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
23
9
餐厅: 百樂潮州酒樓
资讯:

为推动全港减盐减糖新饮食文化及新生活态度,环境及生态局、降低食物中盐和糖委员会及食物环境衞生署食物安全中心推出了「少盐少糖食店计划」,参与食肆会提供少盐少糖选项予顾客,部份更会提供特定减盐减糖菜式。参与减盐减糖食肆会获发计划标志,以供张贴於店舖内,供顾客识别。详情可在此浏览:https://www.eeb.gov.hk/food/cn/committees/crss/restaurants.html

等级4
532
1
2015-06-15 1041 浏览
今日食潮州菜, 同大家讲句潮语: 娃是香紧撚(我是香港人)…希望唔好比编辑弹翻转头…哈哈哈…前一编聘珍楼食评, 讲到聘用Hei是源于日本古音的B、P、H互换, 也有提及潮州话和福建话的特色. 今天食潮州菜, 再继续发多阵噏风. 话说上次讲到潮州和福建话都没有F音, 所以福建人讲广东话, ”食饭”会变成”食幻”, 而潮州人讲广东话, ”食饭”则变成”食扮”, 就算潮州话本身, ”食饭”也读”jak bung”. 纵使古代英文都没有F音和V音 (F音是现代产物), 古代英文有F字, 但都不是发F音, 不知何时开始, 全世界有很多地方的人, 把发开B或P音的字, 忽然地变成了发”F”音, 就好像诗圣大名”杜甫”, 古时的发音的确是发P音, 读”杜普”, 而到现代就变成了发F音, 读”杜苦”. 有些民族改变了发音, 但有些又没有改, 其中一种说法是, 当人口迁移, 某些语音的特质便会凝固, 不再有变化, 反而原居地的语音会不断改变, 就如例子, 英国人在十七世纪初移居美洲, 英语的”R”音便在美洲形固了, 从此, 美国英语都带有这种卷舌的”R”音, 反而英国本土经过不断变化, R音渐渐消失了.
更多
今日食潮州菜, 同大家讲句潮语: 娃是香紧撚(我是香港人)…希望唔好比编辑弹翻转头…哈哈哈…
54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前一编聘珍楼食评, 讲到聘用Hei是源于日本古音的B、P、H互换, 也有提及潮州话和福建话的特色. 今天食潮州菜, 再继续发多阵噏风. 话说上次讲到潮州和福建话都没有F音, 所以福建人讲广东话, ”食饭”会变成”食幻”, 而潮州人讲广东话, ”食饭”则变成”食扮”, 就算潮州话本身, ”食饭”也读”jak bung”. 纵使古代英文都没有F音和V音 (F音是现代产物), 古代英文有F字, 但都不是发F音, 不知何时开始, 全世界有很多地方的人, 把发开B或P音的字, 忽然地变成了发”F”音, 就好像诗圣大名”杜甫”, 古时的发音的确是发P音, 读”杜普”, 而到现代就变成了发F音, 读”杜苦”. 有些民族改变了发音, 但有些又没有改, 其中一种说法是, 当人口迁移, 某些语音的特质便会凝固, 不再有变化, 反而原居地的语音会不断改变, 就如例子, 英国人在十七世纪初移居美洲, 英语的”R”音便在美洲形固了, 从此, 美国英语都带有这种卷舌的”R”音, 反而英国本土经过不断变化, R音渐渐消失了.
61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其实潮州话的”食”字也十分有趣, 潮州话讲”食汤”和”食茶”, 其他例如吮、啃、吸等都是用”食”字代替, “食”作为”代动词”, 与香港人用的”做”字可作对比, 香港人讲: 学生"做"功课和翻公司"做"数, 但不会讲"计数"….. 但再讲, 肯肯定 会被编辑打回头了.
1719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讲起百乐潮州酒家, 确是无人不识, 餐牌上也印有创办人的介绍, 但传闻还有另一位名人…,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上网了解….
170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此店为于新世纪广场内, 因隔离就是旺角火车站, 在自由行当旺的时候, 中午时份, 商场内五、六楼的酒家食肆, 基本上是长期满座, 你想帮衬都要等半小时以上, 晚上时间反而好一点, 今天早到, 无需要等位, 直入, 立即有得食, yeah…..
潮式冻蟹
$1200
46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一般的花蟹品种有红蟹、蓝蟹、白蟹和三点蟹, 最贵是潮州餐馆用的红蟹, 红蟹特征: 钳大身小, 不成比例, 但味道鲜甜, 最靓的花蟹来自汕头汕尾, 泰国货大多只是壳大肉少, 绝对是虚有其表, 味道不济. 两斤以上的靓大的红蟹, 近年涨价痴晒线, 就算你比得起钱, 也无货供应.
蟹钳大, 估计都有三两.
38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食潮州冻蟹, 最好是二斤左右, 因蟹小年龄轻, 蟹味不及大蟹, 加上煮后收缩, 若少过一斤, 纵使鲜味不减, 但吃起来没有了啖啖肉的口瘾, 这只一斤半未够两斤, 刚刚好.
啖啖肉的蟹脚, 蘸镇江醋一流!
64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上台时, 硬硬的蟹壳已拑碎, 雪白蟹肉, 入口虽未够冻, 感觉到微微温度, 但肉质爽甜, 蟹味浓. 蟹脚爪顶身部份有一点点的蟹膏, 连蟹肉入口, 甘香鲜甜, 蘸点点醋, 可突出蟹味之余, 更加醒胃.
1832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卤水鹅片是潮菜经典, 也是判断潮菜餐馆水准的重要指标. 现在后生仔喜欢啖啖肉, 潮式卤味必选卤水鹅片, 但其实卤水鹅下庄更软滑, 尤其是鹅髀下部最香嫩.
卤水鹅片(例牌$188)
64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出名的店, 用新鲜汕头狮头鹅, 鹅固然是重点, 但卤水汁也是灵魂, 一锅卤汁, 由食店开张制作至今. 陈年卤水胆汁, 其年龄分分钟老过我们台中人, 只需每几天加入药材、花椒、陈皮、八角、丁香等, 保持卤水香浓度, 加上每天不断把鹅放入卤水内煮, 鹅肉汁和卤水互相混合, 味道随著时间而丰厚, 很多小型菜馆, 单是卤水鹅, 便可"一𩠌"走天涯.
卤水鹅片
34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老字号潮州食店, 三十多年的秘制卤水, 甘香, 咸淡适中, 药材味道不重, 恰到好处, 细嚼鹅片, 卤汁的啖啖清香, 肉质嫩滑,富油香,全不觉得老韧, 蘸一点蒜蓉白醋, 中和咸、酸、甜三味, 如加一些辣椒丝, 口感味觉将会更胜一筹.
豆酱龙岗鸡 (例牌$160)
74 浏览
1 赞好
0 留言
豆酱龙岗鸡是潮汕特色名菜, 黄豆蒸熟发酵, 制成有名的普宁豆酱, 更是无人不识. 豆酱鸡属广州八大名鸡之一. 豆酱煮鸡, 味浓、咸香而微甘.
32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香港人熟悉的三大靓鸡: 嘉美鸡、龙岗鸡、清远鸡, 当然还有文昌鸡. 虽然嘉美鸡由优良品种杂交所出, 但鸡味偏淡. 清远鸡则身形瘦细, 皮薄肉实, 只适宜煲汤或做白切鸡. 而龙岗鸡身形肥大, 肉质丰厚嫩滑, 黄油多, 味香, 最适合用来闷.
1877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两面黄即是潮式糖醋伊面, 虽用油煎, 但师傅手艺了得, 煎得干身, 脆口, 吃时蘸醋, 愈吃愈开胃. 传统潮州人在生日时才吃两面黄, 因烹调费时又考功夫, 以前的一般潮州菜馆更不是间间供应. 传统的两面黄不是用鸡蛋面, 而是用鸭蛋面, 不单更香, 而且黏胶度高, 入口更烟韧, 现代人怕了鸭蛋的高胆固醇, 才改用鸡蛋.
两面黄($128)
65 浏览
1 赞好
0 留言
金黄色的面饼, 蘸浙醋或沙糖, 入口, 酸甜两种味道, 开胃. 个人认为, 如果是当主菜来吃, 蘸醋最适合, 增加脆口感之余, 更可去油腻, 但而如果是当饭面最后一道菜, 则蘸沙糖是最佳甜品.
43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这份黄金伊面, 煎得金橙黄色, 加了醋和沙糖, 引出多重口味, 沙、酥、脆、酸、甜、香. 味道混乱中带出惊喜, 如果可以加些少韭黄碎, 入口更胜一筹.
1971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潮州曾经是产糖地区, 所以潮州的甜品都是偏好以砂糖烹调. 反沙芋材料只是芋头与沙糖, 看似简单, 但做法烦琐, 尤其是炒沙糖的功夫, 火喉要准, 时间要短, 炒得糖浆太稀, 反沙失败, 但时间过长, 炒得焦㶶, 同样失败, 绝对考厨工手艺. 即叫才即煮, 把沙糖慢火煮成糖胶, 包裹芋条, 花时间也讲心机, 起码十五分钟.
反沙芋 ($108)
49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煮出来的四正的长条形, 卖相吸引, 芋条表面包著白色糖衣, 葱花点点, 所谓阳春白雪. 入口, 芋头香甜, 外层微脆, 白糖够薄均匀, 口感粉嫩松化.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张贴
评分
味道
环境
服务
卫生
抵食
用餐日期
2015-06-11
用餐途径
堂食
人均消费
$400 (晚餐)
推介美食
潮式冻蟹
$ 1200
蟹钳大, 估计都有三两.
啖啖肉的蟹脚, 蘸镇江醋一流!
卤水鹅片(例牌$188)
卤水鹅片
豆酱龙岗鸡 (例牌$160)
反沙芋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