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5-04-18
2166 浏览
泰国菜对我来说是一个温和的缓冲。它不似西菜般对食料有另一套的处理方式, 口味和我们亚洲人完全不同, 可以带来强烈的冲击; 也未如中国𩠌菜般贴近住家, 你可能会家常便饭之中找到雪菜肉丝炒年糕, 但却甚少见人把木瓜沙律放上餐桌。当我外出吃饭的次数多了, 味蕾感觉疲惫了, 再次外出吃饭时我都倾向寻味东南亚。亚洲人的舌头, 还是会习惯亚洲的调味,却又会有一定程度的新鲜感, 去满足我要尝新的欲望。是晚来到湾仔W Square的新泰东南亚餐厅吃晚饭。和同一幢大厦的其他餐厅一样, 装修是别致舒适的。墙上、灯光都透出「泰味」, 恰如其份的异国风情轻易地把食客的情绪引导至怡然的层面。餐厅面积虽大, 但也坐了个八九成满, 可见其人气不俗。另一个让我很欢喜的是新泰的菜单造功精美, 硬纸、大字、美图, 看起来简单易明。而且选择数量繁多, 我们只有两个人去吃, 就只好多花时间去慢慢拣出心水。先来一份串烧沙嗲。仔细想想, 一般我吃泰菜的时候都甚少点这一味。大约是因为小时候在深圳住, 街上总是有很多新彊人在卖串烧肉类。不论孜然粉下得多重, 那些肉闻起来味道总是怪怪的, 也间接令我对一串串的肉充满了戒心。但当然, 现
当我外出吃饭的次数多了, 味蕾感觉疲惫了, 再次外出吃饭时我都倾向寻味东南亚。亚洲人的舌头, 还是会习惯亚洲的调味,却又会有一定程度的新鲜感, 去满足我要尝新的欲望。
是晚来到湾仔W Square的新泰东南亚餐厅吃晚饭。和同一幢大厦的其他餐厅一样, 装修是别致舒适的。墙上、灯光都透出「泰味」, 恰如其份的异国风情轻易地把食客的情绪引导至怡然的层面。餐厅面积虽大, 但也坐了个八九成满, 可见其人气不俗。 另一个让我很欢喜的是新泰的菜单造功精美, 硬纸、大字、美图, 看起来简单易明。而且选择数量繁多, 我们只有两个人去吃, 就只好多花时间去慢慢拣出心水。
先来一份串烧沙嗲。仔细想想, 一般我吃泰菜的时候都甚少点这一味。大约是因为小时候在深圳住, 街上总是有很多新彊人在卖串烧肉类。不论孜然粉下得多重, 那些肉闻起来味道总是怪怪的, 也间接令我对一串串的肉充满了戒心。但当然, 现在在香港吃, 是不用担心那么多的。
一份六串的沙嗲串烧有齐了三种肉, 牛、猪和鸡。但不论是哪一种也好, 肉质也太干韧, 只怕是烧过头了吧。沙嗲颇有花生之香, 却觉得可以再辣一点惹味一点。份量也嫌少了一点, 酱怪们应该会有微言了。 另一款小食拣了不那么常见的蛹虾。鲜虾去壳, 缠上全蛋面炸至金黄, 香口。配的是泰式酸甜酱, 虽然不太特别, 但作佐酒小吃也是不错的。比起虾肉, 我更中意吃的是酥脆的蛋面。口感像小时候常吃的妈咪面, 但当然, 味道不那么浓啦。 这是不是吃泰国菜的指定菜式之一呢? 通菜, 又有「抽筋菜」之名。老一辈常说多吃会容易抽筋, 也不知道有几成真。但通菜的口感爽甜, 加上马拉栈的惹味, 炒起吃来特别好吃。通菜不吸油, 很多地方都会把通菜炒得油搭搭的。但新泰在油份控制方面拿捏得很不错。 这个我当然知道一点泰味都没有。不过吃东西, 贵乎拣自己中意吃的, 又有何不可呢! 男友也笑说我的口味农民得不得了 -- 薯仔、南瓜、芋头, 这些都是我超喜爱的食材! 泰不泰已经不重要。你看看,一个大南瓜挖空了中央, 蒸熟, 再放入米饭和各款海鲜, 舖上芝士焗溶, 真的好吸引。海鲜的种类和份量都不少, 让人感觉惊喜。虽然有细节部份可以做得更好, 如饭可以干身一点、南瓜可以拣更甜的品种, 但整体来说我都很中意吃呢。 个人非常中意新泰的内部装修, 每个摆设都足见心思。但在泰国菜来说, 新泰属于中高价位; 菜单来说, 菜色是稳打稳扎的, 对追求新鲜感的香港人来说, 吸引力不算大。饮食行业的竞争激烈, 已经有愈来愈多新的泰菜餐厅加入了自己特色菜系去吸引食客, 即使基本功做得好, 也要考虑多加点新意呢。
张贴