜色中,最受欢迎的当然是鱼肚,煮得软腍,一夹起已知胶质丰富,不滋补也至少养颜,一扫而光。是晚的猪粉肠有点苦味,猪肚及猪舌是仍然不错,土鱿是照旧的口感弹牙,但完全没有味道。最欣赏的,还是那几条菜心,清甜翠绿,吃了这么多年,六小福中菜蔬的那一味,一向也是精选;油盐水浸蚬也是每次来都叫,是次特地嘱咐其要减胡椒。辛辣味减了,但仍然鲜甜无比,难得的是同煮的韮菜也鲜甜没有渣,也不可错过;豉油王中虾也很美味,中虾开边,拉油后再下酱油爆炒,只只够味,脆得连虾壳也可以一起吃的。最不能错过的,就是这里会将一块块的虾壳炒出来,吃起来除了冶味,也像虾片般卜卜脆,用来下啤酒,极品!不过此品一点不便宜,是晚收16蚊一两,加埋秤称之差,绝对是星斑价钱了;是晚的蟹,只选古法避风塘炒,还是要「微辣」。吃起来仍然很香,蟹够大只多肉,辣度减少,感觉温和,比较起坊间的避风塘炒蟹,仍然喜欢最正宗的,即是这个古法炒;Oli说很久没吃咕噜肉了,当然要叫一碟来吃。这里的不是用炆头猪肉,而是用肉片,吃起来是脆浆多肉少。不过甜酸的平衡做得不错,尤其在吃辣后吃此品,胃部也舒适一点的。
埋单二千五百多,每人二百一。始终要吃最正宗的避风塘炒蟹,也要来这里。
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大家可以聚首吃餐饭,所以纵使服务低劣,也会是给「笑面」的,下次吃过。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